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恩格爾Gero Willmeroth:以創新理念和前瞻視野連接未來

恩格爾Gero Willmeroth:以創新理念和前瞻視野連接未來

當下,新一輪技術和產業變革的浪潮席捲而來,縱觀全球製造業,亟待重構與突破。對於企業而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機遇與挑戰並存,只有創新求變才會「順勢而昌」。談及塑料加工領域的發展,必然少不了恩格爾的故事。作為典型的家族式企業,恩格爾從1945年創立至今,堅持利用專業知識和經驗達到自己制定的嚴格要求;另一方面,極具前瞻視野,始終以創新理念在充滿活力和變革的市場中建立新標準,由此引領行業發展並為用戶創造價值。

時代賦能,恩格爾充分抓住變革帶來的機遇,已連續4年實現年營業額攀升。2017/2018財年,恩格爾集團營業額達15.1億歐元,比2016/2017財年增加11%,其汽車業務功不可沒。當下,汽車輕量化、電動化、個性化等趨勢的發展帶來了材料的創新與升級,為注塑生產商創造了新興機遇。中國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已連續幾年成為恩格爾取得成功的重要部分,其上海工廠主要生產用於汽車行業的大型duo系列兩板注塑機,2017/2018財年,設備銷售量比2016/2017財年增長了約20%。同時,根據IHS Automotive預測,到2025年中國將佔全球汽車總產出的近1/3。不言而喻,未來,中國仍將成為恩格爾重要的增長市場和創新引擎。

恩格爾大型duo系列兩板注塑機

創新,技術決勝千里

市場的長遠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持續創新。在汽車領域,恩格爾緊跟市場變化,甚至領先市場,推出多種創新技術。

就汽車照明而言,更清楚的視線意味著更高的安全性,如若能兼顧個性化的外觀自然是「錦上添花」,恩格爾通過注塑成型可生產極具品質的創新式汽車照明系統。在Chinaplas 2018國際橡塑展現場,恩格爾展示了生產用於汽車前照燈的LED透鏡。恩格爾機械(上海)有限公司銷售與服務總裁Gero Willmeroth表示,目前,隨著LED透鏡的材料轉向採用塑料,越來越多的生產商開始使用注塑技術,但注塑周期和光學質量始終是他們面臨的一大挑戰。如何在卓越的光學質量和高性價比之間取得平衡?恩格爾推出的optimelt注塑技術可謂是行業的「及時雨」,它通過中間冷卻技術、多層注塑成型技術以及全自動化系統顯著減少冷卻時間,縮短注塑周期,並同時保證極高的光學質量。目前該技術已獲得專利。需要特別指出的是,LED透鏡項目是恩格爾本土化的一大項目,可助力客戶實現更高的效率、生產率和質量。

恩格爾optimelt注塑技術生產的汽車前照燈LED透鏡

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的上升之勢越發加速了汽車輕量化,對與之相連的創新性輕量化結構技術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當下,在複合材料技術領域,中國尚處於起步階段,恩格爾已是行業的「排頭兵」,是汽車行業備受青睞的合作夥伴。據Gero Willmeroth介紹,早在2012年,恩格爾就建立了輕量化結構複合材料技術中心,現可提供HP-RTM、SMC,半成品熱塑性材料加工,甚至包括與奧地利摩托車生產商KTM合作推出的一項突破技術——製作空心部件等; 2018年初,恩格爾位於奧地利St. Valentin大型設備廠的擴建投資達到1.6億歐元,輕量化結構復材技術中心的面積也將擴大,這為更多的開發項目提供了更多的空間,有助於與其研發合作夥伴一起推出更多面向未來的技術;此外,用於加工熱塑性連續纖維增強半成品(有機板材)的全自動化工藝organomelt也迎來了在汽車行業的量產,通過organomelt生產的纖維複合材料,即使在安全相關領域也能替代鋼材。這些無疑都證明了恩格爾正在不斷以創新的注塑技術為汽車輕量化開拓新機遇。

製造業不斷向智能化、數字化與網路化方向發展,技術的創新自然也要與製造流程的互聯互通協同融合。在「工業4.0」領域,恩格爾全情投入,「inject 4.0」便是最好的回答。Gero Willmeroth表示,經過過去幾年的發展,恩格爾的「inject 4.0」已能為智能工廠的所有領域提供一系列成熟的產品和服務,具體涵蓋三大領域:智能機器、智能生產和智能服務。這三大領域能夠幫助客戶從互聯的運營和生產系統中源源不斷地獲取數據,從而了解並適應新需求,使製造、維護等流程可視化、透明化,以提高系統效率,減少生產停工時間,優化工廠或整個網路中的預測和調整適應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以智能服務為例,尤其是在汽車行業,隨著競爭格局日益加劇,成本效益和設備可用性越來越備受關注,恩格爾的e-connect.24可全天候24 h提供高水準的遠程維護和在線支持,有助於節省時間,提高機器和生產單元的可用性。

注塑4.0

發展,視野決定未來

行業發展日新月異,未來處於萬變之中,因此技術創新和企業發展也需要審時度勢。面向未來,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將從根本上改變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而將影響未來5~10年如何重新製造汽車。自2009年以來,針對汽車行業的技術趨勢,恩格爾一直舉辦trend.scaut大會,分別在奧地利、中國和美國巡迴進行。2018年10月底,trend.scaut會議將於上海舉辦,本次會議重點聚焦於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等,尤其關注汽車內飾件為注塑行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Gero Willmeroth表示,作為技術交流和輸出平台,trend.scaut的初衷一直是與行業夥伴、業界客戶一起探討未來趨勢,有效幫助處在價值鏈中各階段的公司展開緊密合作,並成功地迎接新的挑戰。

針對獨樹一幟的中國市場,恩格爾調整事業部架構,擴建上海工廠以滿足客戶對技術和市場快速響應的需求,令其在中國的「本土化」戰略布局更為清晰可辨。原本,在奧地利總部,恩格爾五大業務領域均有各自的團隊。但隨著恩格爾在亞洲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到目前為止亞洲已經有近1000名員工;同時行業客戶的需求越來越趨於定製化、個性化和差異化,總部的功能已不能滿足本土市場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有鑒於此,恩格爾於2017年4月在上海設立亞洲事業部,並分別任命了五大事業部的各個負責人;另一方面,2017年9月,恩格爾完成了上海工廠的擴建項目,自此不斷加深其本土化的技術應用和市場拓展。Gero Willmeroth談到,經過一年的發展,客戶的反饋非常好,新的事業部能及時地對客戶的要求和願望做出靈活響應,在協助客戶解決各種個性化難題時更具針對性。

「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人才是企業深耕「本土化」的重中之重。尤其在當下,技術工人的持續短缺是整個行業面臨的一大問題,因此招聘和留住最好的人才在未來都將是一項挑戰。在恩格爾持續保持市場競爭力的背後,其人力資源制度舉足輕重。一方面,內部培訓是確保恩格爾持續吸引員工的一大主因。恩格爾上海為期4年的對數控技術人員、機電一體化及塑料技術人員的培訓,與奧地利相同,都是採取雙元制。

學徒培訓

從第一學年開始,學徒工既能在操作中獲得基礎實踐知識,也能在職業學校學到理論知識,並且還能得到報酬,對於恩格爾這樣智能化的工廠,雙元制培訓使之在應屆畢業生中特別有吸引力。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工廠擴建中,恩格爾投入了將近100萬歐元的教學車間項目,該車間配備最先進機械,使學徒能夠更好地為其日後工作做準備。自6年前恩格爾開始開展培訓項目至今,學徒數量已明顯增加,上海目前有將近48名工人正在接受培訓。另一方面,恩格爾對於專業人士的培訓也不遺餘力。2016年,恩格爾推出國際銷售培訓生的計劃,目前有8位年輕的學者正在接受培訓,其中有2名來自中國。

企業的創新理念和前瞻視野紮根於經驗基礎之上,大半個世紀以來,恩格爾一直不斷前行,探索最新技術,建立並實行健康的全球市場方針,其歷史是一段成功的歷程,每天,員工們都與之書寫、延續這一故事。再不到幾個月,Gero Willmeroth在恩格爾的職業生涯將滿整10年,他人生這十年的故事也是恩格爾上海工廠歷史發展的縮影。

恩格爾機械(上海)有限公司銷售與服務總裁Gero Willmeroth

近日,本刊記者專訪了Gero Willmeroth,他就恩格爾在汽車領域的創新技術、中國市場的發展布局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以下選取了本次採訪實錄的部分內容:

記者:Chinaplas 2018期間,恩格爾現場展示了生產用於汽車前照燈的LED透鏡。其注塑工藝有何獨特之處?優勢體現在哪裡?目前在汽車市場的應用情況如何?

Gero Willmeroth:我們之所以在Chinaplas 2018上展示LED透鏡項目,是因為該技術在中國已相當熱門。一些客戶開始使用我們的機器生產具有自身工藝和模具技術的塑料鏡片,但普遍面臨一大問題,特別是鏡片這類厚壁部件,其冷卻時間相當長,循環周期因而特別長。對於這些客戶而言,生產速度自然十分重要,但高效率生產意味著要投資更多的機器,需要更多的空間、模具和人力等。為了幫助客戶解決這一難題,我們推出了適用於厚壁鏡片的optimelt技術。一方面,通過使用中間冷卻站技術,多層注塑技術可以實現更短的循環時間;另一方面,附加層可覆蓋前一層產生的縮痕等缺陷,從而確保高品質的光學質量。就汽車照明而言,與納米結構表面相結合避免光學畸變,從而實現優質的光學性能,這對於駕乘安全至關重要。此外,其獨特之處還在於,optimelt技術通過冷卻站連接了標準單組分注塑機與雙組分注塑機,在LED透鏡項目結束後,這2台機器還可用於其它注塑項目。

未來,伴隨optimelt注塑技術不如商業化應用階段,

其可生產極具品質的創新式汽車照明系統

鑒於該技術將為用戶帶來可觀的生產效益, Chinaplas 2018期間的現場演示吸引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因此,我們邀請了照明行業對此項目感興趣人士參加2018年7月底在恩格爾上海舉辦的講座和現場演示活動。與此同時,我們已著手展開客戶的透鏡項目。

記者:2017年恩格爾成立了亞洲事業部,目前的發展情況如何?過去一年,該事業部帶來了哪些可觀的效益?有何新技術引入中國?

Gero Willmeroth:自2007年以來,恩格爾在奧地利總部設立了5個業務部門,即汽車、技術注塑、電子電器、包裝和醫療,為全球提供行業專業型知識。隨著我們在亞洲的市場不斷擴大,目前已經擁有近1000名員工,為了持續長遠的發展,作為總部的延伸,我們於2017年4月在亞洲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上海)建立了與之結構相同的亞洲事業部。該事業部使我們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對市場需求作出反饋,及時了解客戶的特定需求,並通過量身定製的解決方案靈活響應不同行業的特定需求,這極大促進了公司的業務發展。

關於新技術的引入,我們是以更快的速度將所有新技術從歐洲引入中國,包括上面提及的LED透鏡項目。需要強調的是,該項目的特別之處在於,我們上海的團隊完成了大部分開發工作,這也得益於中國市場的豐富資源和能力十足的合作夥伴。因此,它是代表中國「本土化」的項目之一。

又以輕量化技術DecoJect為例,我們首先在歐洲推出該技術,並很快將其引入中國,然後引入美國市場。 簡而言之,作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我們的目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技術的全球化。 常言道,「時不待人」, 市場機遇不會給人猶豫的時間,要想成為行業的引領者,就必須超前於市場,領先於競爭對手。

記者:製造業不斷轉型升級,當前客戶需要的不僅僅是單一的機器,而是集成的、一體化的解決方案,能否分享一下恩格爾的定製化解決方案?能給企業帶來哪些高附加值?

Gero Willmeroth:業界談及的新趨勢、新工藝的實現都與客戶的密切合作密不可分。尤其當你想超前於市場,創造一些迄今尚未出現的新產品時,就更需要與客戶攜手合作。客戶不單單只需要機器,機器只是整個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它還涉及自動化、加工技術、模具技術、生產環境規劃等。作為機器製造商,我們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滿足上述所有要求。還是以LED透鏡項目為例,我們與模具製造商等當地合作夥伴密切合作,以確保機器、模具及所有其它工藝完全匹配,從而順利完成項目。另一方面也尤為重要的是,為客戶提供培訓,如針對工藝流程,我們必須確保客戶懂得如何運行和優化機器,並在升級技術時實現更高的要求。

因此,集成化的解決方案不僅僅是「硬體」的集成,機器與所有相關設備的集成,以及相關技能的發展和培訓也必不可少,包括人機交互,生產流程工藝優化等等。

近期內容回顧(點擊將跳轉頁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汽車與配件 的精彩文章:

與通用競爭 福特投入40億美元建獨立自動駕駛公司

TAG:汽車與配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