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暴雨引發泥石流,愛心攜手東山寺
諸位善友:
2018年6月20日至22日,武夷山吳屯鄉鳳凰山連降大暴雨,造成部分山體滑坡,山腳下的千年古寺東山禪林和鳳凰書院遭泥石流嚴重衝擊,多處建築物遭掩埋,所幸無人員傷亡。然而局部塌方,大樹折倒,道路損毀,泥土石塊樹根滾入在建寺舍,且道路淤積,現場情況十分危急,修復建設工作迫在眉睫。
當地村民用於灌溉的水渠被徹底摧毀,坍塌的山體撞歪了正在修建的書院屋頂樑柱。
大樹折倒,道路損毀,樓內泥土堆積,泥流汪洋,深沒過膝。
房屋一層窗戶全部被泥流掩埋,室內的泥土高達一米多,剛剛完工的主體建築險些毀於一旦。
晨曦中的東山禪林
千年古剎 東山禪林
東山禪林,始建於唐僖宗年間,是著名高僧「扣冰古佛」(《神僧傳》卷第九)的古道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地處武夷山市以北21公里處,交通便捷,公路通達,距市區和飛機場僅40分鐘車程,距高鐵火車站北站僅30分鐘車程。東山禪林坐北朝南,南望木魚、北枕鳳凰,木魚、鳳凰二山隔溪相望。西南是拔地而起的雄壯的天燈盞山,山下溪流清澈見底,向西匯流,形成面積約2萬餘畝的東溪湖水庫。遠處左右各座落二山,天燈盞和筆架山。雲靄飄渺、山泉潺潺、稻穀飄香、梵音繞樑。
東山禪林內的「鳳凰書院」,始建於宋朝淳化年間(990年前後),命名為「東山書院」。明朝洪武年間更名為「鳳凰書院」。這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建在寺院里的千年書院,培養出2位狀元,22位進士,舉人、秀才不計其數。古人云:「大廈之材,本出幽谷」,書院雖地處幽谷山林,卻是宋、明代培養人才的搖籃。後因戰火損毀,書院如今只留遺址。
了空法師 重燃傳燈
現任東山禪寺住持了空法師一生經歷傳奇:從政,經商,經歷了兩次癌症之後開始修行佛法,並創辦了海南第一個自閉症兒童學校,至今這座學校仍舊在幫助很多無助的家長和孩子。
因緣際會,當法師得知千年古佛道場東山禪林面臨重重困難、且古老殘敗的書院急需修葺與重建時,她責無旁貸地勇挑重擔,毅然承擔起複興重建古佛道場的重任,發宏願要光大古佛道場法威,重揚鳳凰書院風采。
欣逢太平盛世,國運昌隆。得益於十方善心人士的助緣,開工修繕古佛道場,重建鳳凰書院。
2016年12月武夷山民宗局頒發的機構證書。
連日暴雨 災難突降
然未料天有不測風雲,災難突降。進入6月汛期,武夷山區暴雨不斷,且環抱寺廟的鳳凰山半腰灌溉渠年久失修,水渠不堪重負層層斷裂100多米,大水噴涌而出引發山體滑坡。東山禪林在建寺舍受災嚴重,周圍山上大樹折倒,泥流汪洋湧入,深沒過膝。女生宿舍後山塌方尤其嚴重,泥土石塊樹根全部滾入室內。
鳳凰山腰水渠斷裂
室外汪洋一片,
行人與車輛皆不能通行。
因山體泥土受大雨沖刷浸泡,暴雨後泥土仍舊下滑。建築周邊的大樹也紛紛倒塌,局部工程被迫停工。現場施工人員全體動手,也難以移動沉重的大樹,需從幾十公里外調來大型吊車、鏟車。
山體滑坡,水渠斷裂,水管吊在山腰
因為水渠斷裂,莊稼無水澆灌,
農民焦急地來寺院與法師商量對策
眾善助緣 共渡難關
以上緊急修復建設工程浩瀚,非個人能力所為。法師為此夜不能寐,終日在工地勞作,期有眾善助緣又有弘法利生大願之力,定能度過天災的考驗。
法師與施工隊勘察水渠受損情況
塌方積土堆積如山
酷暑炎熱中工人師傅們也不辭辛勞,揮汗如雨。從清晨至日落不停歇的搶修塌方護坡。
泥石流災後清理修復明細
祈請十方善友,隨喜捐助,輾轉相告
捐助500元以上者
姓名將刻上寺院功德碑
所有捐贈金額專款專用,並全程公示
災難救助,樂助方式如下: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血管洗個澡,健康活到老!4大方法讓你越活越年輕!
※因果一法,標本統治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