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日中伏,一年僅此一次的養生黃金期!

今日中伏,一年僅此一次的養生黃金期!

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為初伏,10天。

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為中伏,20天。

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為末伏,10天。

今年的中伏又跟大暑前後腳高調登場,熱辣辣的暑氣儘管是接連下雨也沒辦法澆熄,整整20天的中伏從今天開始,就正式拉開帷幕了。

中伏養生,安度苦夏。你,準備好了嗎?

中伏吃啥

老話兒說的好,「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不知道大家頭伏有沒有吃餃子,現在二伏到了,不知道吃什麼的小夥伴,乾脆按老話兒吃吧~

夏收小麥,在一年中最熱的時間,來碗面。

?不要做成調味汁拌涼麵,推薦湯麵或者豐富面碼和滷汁的吃法

?鹵子裡面一定要放雞蛋或肉,素食者可以放豆腐乾絲替代,以增加蛋白質

?面碼不要永遠是黃瓜絲,可以加入B族維生素更為豐富的焯青菜、嫩豆角、嫩豌豆、嫩毛豆等

?麵條本身也可以換成蕎麥麵、綠豆面、雜豆面,或者和面的時候加入一些蔬菜汁,顏色好看,營養也更豐富~有條件的小夥伴,自己和面煮湯做鹵,炎炎夏日給自己吃一頓好的

GIF

有時候生活,不正是需要這種儀式感嗎~

不便於和面的小夥伴,商城裡有款蔬菜面,是手工工藝製作的,用料天然沒有添加,加了蔬菜汁,顏色好看,味道也很棒~給寶寶煮來吃也適合~需要的自取一下~

GIF

姜是大家的老朋友了~老話說的好,「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健康」,伏天吃薑,那真是極好的。

生薑名字由來小故事:

傳說,有一次神農去南山採藥,不幸誤吃了毒蘑菇,頓時肚痛如刀割,昏倒在一棵大樹下~

沒多久他又慢慢蘇醒,覺得很奇怪~睜眼觀望,才發現他躺著的地方有長而尖葉的青草,香氣濃溢,漸漸就覺得頭目清醒~

神農隨手用手拔起一株,把塊根故在嘴裡咬嚼,一股又辣又清涼的味道。

沒一會兒,肚裡咕咕響,然後瀉出食物,瀉後神清氣爽,康復自如。

神農想:這草能起死回生,我又姓姜,它救我一命,就取名叫「生薑」吧。

解外寒,溫內寒,止嘔止瀉,解毒開胃,生薑都是首選的藥物,尤其現在進入伏天,暑濕重,陽氣旺,平常多吃薑,不僅可以發散體內的濕氣,還能趁著伏天養脾胃,溫中散寒,健脾開胃~

習慣性嘔吐、腹瀉、胃口不好、胃寒的小夥伴,趕緊吃起來~

吃法:

吃法很多的,大家平時可以做薑湯、姜粥、炒菜放薑絲,做餡兒時也加點兒姜~

生薑和紅糖也是明星伴侶,暖宮溫中,在伏天喝也是棒棒的~

給大家推薦一道葯膳:

生薑紅棗粥

這道粥出自唐代醫家李絳的《兵部手集方》,對夏天厭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暖胃健脾,還能活絡氣血,能開胃,還能讓臉色紅潤。

做法:

生薑15g,紅棗5枚,粳米100g。首先將生薑洗凈去皮、切成薑絲,紅棗洗凈去核,粳米淘洗乾淨;粳米放入鍋內,加入清水1000ml燒開,放入薑絲、紅棗,小火熬煮成粥。每日2次,早晚溫熱服食即可。

中伏防陽暑

俗語說「冷不過三九,熱不過三伏」。中伏連大暑,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期。每到這個季節,「熱傷風」、中暑、痢疾的發病率都直線飈高,中伏養生,關鍵在順應天時,做到一個「伏」字。

怎麼防陽暑呢~吃穿行三方面三管齊下~

?多吃苦味食物。

苦瓜、苦菜、苦蕎麥等

?多吃清熱解暑、健脾利濕食物。

荷葉、西瓜、蓮子、冬瓜、扁豆、薏仁等

?益氣養陰的食物也不可少。

山藥、大棗、海參、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蛋白質補充起來。

豆製品、雞肉、鴨肉、瘦豬肉、鴿肉等

老話說「防苦夏,吃吃鴨」,中伏適合燉個山藥老鴨湯~益氣養陰,還健脾生津~

?綠豆湯要適量喝。

綠豆湯是夏季清熱消暑的佳品。既是能防暑,又能治療中暑。夏天可以常喝,但也不能當水喝。寒涼體質的人,有四肢冰涼、腹脹、腹瀉便稀等癥狀的,不能多喝綠豆湯,還有處於月經期的女孩子,也不要喝綠豆湯,姨媽走了再喝哦

?補水是關鍵。

伏天大量出汗,體內鹽分減少,身體會因為嚴重缺少水分,從而出現中暑。

夏天喝水可以適當加一些鹽,(早晨喝淡鹽水,晚上不要喝)

注意要少量多次地喝。

另外,多飲茶水也是一個防暑的好方法,可以選擇苦丁茶、蓮子心茶這種降火祛火的茶來喝~

GIF

穿

不要穿化纖衣物和深色衣物,不利於散熱還容易悶汗起痱子、濕疹。

絲、棉衣物最好了,要選擇寬鬆淺色的。太陽帽、太陽眼鏡、防晒服、遮陽傘,這些都是伏天外出必備~

三伏三伏,「伏」就是隱伏之意,也就是說在太陽大的時候,要將自己隱伏起來,不能逆天而行;不然的話就會被暑氣所傷。

最熱時段,最好不要外出。

上午10點到下午4點是最熱的時間,光照強烈,暑氣蒸騰,這個時間點,盡量不要外出。能待在屋裡的就待在屋裡,工作原因需要外出作業的,也要做好防晒措施,盡量選擇樹蔭和有遮蔽的地方~

不要長期呆在室外,不要直接進入空調房吹風、洗冷水澡~

刮痧

還有一個防陽暑的好方法,就是刮痧

元、明時期,有很多的刮痧療法記載,被稱為「夏法」

防陽暑,可以在背後膀胱經以及肘窩、窩處刮痧

方法:(首先你需要一個願意為你刮痧的ta)

用右手拿取操作工具,蘸刮痧油、精油或清水後,在確定的體表部位,輕輕向下順刮或從內向外反覆刮動,逐漸加重,刮時要沿同一方向刮,力量要均勻,採用腕力,一般刮10~20次,以出現紫紅色斑點或斑塊為度。

一般20分鐘左右。

溫馨提示:刮痧後慢飲溫熱水一杯。

沒伴兒的你,我推薦兩個防暑的穴位給你吧~(就是這麼貼心!)

GIF

揉掐風池穴太陽穴也是可以防療中暑的。

風池穴能疏風清熱,開竅鎮痛;太陽穴能通絡止痛,清熱除煩

方法:

雙手拇指指尖放在同側風池穴上,其餘四指附在頭部兩側,適當用力揉掐1分鐘左右。

雙手拇指指腹放在同側太陽穴上,其餘四指附於頭部,適當用力按揉1分鐘左右。

中伏泡個腳

GIF

伏天暑濕當道,前段時間北京連續下雨,氣溫絲毫不降,走在路上,總有種一邊淋雨一邊出汗的錯覺,身上黏糊糊的,動也淌汗,不動也淌汗,真的是讓人沒法兒活。

這種時候人容易生濕,不管是寒濕、濕熱還是痰濕,裹在身上都不會好受。

濕疹纏綿不愈、腹瀉失眠渾身乏力,真的是誰濕誰知道。

這個時候泡腳是個好法子~簡單易行,效果還好。

關注養生咖孫儷的都知道,娘娘是逢節氣必泡腳,足可見泡腳的好處了~

人腳底的經穴豐富,全息對應了各個臟腑,泡腳時毛孔張開,神經舒緩,在泡腳水中加入適當的藥物,有時候能夠達到比口服更好的效果~

伏天人們還容易失眠,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國醫大師路志正老師說,晚上沐足有助於把血引下來,讓大腦容易進入睡眠狀態。常泡腳,是可以安神助眠的~

伏天泡腳註重祛濕通絡,泡腳的時候給水裡加點兒料。

艾葉

艾葉溫經散寒,夏天用艾葉泡腳,溫散寒濕,通絡止血,很符合冬病夏治的理念。

將艾葉用無紡布布袋裝起來,然後浸泡在熱水中,等到熱水變色後就將其撈起,然後將艾葉水倒在水盆中,把腳放入水盆,浸泡15~20分鐘即可。

生薑

生薑是溫性食物,伏天的時候用生薑泡腳可以祛除身體中的濕氣、寒氣

將生薑清洗乾淨,然後搗碎,用無紡布裝起來放入泡腳用的木盆中,然後倒入熱水,等到水變溫後就可以將雙腳放入其中,浸泡15~20分鐘左右。

溫膽湯足浴粉

溫膽湯是千年化濕的古方了,羅大倫老師也推薦過~用溫膽湯泡腳,能夠很好的祛濕化痰、溫陽行氣,很多試過的小夥伴都知道,堅持用這款足浴粉泡腳,身體里的寒濕痰濁會漸漸散掉,手腳冰涼、失眠、小肚子胖軟這些情況都可以得到改善~

減肥美容安神為一身的一款泡腳神器,你值得擁有~

GIF

三伏天是一年中養生的黃金時間,這40天里,三伏貼、艾灸、泡腳、吃點兒好的~養生貴在點滴堅持,順應天時,做好自己,身體的變化就像太陽灑在河面上,粼粼涌動,次第溫煦~一起養足身上的陽氣,做個暖融融通透的人吧~

戳我,安度苦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活法兒 的精彩文章:

想逆風翻盤?你跟王菊只差1個腎!
3種「上火」不同對策!清爽一夏很簡單!

TAG:活法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