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河為什麼是中國的驕傲?

黃河為什麼是中國的驕傲?

黃水謠

 黃河大合唱

中央樂團合唱團 

00:00/04:35

黃河中華文明的發源地

被稱其為「母親河」

全長約5464公里

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

世界第五大長河

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一個偉大搖籃。幾千年來,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進行文明創造的重要基地。黃河奔騰向前、百折不撓的氣勢,是我們民族自強不息、蓬勃向上精神的生動寫照。

黃河概覽(請橫屏觀看)

▲黃河屬太平洋水系,由許多個湖盆水系演變而成的。幹流多彎曲,素有「九曲黃河」之稱。圖中金黃色線條為現今黃河主河道,在山東東營注入渤海,彩色線條為黃河故道。黃河上、中游分界位於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中、下游分界位於河南滎陽市桃花峪。

中國母親河:黃河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黃河流域內地勢西高東低,高差懸殊,形成自西而東、由高及低三級階梯。流域西界巴顏喀拉山,北抵陰山,南至秦嶺,東注渤海。黃河呈「幾」字形。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根據流域形成發育的地理、地質條件及水文情況,黃河幹流河道可分為上、中、下游和11個河段。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平均每年輸入黃河下游的泥沙達16億噸,年平均含沙量37.8公斤每立方米,一些多沙支流洪峰含沙量高達300~500公斤每立方米,並且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都集中在每年的汛期。

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視黃土地為自己的「根」。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北宋以後,全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但是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進程中,黃河流域及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仍處於重要地位。

▲黃河母親雕塑位於甘肅省蘭州市的黃河南岸,是1986年由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創作,作品雄渾大氣、莊嚴敦厚,雕塑長6米,寬2.2米,高2.6米,總重40餘噸。主體由「母親」和「男孩」組成,分別象徵了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

追溯黃河源頭

最早述及黃河源頭的文獻,是距今2500年前編撰的《爾雅》:「河出崑崙虛,色白。」根據清人的解釋,古人所謂的昆崙山包括了阿克坦齊欽、巴爾不哈、巴顏喀喇三座山。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

最早有關黃河源的記載是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之說。所指「積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距河源尚有相當的距離。

青海省瑪多縣多石峽以上地區為河源區,面積為2.28萬平方公里,是青海高原的一部分,屬湖盆寬谷帶,海拔在4200米以上。盆地四周,山勢雄渾,西有雅拉達澤山,東有阿尼瑪卿山(又稱積石山),北有布爾汗布達山脈,南以巴顏喀拉山與長江流域為界。

▲巴顏喀拉山屬中國青海省山脈,西北-東南走向,為昆崙山東延部分。其海拔5000米左右,為黃河與長江河源段的分水嶺,北麓的約古宗列曲是黃河源頭所在地之一,南麓是長江北源所在。

▲星宿海位於青海果洛州瑪多縣,東與扎陵湖相鄰,西與黃河源流瑪曲相接,古人以之為黃河源頭。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

▲扎曲,黃河源頭之一。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長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

▲卡日曲,黃河源頭之一。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處泉水從谷中湧出,匯成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秒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

▲約古宗列曲,黃河源頭之一。位於星宿海西,在三條上源中居中,發源於約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為寬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

黃河對中國的意味

黃河上游

黃河上游瑪多縣多石峽以上稱河源區。河源至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的河口鎮為上游,河道長3471.6公里,流域面積42.8萬平方公里,佔全河流域面積的53.8%。

瑪多至下河沿河段:河道長2211.4公里,水面落差2985米,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

下河沿至河口鎮河段:河道長990公里,區間流域面積17.4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水面落差246米,河道比降2.5%,是寬淺的平原型沖積河流。

黃河上游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及內蒙古5個省(自治區),黃河流經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接地帶,地質條件複雜。

▲九曲黃河第一灣,位於四川阿壩州若爾蓋縣唐克鄉。此處是四川、青海、甘肅三省交界處。黃河在此橫切徑為300米,白河橫切徑為400米。黃河於此段流程中,為四川與甘肅之界河,河西為甘肅,河東為四川。黃河自甘肅一側來,白河自黃河第一灣灣頂匯入,型如「S」型,黃河之水猶如仙女的飄帶自天邊緩緩飄來,在四川邊上輕輕撫了一下又轉身飄回青海,故此地稱九曲黃河第一灣。

黃河劉家峽(青藏高原的清水與黃土高原的濁流相遇)

▲劉家峽在甘肅省永靖縣境內,黃河至此,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黃河。黃河過劉家峽流到蘭州之前,匯入了洮河、大通河和湟水等大支流。「一碗水半碗沙」的黃河水也將在後面近3000公里的旅程中大顯身手。

黃河龍灣石林(請橫屏觀看)

▲黃河石林位於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黃河石林生成於21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早更新世,由於地殼運動、風化、雨蝕等地質作用,形成了以黃色砂礫岩為主,造型千姿百態的石林地貌奇觀。黃河石林景區將黃河、石林、沙漠、戈壁、綠洲、農莊等多種資源巧妙結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動靜結合,氣勢磅礴。

奔騰不息的黃河之水,抵達寧夏時,一反常態,在銀川平原之間東移西擺,一改波濤洶湧的樣子,溫柔舒緩地流淌著,以其充沛的水源滋潤著兩岸土地,形成了如今的河床和漫灘地帶,湖泊濕地順勢而成,在茫茫沙海中神奇地孕育出了一片富足的綠洲。

黃河由甘肅到寧夏的中衛市,然後沿賀蘭山轉而向北,至內蒙古的臨河縣受陰山阻擋折而向東,到托克托縣突然掉頭,沿呂梁山南下,繞了一個馬蹄形的大彎。這個特有的大彎曲,好比套在寧蒙平原上的一個大布套,所以人們就稱這一帶為「河套」。「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指的就是這裡。

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西起賀蘭山、大青山,東到呼和浩特、和林格爾,南達鄂爾多斯高原,北抵狼山、大青山,總面積約為25000平方公里,縱貫寧夏、內蒙古兩個自治區,是黃河沿岸的沖積平原。

黃河進入中衛,河面漸寬,兩岸經過水流多年沖刷,沖積成中衛平原。黃河抵中寧後,被南北走向的賀蘭山脈擋路。相傳得大禹治水,引黃河水通過青銅峽峽谷向北流,進入寧夏腹地銀川平原。秦、漢、唐時「引黃灌溉」的水利工程把平川變為「塞上江南」。

▲河套平原上的引黃灌區 在黃河路徑之地上游沒有農作物種植區,寧夏利用黃河水引黃灌區,滋潤了這片全年降水量極少(寧夏的年降水量不足200mm,一般來說不能種植農作物)的缺水乾旱之地,讓她變成了塞上江南的魚米之鄉,所以說「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中游

黃河自河口鎮至河南鄭州市的桃花峪為中游。中遊河段長1206.4公里,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公里,佔全流域面積的43.3%,落差890米,平均比降7.4%。

黃河自河口鎮急轉南下,直至禹門口,飛流直下725公里,水面跌落607米,比降為8.4%。滾滾黃流,奔騰不息,將黃土高原分割兩半,構成峽谷型河道。以河為界,左岸是山西省,右岸是陝西省,因之稱晉陝峽谷。

晉陝峽谷

▲晉陝峽谷位於鄂爾多斯地台向斜與山西地台背斜交界,構造較簡單。峽谷兩岸是廣闊的黃土高原,土質疏鬆,水土流失嚴重。支流水系特別發育,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56條。區間支流平均每年向幹流輸送泥沙9億噸,佔全河年輸沙量的56%,是黃河流域泥沙來源最多的地區。

晉陝蒙峽谷,位於內蒙、山西、陝西三省的交界處。北起內蒙古托克托,南至河津禹門口,沿線共有27個縣市,面積達11.16萬平方公里,全長726千米,落差達607米,河床寬為200—400米,河谷深切300—500米。沿岸懸崖絕壁,黃河奔涌其中。

老牛灣(黃河入晉第一灣)

▲老牛灣位於晉蒙交界處,也是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老牛灣以黃河為界,南依山西的偏關縣,北岸是內蒙古的清水河縣,西鄰鄂爾多斯高原的准格爾旗,晉陝蒙大峽谷就是從這裡開端的。

壺口瀑布(黃河幹流唯一的瀑布)

▲壺口瀑布處於秦晉峽谷的南段,河西屬陝西省宜川縣境,河東與山西省吉縣相連,是中國一處大型峽谷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

▲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瀑布上游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氣概。

黃河龍門(黃河的咽喉)

▲晉陝峽谷的末端是龍門(連接晉陝交通的古道渡口)。這裡形勢險要,兩岸斷崖絕壁,猶如刀劈斧削。左岸的龍門山與右岸的梁山隔河對峙,使河寬縮至100米左右。

黃河出晉陝峽谷,河面豁然開闊,水流平緩。從禹門口至潼關,河道長125公里,落差52米,比降4%。禹門口至潼關區間流域面積18.5萬平方公里,匯入的大支流有渭河和汾河。

黃河過潼關折向東流356公里至河南鄭州市桃花峪,落差231米,平均比降6%。其中,三門峽以上113公里的黃土峽谷,較為開闊。三門峽以下至孟津151公里,河道穿行於中條山與崤山之間,是黃河最後的一個峽谷段,界於河南、山西之間,故稱晉豫峽谷。

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大支流有洛河及沁河,區間流域面積4.2萬平方公里,是黃河流域常見的暴雨中心。

洛陽黛眉山黃河大觀(請橫屏觀看)

▲洛陽黛眉山是全國唯一一個一面環山三面環黃河的世界地質公園,位於秦嶺與太行山的過渡地帶、小浪底水庫上游南岸的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北部。在此看黃河,一改它往昔洶湧奔騰的氣勢,黃河的綽約風姿盡收眼底,黃河如練,綿延千里,奔流東去。

黃河下游

黃河桃花峪至入海口為下游。流域面積2.3萬平方公里,僅佔全流域面積的3%,河道長785.6公里,落差94米,比降上陡下緩,平均1.11%。下遊河道橫貫華北平原,絕大部分河段靠堤防約束。河道總面積4240平方公里。由於大量泥沙淤積,河道逐年抬高,河床高出背河地面3~5米,部分河段如河南封丘曹崗附近高出10米,是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懸河」,成為淮河、海河水系的分水嶺。

利津以下是黃河的河口段。黃河河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之間,濱海區海洋動力較弱,潮差一般1米左右,屬弱潮多沙、擺動頻繁的陸相河口。

由於黃河將大量泥沙輸送到河口地區,大部分淤在濱海地帶,填海造陸,塑造了黃河三角洲。隨著黃河入海口的淤積——延伸——擺動,入海流路隨之改道變遷。

黃河魂

水有精氣神 天下黃河魂

看黃河有好多去處,但要看黃河的精神氣勢,去小北幹流的西岸最好。若從合陽東的土塬下來,幾十里寬的河灘上煙波浩淼,你會驚嘆黃河出了龍門是多麼的自由。自由使黃河沒有了暴戾,舒緩卻又更加壯闊深沉。太多的瑰麗,太多的雄渾和太多的神秘,使黃河在這裡構成了天下最獨特的聲與色的奇觀。

——節選自賈平凹的《黃河魂》

來源:松鼠戶外

責任編輯:張雲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雪域龍脊 的精彩文章:

TAG:雪域龍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