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台教授:和平統一是手段,更是自信

台教授:和平統一是手段,更是自信

【觀察者網綜合報道】據香港「中評社」7月27日消息,在第27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上,銘傳大學教授、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指出,和平統一不僅是路徑和手段的選擇,更是一種自信的展現。他認為,在「心靈契合」的統一觀的指導下,未來和平統一將從物質基礎、社會基礎、心理基礎與國際基礎四個方面建立起來。

兩岸關係處於變局與亂局 「31條」帶來確定感

楊開煌認為,在當前的變局和亂局當中,唯一讓他覺得比較確定的就是兩岸關係,因為「惠台31條」與「習連會」讓他對當前兩岸關係感到確定。

楊開煌表示,「惠台31條」改變了過去的「讓利」政策的一貫做法。他說,「讓利」政策造成「買辦」的出現,但現在的惠台政策改變了這種情況,「31條」實際上是一種直接施惠,避免了中間出現「買辦」階級,特別是讓台灣人可以直接來大陸,這樣的做法改變了大陸政權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形象,也說明了「31條」所達到的效果。

楊開煌分析,未來兩岸發展的趨勢,總結為兩句話:第一,兩岸未來是要統一的,只是統一的時間、手段、方式問題;第二,任何外力都擋不住這樣一個大的趨勢。

和平統一信心源於不忘初心 用心靈契合指導和平統一

他認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信心?我們要用兩句話來體會,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他說,回顧歷史,從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之後,大陸就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關鍵是和平,一國兩制的關鍵是統一。他認為,統一有和平的手段、非和平的手段、非武力的手段、武力的手段,而除武力手段之外,都是廣義的和平的手段。因此,楊開煌認為,和平統一這不僅僅是路徑和手段的選擇,更是一種自信的展現。

楊開煌說,在當今的變局和亂局的險惡情況下,大陸方面能夠把握兩岸和平統一的大的方向,有信心、有能力掌握兩岸關係未來的走向,繼續用廣義的和平手段來完成國家統一。而他認為,廣義的和平手段就是心靈契合與融合發展。

他認為,心靈契合指的是將心比心、相互尊重、彼此包容的狀態。而在心靈契合統一觀的指導下,未來和平統一體現在四個基礎:一是厚植兩岸和平統一的物質基礎,讓台灣同胞有機會能夠來大陸,在大陸享受到國民待遇;

二,是通過融合發展提升擴大兩岸的社會基礎,有了這樣的社會基礎,就能提升用和平手段來達到統一的可能性;

三是最重要的心理基礎,達到將心比心,互相包容,互相尊重的狀態,雙方相互能看到對方的優點,理解對方這麼做的道理;

四是打消外部幻想,創造和平統一的國際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第一觀察 的精彩文章:

國民黨官員:民進黨要切斷台灣與大陸連結
台外事部門首長:沒有美國支持,台灣容易被大陸佔領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