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服務於民族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服務於民族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民族經濟學是研究民族經濟發展變化過程中的規律與特點的學科,這一學科由我國理論界在改革開放之初首先提出,伴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進程而興起並逐步形成體系,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應用性。改革開放40年來,民族經濟學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己任,成果顯著。如今,民族經濟學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奮力譜寫新時代民族經濟發展的新篇章。

民族經濟學的誕生是我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內在要求的產物。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經濟是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於歷史和自然地理等原因,改革開放之初,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比較落後,並呈現出特殊的發展特點。隨著改革開放的大幕開啟,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建設迫切需要理論的指導和大批經濟管理人才的支持,亟須有針對性的經濟發展戰略和對策性的研究成果。為服務於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考慮到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的特殊性,1979年,民族學家和經濟學家、原中央民族學院教授施正一先生首次提出建立民族經濟學學科,並被國家正式確定為經濟學的分支學科,民族經濟學從此得以誕生和發展。

近40年來,面對不同時期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建設呈現出的新特點、新形勢,民族經濟學始終堅持既面向學校教學又面向民族地區,為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建設服務,為黨和國家的民族工作服務,為培養造就少數民族經濟專業人才服務,不斷展現出其特有的學科價值和發展優勢,在學科體系、科學研究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就。

截至目前,我國的民族經濟學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學科體系,研究範式逐漸清晰,研究特點愈加鮮明,研究方法不斷完善。作為一門交叉學科,經濟學方法和民族學方法是研究民族經濟問題的兩種基本範式,隨著理論與實踐的深化,民族經濟學研究範式愈來愈注重從經濟學視角研究民族經濟的現狀、問題與對策。在近40年的基礎性、對策性研究中,該學科的研究逐漸呈現出特有的民族性和實踐性,既注重對民族人文因素的考察,強調民族與經濟發展的特殊關係,又密切聯繫實際,為制定民族經濟政策、規劃提供參考建議和智力支持。在具體的研究方法方面,量化分析、實證分析等方法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除經濟學一般原理和方法以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外,人類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理論和方法也越來越多地被民族經濟學加以借鑒和應用。

民族經濟學以日益完善的學科組織和研究平台為依託,取得了豐富的科研成果,理論方面頗多建樹,如加速發展戰略、差距與均衡理論、邊疆地區雙向開放理論、西部大開發理論等,不僅彌補了相關的理論空白,而且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進入21世紀以來,民族經濟學牢牢抓住民族經濟的發展趨勢,把握民族經濟的新特點,以西部大開發戰略、「一帶一路」倡議為契機,找准突破口,在民族地區資源開發、可持續發展、反貧困、城鎮化、金融市場建設、邊疆經濟、旅遊經濟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不少成果直接推動了黨的民族政策的制定,促進了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專業化人才隊伍是一門學科得以常青常綠、永葆活力的重要支撐。民族經濟學自1982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保證了學科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為國家和民族地區輸送了大批高層次人才。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數十所高校開設了民族經濟學專業課程,學科領域初步形成了三大流派:一是以中央民族大學為代表的「政治經濟學流派」,重視實證分析和規範分析,將民族因素納入政治—經濟模式的分析框架;二是以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雲南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等為代表的「經濟人類學流派」,注重定性分析、規範分析和綜合分析的方法,主張以經濟人類學和發展經濟學為基礎構建民族經濟學理論框架;三是以西南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為代表的「應用經濟學流派」,側重於宏觀分析和量化分析,強調對宏觀經濟變數的研究。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民族經濟學的發展提供了根本的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總結近40年來的發展經驗,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民族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民族經濟學未來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紮根實踐。強化問題意識是紮根實踐的重要前提,要堅持問題導向,抓准民族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弄清阻礙民族經濟發展的癥結所在,處理好民族經濟與民族文化,以及各民族與民族地區、民族內和民族間的經濟關係。探尋解決途徑是紮根實踐的根本目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要將國家重點工作、重大項目和重要戰略同少數民族及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把握「一帶一路」建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脫貧攻堅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等歷史性機遇,深入開展研究,在加快實現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動能轉變、培育民族經濟內生髮展能力方面下功夫,探尋實現民族經濟高效優質發展的具體途徑。

二是深耕理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是發展民族經濟學的根本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談道,「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新時代,民族經濟學也應體現鮮明的實踐性與時代性。強調民族經濟學理論的特殊性是學科的本質要求。民族經濟學既不同於民族學,也不同於經濟學,其圍繞民族因素在經濟活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民族或民族地區的經濟變化與經濟關係。民族經濟學學科理論體系和邏輯框架的構建要從這種特殊性出發,找准切入點。在把握好特殊性的前提下,要緊貼時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凝練具有中國特色、符合民族經濟實際的理論。

三是探尋方法。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民族經濟學始終都應堅持的指導性方法。近年來,民族經濟學學科交叉趨勢愈加明顯,這對民族經濟學研究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不斷強化經濟性與民族性的相互融合,也要注重平衡微觀視角和宏觀現象。應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民族經濟發展大數據平台,繼續深入推進民族統計和經濟形勢分析工作,為實證分析的不斷深入創造條件。

民族經濟學紮根實踐、深耕理論、探尋方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幫助各族同胞實現並享受美好生活。新時代新起點,民族經濟研究者有理由、有信心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創新發展民族經濟理論,共同開創民族經濟學學科建設的新局面。

 (作者:張麗君,系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陸軍某邊防旅八名戰士雷場火線入黨
壓艙石、推進器失靈,中美關係開啟螺旋下降模式?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