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面對侵害,如何才能不做沉默的幫凶?

面對侵害,如何才能不做沉默的幫凶?

最近,層出不窮的性侵案件和性騷擾事件說明了一件事:現實中那些為我們所不齒的行為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得多。

校園、職場、公益圈、媒體,大概沒有一塊地方能逃得過。

有些人責問,受害者為什麼當時不說,現在才把事情拿出來說。這種「受害者要自證清白」的奇怪論調姑且不說,從社會學的角度講,這裡涉及到具體情境,一個對受害者極不友善的社會環境,怎麼可能讓受害者有勇氣站出來。

那我們能做什麼呢?

楚塵文化的一本老書《房間里的大象》(即將推出新版)談論了這方面的問題,能給我們一點啟示:當公眾能勇敢地去面對這些問題,一起合力去主動揭露事情的真相,並且給受害者以寬容時,這個「房間中的惡魔」才可能會逐漸變小。

否則,我們每個人不過是「倖存者」罷了。

文 |伊維塔·澤魯巴維爾

譯 | 胡纏

打破沉默,就是要使大象的存在成為公眾話語的一部分

終結沉默合謀, 就要承認房間里大象的存在,否則,它就成了公開的秘密。而且,我們必須公開承認它的存在,私下承認並不能終結兩人以上的合謀。打破沉默,就是是要把人們一直視為隱私的事情呈現給公眾。

2003年伊拉克侵略戰爭過後,許多美國人都認識到了喬治·布希判斷力之拙劣、為人之冷漠、責任感之匱乏,但人們對這些顯而易見的執政缺陷默不作聲,直到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過後,新奧爾良被淹得汪洋一片時,美國媒體才終於打破了這一沉默。

打破沉默合謀,就是要使大象的存在成為公眾話語的一部分。毋庸置疑,開誠布公對否認真相有著重要的阻礙和對抗作用。我們不妨留意一下,看看坦誠的交流是如何擊穿兒童被性虐待的沉默之牆,以及在公眾領域保留大屠殺中倖存者證詞的道德訴求的必要性,還包括家庭干預對於扭轉在酗酒和吸毒者與他們的家人之間典型的否認現象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此外,我們還可以看看同性戀維權者們在20世紀80年代艾滋病流行期對顯赫的公眾人物,以及2004年對反同性婚姻的共和黨人士的「出櫃披露」(即公開其同性戀取向)。正如沃倫·喬納森(Warren Johansson)和威廉·佩西(William Percy)合著的《走出來:粉碎沉默合謀》(Outing: Shattering the Conspiracyof Silence)的副標題所暗示的,這些維權者所做出的努力,實際上是一場「公開合謀」,以促使同性戀者出櫃,公開同性戀這一廣泛卻不被承認的社會存在,衝破否認的公眾之牆。

在此,我們要區分使某些個體出櫃和把同性戀作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來曝光這二者之間的不同。同理,我們也要區分地方權力機構要讓公眾知曉性侵犯者身份的法律規定,和提高公眾對於強姦及兒童色情犯罪的普遍認知度的社會運動,這二者之間的不同,就是揭發同打破沉默之間的根本區別。

像埃米爾-左拉(其題為《我控訴》的公開信打破了公眾對德雷福斯事件中明顯的反猶傾向所保持的沉默)和羅爾夫·霍赫胡特(其1963年劇作《上帝的代理人》打破了長久以來人們對教皇在猶太人大屠殺中的共犯身份所保持的緘默)這樣的人堪稱打破沉默者,他們與丹尼爾·艾斯伯格,艾琳·布洛克維奇,安妮塔·希爾,或理查德·克拉克等揭發者的作為終究是截然不同的。

打破沉默者所「揭發」的不是那些我們原本不知曉的秘密,而是那些我們都知道,卻不願當眾承認的公開的「秘密」。具體說,他們公布「背景」而不是「內幕」,他們幫助把大象暴露出來,而不是告密者所揭發的「骷髏」。

打破沉默,要把房間里的大象推到前景來

顯然,要承認大象的存在,我們就得主動注意到它,這就要求我們從「背景」(background)中拖出大象,把它作為「圖景」(figure)凸顯出來。要人們去注意一直無視的事物,就得把圖景和背景對換過來。換句話說,打破沉默合謀,就意味著把房間里的大象推到前景來。

要把大象放到前景,就得給它打上聚光燈,還得讓人們睜開眼,增加大象的可見度,就像二戰時同盟國做的那樣,通過展示納粹暴行的圖片迫使德國人正視大屠殺的事實。「大象」就如同我們想像中的、藏在床底下的怪物,隱匿於黑暗中,而它正是利用這一點來汲取力量,一旦我們打開燈,它的力量就消失了。

廣播節目主持人蘇珊·德比尼在以色列電台阿拉伯頻道有一檔旨在打破沉默的談話節目,節目名稱起得很貼切,叫「實話實說」(Speaking Honestly),她這樣描述這個節目:「在我們的社會中,有些話題是被禁的,阿拉伯社會……人們通常能做的就是把問題都掃到地毯下面,然後說『什麼問題都沒有』,於是我就把地毯撩起來,所有的問題都跑出來了。」

2003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從不墨守成規的紀錄片導演邁克爾·摩爾(Michael Moore)的獲獎感言更是表現出了這種直言不諱。這場頒獎典禮是在美國剛發動伊拉克侵略戰爭幾天後舉辦的,主辦方很明顯想淡化此事。

在這個本來應該嚴格按稿子發言的正式頒獎典禮上,摩爾說:「我們喜歡非虛構類作品,我們卻偏偏活在一個虛假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虛假的選舉結果給我們選出一位虛假的總統;在這個時代,有這麼一個人他把我們送去打仗,為的是虛假的理由。不管是虛假的膠帶,還是虛假的橙色警報,我們反對這場戰爭。布希先生,您真可恥,布希先生,您真可恥。」

和揭發舉報一樣,把大象拖到前景,通常是以書寫的方式做到的,比如亂倫受害者的回憶錄,比如致力於提高某種公眾意識的「非主流」報紙——主流報紙中被忽略問題在這裡被正視,比如《我們的身體》和《伊斯蘭的困境》這種自發公之於眾的社會宣言,比如解讀人們不願談論,卻並不少見的婚後卧室孤獨症的小說,再如那些意在吸引人們去關注,卻每每被忽略了的社會生活某些方面的社會學研究。

把大象放到前景,通常要我們去命名那些難以名狀的存在,以增加其可討論性。貝蒂· 弗里丹關於主婦現實生活的批評名篇就是一例,她探討了一直以來人們對主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所持的沉默(此書第一章標題為「無名的問題」,開篇寫道:「這個問題被掩埋著,無人提及,這麼多年,一直埋在美國女性的心裡」)。

另外一個例子是《晚間熱線》(Nightline)一期特別節目,在這期節目中,主持人泰德· 考佩爾(Ted Koppel)只是大聲念出了上百名死於伊拉克戰爭的美國士兵的名字,以強化在公眾領域被淡化的人員傷亡。這種做法是以某種程度的直率為前提的。委婉語和「繞彎子」是人們用來否認真相的策略,要推翻這一策略,我們需「打開天窗說亮話」,藉此打破沉默合謀。

當然,打破沉默的不僅僅有個人,還有賴於許多社會運動致力於提高公眾意識,讓人們看清那些被淡化了的社會問題。20世紀70年代末的阿根廷,「五月廣場母親」(Mothers of thePlaza de Mayo)集體遊行,抗議對不同政見者發起的「骯髒戰爭」,這是用集體力量把大象拖到前景的典型實例。

與此類似的,還有旨在提高婦女性暴力公眾意識的「還我夜晚」(Take Back theNight)集會,以及各人權組織為促使公眾去關注血汗工廠工人、難民等一直以來被忽視人群所做的努力。

打破沉默,需要整個社會系統的通力合作

和沉默本身一樣,打破它也需要整個社會系統的通力合作。第一個提到房間里的大象的人,只是開啟了承認它存在的過程的第一步,皇帝的新衣裡面小男孩的父親讓我們認識到,其他人必須緊隨其後。確實,要真正地結束沉默的合謀,那麼,合謀者一個不剩統統消失才不會有人繼續合謀。

沉默的合謀者越多,那麼那些處在少數境地,為大多數所壓制的人,他們面對這種壓制性的,要求其保持合謀沉默的壓力就越大。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打破沉默的隊伍中來,前述情況的態勢將最終發生遷移,並達到一個引爆點。即要求承認大象存在的社會壓力逐漸加壓,最後,這種施加於剩下的沉默合謀者的社會壓力將超過要求他們繼續否認的社會壓力。

然而,在這種可能發生之前,合謀的人們也需要對故事中那個孩子宣稱國王沒穿衣服一事做好準備才行。安然公司的莎朗· 沃特金斯發現,當她告訴總裁肯尼斯·雷有關公司的會計方法存在問題時,她顯然是低估了「國王沒穿衣服現象的嚴重性……我說他沒穿衣服,然後他轉向其他圍繞著他的大臣們,他們說……您當然穿了」。

確實,正如卡桑德拉和拉奧孔警告特洛伊人對要小心希臘人的木馬這個建議被無視一樣,我們對於那些試圖讓我們看到真相的人的最常見反應,就是忽視。正是通過吞噬掉試圖打破沉默的人,我們擴大了合謀的沉默,使我們免於承認眼前大象的存在,並且有效地將其淡化為背景。

事實上,這正是「皇帝的新衣」的結局。當觀禮皇家儀仗隊的人們開始喊叫著他沒有穿衣服時,國王假裝什麼也沒聽到:「國王顫抖著,因為他確信他們是對的;但是他想,『我必須堅持到結束。』於是他更加趾高氣揚地走著,身後是兩位皇家侍寢官亦步亦趨,手捧並不存在的長袍下擺。」

可以想見,我們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忽略打破沉默的人,大多取決於他們有多大的權力。一個人權力越小,旁人就越容易公開地無視他。

比如在托馬斯·芬特伯格的電影《慶典》中,男主角克里斯蒂安突然在父親海爾格六十大壽的家族慶典中宣稱,他和他前不久剛剛自殺的姐姐琳達在小時候都曾被自己的父親所猥褻。儘管琳達自殺前的遺言也證實了這一點,但當他說完後,沒有人對此作出任何表示,這提醒我們,只要持續被忽視,即使是被公開暴露的秘密,最終仍然會成為看不見的「大象」。

沉默的合謀者也會試圖積極地把人們的注意力從打破沉默的人那裡引開,或者會要求人們「向前看」,不要「糾纏」於他們披露的大象。他們通常還會質疑打破沉默者的信譽度,藉此暗示大象的不可信,要麼,就會試圖讓他們閉嘴。

像告密者一樣,打破沉默者通常也會被挖苦,羞辱,而且常常被孤立。除了這些立竿見影的懲罰效果之外,這些招數還被用來恫嚇那些圍觀打破沉默過程的看客,它們也確實起到了防止更多潛在的打破沉默者加入進來的作用。

事實上,這種威脅不僅僅只是針對所謂的潛在的打破沉默者而已,它是針對所有關注的人。畢竟,只有當我們所有的人都不說,不看,不聽,我們所說的大象才能真正在房間里待下去。

選自《房間里的大象》,楚塵文化出品

圖片來自網路

《房間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與否認》

[美] 伊維塔·澤魯巴維爾 著胡纏 譯

2013年7月

編輯 | MN

閱讀,讓一切有所不同

歡 迎 關 注

楚塵文化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ccbooks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塵文化 的精彩文章:

沈浩波·我愛你什麼呢
喬伊斯·是誰走在綠色的樹林里

TAG:楚塵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