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章文老師之後,請別再叫我「老師」,謝謝!

章文老師之後,請別再叫我「老師」,謝謝!

雷闖、馮永鋒、章文的事,估計很多書法圈的還不知道,但這些事件曝光後,我對於「老師「這個詞再次深深地感到厭惡和排斥,儘管」性侵「這個詞出現在一個書法公眾平台,很多人會認為有辱斯文,「老師」這個詞在書法圈是否還依然神聖。

這三位曾經在不同領域的「咖」,都曾是不同領域的「老師」。

「老師」這個詞在各個領域逐漸被毀掉,之前娛樂節目中,編導、攝影師都可以被稱為「老師」,最後舞美師也被稱為「老師」。馬未都先生也曾以同樣甚至憎惡,但帶有調侃地表達:「這些年妓女也都把嫖客改稱老師了。」

至此,「老師」這個詞真是淪落到一言難盡的境地。話說回來,媒體圈、高校圈如是,書法圈又何嘗不是。

高校、媒體圈事件頻出

書法是一門重新被發展的藝術(邱振中語),但書法圈是一個從來未被改變的行業。這些年美院以及各大院校的書法系的成立,學科體制的建立直接影響傳統的師徒關係,但改變幾乎微乎其微,「老師」一詞依然被賦予太多撲朔迷離的含義,不能純粹。

跪拜傳統和老師傳統

起初,書法圈跟梨園行一樣,非老師「口傳心授、耳濡目染」不能得其技,何談得其道。所以,最初喊「老師」,確實也是出於尊重。後來,搞書法得同道互相尊敬、互相吹捧到最後的互相自嘲,都互稱「老師」,呈現蔓延泛濫之態,這樣互相稱呼得對方似乎都很受用。

但章文「老師」被曝光的這些「破事」,書法圈這麼多初生牛犢何嘗不可以引以為戒,諸如章文「老師」敢如此肆意妄為,其實建立在三點「誤解」基礎之上。

一、知識不再被一小撮人壟斷。在很久一段時間內,知識資源被行業精英(如業內權威、社會名家、主要領導)所壟斷,必然滋生偶像崇拜,必然為滿足老師的「各種需求」提供前提條件,現在則不是,韓愈所說的「術業有專攻」「師不必賢於弟子」的狀況比比皆是。(章文大言不慚,在各個圈你永遠擺脫不了做我的女人的命運……)

老師帶徒弟的傳統受到挑戰

二、傳統的師徒模式受到挑戰。之前拜師,八拜九叩,幾條「束修」就是一輩子的事,現在學科體系建立,學費交給學校,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四年本科結束,從此師生陌路已經很正常,師生之間沒那麼多義務和權利需要一生去履行。

三、「轉益多師」成為常態。傳統的師徒「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入了老師的門就不能另投「他門」,與此相對應的就是學生是老師的私人財產,學生亦步亦趨,不敢越雷池一步,這個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個牛逼的老師開創一個流派的開始,也是這個流派的結束,因為營養單一,難以為繼。

跪拜門

也是在這三點誤解之上,當「師生」或者「師徒「的權利不平等差異在不斷縮小,找到更優質知識獲取埠的成本在降低的時候,章文」老師的妄為才會被曝光,被舉報。

再反觀書法圈,多少人的行事作風依然建立在這三個「誤解」之上,但也有那麼多人依然執迷不悟,所謂「拜師」、「入師門」、「立山頭「,以老師之是非為是非,以老師之好惡為好惡,其實正是培育「潛規則」、被「騷擾」的溫床。

藝術事業需要開放的心態,藝術家需要以自身專業介入「公共事件」,對社會發聲,不管你願不願意,這些「社會事件」和「社會規則」都在改變或者重塑我們每一個人,你根本無處可逃,沒有什麼事「事不關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日本《朝日新聞》報頭書法,出自中國人之手!
18歲的你剛上大學,18歲的米芾每一個字都有18歲該有的樣子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