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業務敏捷需要以經濟型 IT 為基礎

業務敏捷需要以經濟型 IT 為基礎

業務敏捷需要以經濟型IT為基礎

- 張禮立

歡迎關注張禮立個人公共號微信號

文/張禮立

改變事物的本質叫變革,創新是變革的一種,是富於創造性的變化。雖不是每次變革都能帶來進步,但每次進步均由變革引起。《禮記·大學》中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持之以恆。而創新和進步離不開變革,不創新即會落後。創新是必然的,變革便勢在必行。故此,變革需要敏捷。

以發展新興產業為例。提到政務雲與信息化建設,可能有很多單位直到開始立項試點時, 思路還沒理清楚。國家發改委曾調研過34個省市區的新興產業的布局,發現超過九成的地區選擇的是發展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產業,全國27個省市區中就有100多個城市在打造新能源產業基地。 新興產業固然好,但整盤棋上做的都是新興產業的話,這種雷同顯然缺乏科學性。

從亨利?福特(Henry Ford) 釋放「大規模生產」的經濟力量所出現的第一次結構性變革後,我們可以認定智能製造就應該是第二個轉型。在這個時代里,新材料和新技術將給製造業帶來全新的變革。不久之後,工程師將從分子層面來設計、製造產品,優化產品功能,還可創造出新的材料,從而極大地提高產品質量、減少浪費。

高德納(Gartner)這個美國信息化調研機構,在近期的「中國十大戰略技術趨勢研究報告」中公布,2014年中國企業在技術產品與服務上的開支,達到1406億美元。 由於中國市場的特殊性,中國的企業在技術採用方面處於不同的階段,一些成熟的企業屬於技術採用的先行者,而另一些企業則仍處於早期的評估階段。高德納表示,這十大技術趨勢突顯了目前中國的技術採用現狀以及技術的成熟度與牽引力。這十大戰略技術趨勢多半都與互聯網和雲計算相關,不管是混合雲以及IT服務代理,雲端/客戶端架構,還是個人雲時代,軟體定義一切(Software-Defined Anything),或是互聯網規模信息化與移動互聯,由此構成了這個時代的主體。

雲計算的發展靠的是以下三種推動力,一是網路和硬體的普及,二是先進的交付模式的產生,三是市場的個性與共享的成熟。第三種推動力即是成熟的計算密集型企業(如亞馬遜、谷歌、騰訊、京東、阿里等)逐漸形成一個成熟的需要市場。一方面,他們擁有龐大的數據中心以滿足公司內部全球化服務的需要;另一方面,他們還可讓其它公司來分享他們的計算能力和資源。

敏捷紅利,簡單說來,就是企業在對客戶提供產品或服務的過程中,同時獲取海量的信息數據並加以分析處理後,迅速改良自身的產品和服務,由此所產生的商業利潤。這種快速利潤的獲得不僅需要對海量數據有效地分析、思考,還取決於對產品或服務改良的各個環節是否有及時敏捷的反應。這就對產品或服務的數據處理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發揮雲計算的優勢,我們才有可能實現獲利。

戰爭的勝利取決於正確的戰略方針,正確的戰略方針的制定離不開一系列的集思廣益和足智多謀。一方面,雲計算作為信息產業界一種非常關鍵的可降低成本的技術。它強調利用各種策略降低成本,並確保為具體問題提供快速有效的解決方案。而另一方面,雲計算還是關係到整個企業前途命運大事的業務敏捷性策略。儘管這一理念特彆強調通過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減少開銷,而降低成本還不是雲計算的最大優勢,其真正的優勢在於能為企業單位的運營提供一套完美、靈活的業務敏捷性策略。

一般來說,企業創建出業務敏捷性策略的目的是為了預測新市場、新行情的發展趨勢,並針對這一趨勢在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物流和服務,以及每個環節上做出最合理、最快速的反應。這種策略的關鍵,是企業單位自身能否及時隨著新形勢的發展而自動作出調整。與此同時,能否通過觀察新市場的快速成長過程,迅速發現並及時抓住潛在的巨大商機。

從產品的種類發展,到業務單元的壯大,企業一開始總是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而真正能發展成能與商業巨頭抗衡的大型企業的,往往會將工作重心放在業務敏捷性策略上。產品策略的價格、研發速度等等這些優勢,都需要通過使用業務敏捷性策略和手段來實現。業務敏捷性策略帶來的效益遠遠可以超過單純降低成本所帶來的效益。雲計算對成本的效應不只是績效表格上的數據,更是一種機制的協調和控制能力的提升,是一種系統化的準確把握和英明決策。

雲計算技術適合運用到新的企業架構和產品研發中,跨國中小型企業的信息架構通過雲計算技術,能在全球各地迅速佔領市場,從而產生許多新的機遇。如果在10年前,像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裝商ZARA這樣的企業僅憑自身的能力是難以取得今天的成功的。應該說,ZARA可稱為是大數據云化的商業敏捷性工作中的運用典範。

企業業務要保持高度的敏捷性,就要求IT基礎設施以及應用程序必須要有良好的敏捷應對和運行能力。實現業務敏捷性需要的經濟型IT為基礎。

張禮立簡介

博士、信息化工作老兵。上海市海外經濟技術促進會秘書長,浦江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兼秘書長、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理事、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CIO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信息化中心專家成員、上海市浦東新區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智慧能源專委會委員、城商聯文創專委會專家、兩化融合技術指導專委會專家。著有《IT服務管理新論-中國式智慧和西方文化整合的研究》、《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敏捷紅利》、《軟體定義世界》、《智能製造創新轉型之路》、《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標準化實踐》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禮立信息化管理研究 的精彩文章:

TAG:張禮立信息化管理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