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找對了套路,跳出「托福坑」不再只是夢想!

找對了套路,跳出「托福坑」不再只是夢想!

打破托福聽力平台期

——朗閣海外考試研究中心 Elaine

什麼是平台期或者瓶頸期?平台期就是成長的附屬產物。從定義上來講就是事物在變化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障礙,進入一個艱難時期。跨過它,就能更上一層樓,反之,可能停滯不前。從一個階段往下一個階段的轉變過程中,我們就要適應一段時間,平台期有由此而來。任何事物都會有平台期。比如我們減肥,第一階段減少食物攝入量,體重掉的很快,但是到了某個點後不掉了,於是第二階段我們加強鍛煉,體重又開始下降了,但是再繼續少吃多運動體重也不掉了,這就是遇到了平台期,我們需要去適應並且突破,才能進入新的階段,達到自己理想的結果。再比如當我們參加工作後,可能剛開始努力工作,老闆覺得你很認真,加薪並讓你當小組長,第二年你出色完成了業績,再加薪併當了總監,可是接下來五年,你都沒能大幅度加薪或升職,你上頭就是總經理,薪資也在同級中達到了最高水平,已經沒有上升空間了,平台期由此而來。無論是在減肥中,還是在職場上,身處平台期都是一段痛苦的經歷,不知道如何才能進步,如何才能走出平台期,身體和心靈都經受著巨大的煎熬。平台期對於人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考驗都是不一般的,當然順利跨過平台期的你必將迎接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所以當我們了解了平台期的由來之後,如果你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突然發現自己在某個階段的提升非常緩慢,那麼請開心地告訴自己,你已經提升了很多了!現在正是所謂的平台期,只要跨過它,托福的征程就要結束了!可是,大多數人對於自己已經得到的東西往往是不那麼看重的,只會盯著眼前的困難發愁,覺得自己怎麼努力都考不上想要的分數,背單詞,刷題,找老師上課都沒用,懷疑自己是不是能力有限,看別人考出90+,100+的高分,自己嘆著氣刷題分數卻沒有進步,甚至會有小範圍的震蕩。如果你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進步,而是在憂愁的漩渦中被沖走,那麼首先在心態上就已經輸了。

但其實托福只是一個語言考試,要求你掌握英語這門語言,它並不像sat需要你的理解力,邏輯推理能力,和情感感知力,它就是很單純的一門語言考試,既然是語言考試,我們連中文都能熟練掌握,沒道理學不好英語,而且這個世界公認,英語的難易程度其實是低於中文的。那麼,如何突破平台期就是我們要尋找的答案。

其實平台期最關鍵的兩個詞就是「補缺」和「積累」。

先從「補缺」入手,大多數人回頭看看自己是如何進入平台期的,你就明白我為什麼這麼說了,當初剛開始準備托福考試的你,急急忙忙買了本單詞書背單詞,粗粗背了一小部分,就報班,每天忙於英語四科老師的作業,聽力大概能聽懂,閱讀大概能看懂,學完一個階段去考試,考完繼續學習,這時候tpo也刷了一兩遍了,文章都有大概印象了,一篇文章里單詞認識個70%-80%,但是細節部分也聽不太懂,看不太懂,接下來就到了所謂的瓶頸期,做了十幾套,跟之前的成績一樣,在80多點,或者90多點晃來晃去。80多和90多是最容易產生瓶頸期的成績段。

這就是為什麼第一個關鍵詞是「補缺」

身處平台期的你就是因為基礎有漏洞,單詞掌握得不夠熟練,對於單詞的發音和連讀方式不熟悉,對於知識背景不了解,對於段落的結構不明確。這些問題不解決是無法跨越瓶頸期的。其實托福也沒那麼複雜,回歸到最原始的問題上來就是單詞,句子和段落。先從單詞上來說,托福聽力的瓶頸期來臨之前單詞的瓶頸期早就有所顯現,是不是經常看到一個單詞覺得似曾相識但是想不起來具體的意思。那麼「補缺」的一大缺口就是單詞

背單詞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說是個很可怕的過程。很多考生背完之後很崩潰的發現,在考試的時候,明明背過,但是還是不認識,在這一刻很多人覺得自己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自己又進入了之前的循環,背了又忘,隨著申請截止日期的臨近,一切都變得沒有希望。會出現這個情況,是因為我們的感覺和我們實際能力之間是有差距的,就比如我們在小黑屋裡摸索出口,也許你都已經到出口了,但是在你打開門光照進來那一刻之前,你自己是不知道的,你一直以為自己出不去了,如果在開門前放棄了那才是最可惜的。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 就是清楚我們背單詞的5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這個單詞哪裡見過,但是想不起來

第二個層次,這個單詞在單詞書左邊頁還是右邊葉,周圍的單詞大概是哪些都有印象,但是單詞本身缺想不起來。

第三個層次,從上向下看想的起來,但是從下向上看卻想不起來

第四個層次,隨便翻開一頁,這頁里所有的單詞都能翻來覆去地背出來。但其實這個時候你還沒真正掌握這些單詞,這是為什麼大多數人很困惑的問題,背單詞書的時候都認識為什麼考試的時候不認識。

只有到第五個層次,通過平時大量做題,在做題過程中發現某個單詞不認識 ,回去查一下,發現這個單詞以前背過,然後記在本子里背下來,這時候這個單詞你才真正認識,在各種情況下都認識。

第五層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詞典在翻譯單詞的時候根本不到位,就需要我們通過實踐,來使我們已經學到的知識變得熟練。你如說You know, they build dams that really slow down the flow of the stream.這裡的slow就不是形容詞,而是用到了它動詞的詞性,表示減慢,使…變慢的意思。再比如說,TPO 47 Lecture 1里,As many of the officials in Britain had strong links with Gaul,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early Roman Britain owes much to craft workers from that area. Owe一般我們背到的意思是欠,把…歸功於,但是這裡的話通過查詞典和上下文的意思,它用到了表示感激的用法。

掙扎在平台期的人基本上在第三第四層,基本單詞都認識了,只有一小部分不認識,或者很重點的單詞很熟但是放在文中不會用,這時候需要做的就是把在刷題過程中遇到的不會的詞去查出來,匯總在本子上並且時常複習,這樣把每個話題刷一遍,也就沒什麼不會的單詞了。

但是這隻僅僅解決了閱讀和寫作上的單詞問題,聽力上,我們可能還是不認識。耳朵的問題,當然需要耳朵來解決。換句話說,這些單詞都認識的基礎上,我們還需要通過聽寫的磨練和檢驗,才算在從聽力的角度上真正認識了這些單詞。而且要注意,單純地去聽這些單個單詞的發音還不夠,因為我們人類在說話的時候,是會運用很多的重音,弱音,連讀,吞音和變音的情況的,這就跟考駕照和真正開車上路不一樣是一樣的道理。單詞書中單詞的發音和我們真正在托福聽力中聽到的發音並不完全相同。因此在聽力中我們能識別出來才是真正地在聽力上學會了這些單詞。

「聽寫」或者「精聽」聽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行為。但很多老師提出這個要求後,並沒有實際解決考生在執行這個行為中會遇到的困難。會遇到哪些困難呢?第一,很多考生問我,聽寫到底需不需要寫下來。其實這個問題我自己是有親身經歷的。不是一句話就能解決的。我剛開始練托福聽力的時候做過聽寫,一篇lecture 全篇聽寫並打在文檔里,再精聽做n邊修改比對,就要花兩三個小時,一天八個小時只能聽兩三篇聽力。效率實在是太低了。而且這還是沒算休息的,人腦子和體力都扛不住。以前我的老師說過,如果你聽得懂,那幹嘛要寫,如果你聽不懂,你寫什麼?其實還蠻有道理。所以我個人覺得,聽寫比較適合那些能聽懂至少60%,自己腦子裡經常容易以為自己聽到整句話,其實會有信息遺漏的人,寫下來能幫助你進一步確認是否真的聽懂整句話。

經過我對自己這幾年的教學經驗的總結,也遇上過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學生,我覺得在精聽過程中除了聽寫,還有一個很好的檢驗方式,就是複述。一個語言,如果你自己都會說,你覺得你會存在聽不懂的問題么?就好像我們說中文,自己都可以組織語言,就算對方說個河北話,四川話,換個我們不會的語音語調,我們也可以聽懂。所以複述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它既可以解決聽寫能解決的問題,即很多同學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為自己都聽懂了,結果寫下來或者說出來的過程中,發現並不是,會漏掉幾個關鍵詞的現象。又可以讓考生真正掌握一些重要的語法和表達,還有發音問題。語法可能很多人在讀的時候會忽略掉,跳掉,但是當你需要自己說出來的時候,根本沒辦法逃避,不會用就是說不出來。那有的考生說我不會這個語法,但我記性好,我就機械式地把句子重複出來也沒有達到效果啊。No!相信我,你機械式地重複10遍,20遍甚至50遍之後,就算你還是說不上它的語法規則,但你已經會用了!這就是語言,難道你深知中文的各種語法么,你在說中文組織語句的時候有想過怎麼用被動態,虛擬失態,以及主謂賓是否完整么?語言就是這樣,當你運用成習慣的時候,你就已經掌握了它。這個方法我也在一些學生身上實踐過,非常有用,但短時間效果是不明顯的,需要一段時間持續性地練習,就能從根本上解決聽力中的好多問題。包括單詞,發音,連讀,句式,記憶等各種問題。

單詞的缺口解決了也並不是聽力就萬事大吉了,聽懂了之後,基本上就能上90了,那麼怎麼突破90瓶頸期呢。很多在這個階段的同學們很困惑的點是,我都聽懂了,我每一句都聽懂了,但是考題太細了,我聽到了但做題的時候早就忘了,或者出題點是一句話里很小的一個細節,根本沒注意到。這時候「結構和邏輯「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拿lecture來說,一篇5-6分鐘的lecture,除非記性高於一般人,如果不通過有目的性地去汲取或者記下一些信息,又不知道考點的落處,一般人怎麼可能事無巨細地記下所有細節坦然地等著被考呢。所以就必須 弄清楚邏輯,重點提示詞,文章的結構,每個話題的展開方式以及經常會出考題的地方。也有同學跟我抱怨過,說著簡單,考試的時候根本沒時間去想這個是提示詞,這個邏輯是什麼,一想就什麼都聽不見了。那我只能說,你這個缺口根本沒補上,我說的這些,是需要考生平時在刷題過程中重複性地應用進去,慢慢地變成習慣,變成本能,甚至於lecture說了上一句 ,你都知道後面會按何種思路說下去,這樣才算真正學會。

最後的缺口就是背景知識。有同學經常跟我說,地質化學我本身都不太好,更別說聽聽力了,我是藝術專業的,所以藝術的文章即便有些單詞不認識,有些地方沒聽懂,但我也能猜出個大概,做對題頁沒什麼問題。這就是背景知識的重要性,要是你覺得直接靠聽力去攫取需要的信息難度太大了,就可以在平時練習的過程中,用中文把托福經常考的話題的背景知識弄清楚,這樣在考試的時候相當於直接降低了難度。比如生物學,生物進化相關的知識,有一篇tpo講動物冬天為了熬過寒冷的極端天氣而產生假死的現象,天氣暖和的時候血液又會流動起來,器官也會復甦,這種知識如果之前就有所了解的話,那考試的時候你聽到幾個關鍵詞也能明白這段的意思。托福的幾個大類,比如生物學,歷史人文,天文學,藝術,經濟,心理學,地質地理學這種,按照大類去補充背景知識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朗閣

那麼,除了「補缺「外,另一個關鍵詞就是」積累「。

其實平台期,很多時候,就是不停地積累這些英語里的點點滴滴,今天學了,明天不會考到,明天學了,後天不會考到,但是當你一周都在積累知識的時候,2周,1個月,甚至半年之後,一定會有裡面的知識被考到,但是只有在被考到的時候你才會發現自己的分數提升了。然而在你埋頭苦練,每天被聽力搞得頭昏腦漲,還要經受心裡的煎熬積累知識的這段時間中,你就是處在一個平台期的,而且只有你走出的那一刻,你才能看見天日,在這之前你都是非常迷茫非常無助的。

所以如果說「補缺「背後需要的是紮實的基本功和付出的汗水和努力的話,」積累「背後需要的是良好堅定的心態。在你不了解為什麼會有平台期出現的時候,可能你會像走迷宮一樣,感覺怎麼都走不到頭,跌跌撞撞之後還是在原地打轉,但是經過這篇文章的解釋之後,相信考生們能對自己的狀態有一個合理的評估,就好像看病,比對癥狀才能確定病情,對症下藥才能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一樣。如果你確實是處於平台期,那麼不要慌張,應該高興,你已經不是小菜鳥了,你已經在走過了考試里程的四分之三,卡在最後一關了,只要經過了這個關口,一隻腳就踏上了美利堅的土地了,這樣一想,是不是更有信心繼續穩紮穩打地邊做TPO邊」補缺「了呢?

-END-

學外語記得找朗閣

出國留學記得找朗閣

托福、雅思、GRE、GMAT、SAT記得找朗閣

總之

有問題就來找朗閣!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寧波朗閣培訓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寧波朗閣培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