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曉云:文化是民族的根,對於中華文化,漢字是它的根!

孫曉云:文化是民族的根,對於中華文化,漢字是它的根!

同仁藝道丨孫曉云:文化是民族的根,對於中華文化,漢字是它的根!

整理編輯丨宮超

相關作品照片與文案丨網路

開篇作品丨孫曉雲《行書論書一則》 紙本

孫曉雲

1955年8月生於南京,中國共產黨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中國文聯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江蘇省美術館名譽館長,江蘇省文聯副主席,江蘇省婦聯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勞模)和三次省部級勞模,中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藝術獎」,江蘇省委省政府首屆「紫金文化獎章」,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首批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文化部「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中國文聯「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中組部人才局「中央直接聯繫專家」,「江蘇省首批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

孫曉雲丨行書(嘉德拍賣)

紙本 扇面 手札

紙本 鏡心

鈐印:「孫曉雲、小雲、孫、空境、孫氏、肖形印 1.施閏章雪中閣望。曉雲書。2.蘇舜欽夏意。曉雲書。3.楊萬里詩。曉雲書。4.屈大均春望。曉雲書。5.甲戌年書於金陵,曉雲。6.鄭文焯玉樓春。雲。7.曉雲。8.陳灃百字令詞一首。癸酉年夏月書於南京曉雲。」

書法是藝術,但更重要的是文字,它承載文化,傳播文化。沒有漢字,哪來的詩歌、歷史和哲學?無論是古時候一筆一畫地手書,還是如今在電腦鍵盤上敲打,漢字始終是中華民族文化最基礎、最根本的載體,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下五千年,就是用文字書寫下來的。

我們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就像一棵大樹的根,而我們每個人,則像是一片片的小葉子。將傳統文化的營養從根輸送到每片小葉子上,這棵樹才能根深葉茂、綠樹成蔭,庇護我們子孫後代,遮風擋雨,有一種安全感。

孫曉雲丨行書五言聯(嘉德拍賣)

130cm × 32cm × 2

紙本 對聯

鈐印:「孫曉雲印、樂未央 乙亥年夏日,書於金陵玄武湖畔。曉雲。」

這種安全感,是文化帶給我們的。這種自信,是我們自己長出來的。全民族文化自信了,我們就知道如何理解、認識、融合外來文化,就能夠理性、穩步、踏實地走向世界。

人的器官有記憶。你從小喜歡吃這個菜,一輩子都喜歡。家鄉在哪裡,口腔肌肉隨你的方言而形成,跟你一輩子。「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就是這個道理。書法要寫好,必須從小寫。書法隨著人的手部肌肉成長而成長,成年後,手部肌肉已經不適合寫字了,再練起來就比較困難。

孫曉雲丨隸書四言聯(嘉德拍賣)

110cm × 20cm × 2

紙本 對聯

鈐印:「孫曉雲、空境、肖形印 己巳年暮春書於金陵玄武湖畔翠洲。孫曉雲。」

中國幾千年來都是寫字和認字同步,只是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斷開了:把書寫作為純藝術,把認字作為純認知。其實你在書寫的同時會認字,認字的同時會書寫,這才是書法的全部。如今大眾對書法有很大誤解,覺得是門很高深的藝術。但其實當年的書法,就是寫在請帖、日記中的,是個很生活化的東西。僅僅把它視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實在太低估它了。

孫曉雲丨行書(嘉德拍賣)

117cm × 20cm

紙本 鏡心

鈐印:「孫曉雲、空境、肖形印 胡俊夏夜,牛首山中呈散原老人。曉雲。」

我從3歲到現在寫字,每當情緒有波動時,書法是自己的支撐,是最好的伴侶。我並不是為了成為書法家才寫書法。小時候一拿起筆寫字,人就很安靜,很充實。寫書法的過程,也是不斷糾正自己的過程。要琢磨怎麼寫,其實是不斷修整自己的過程,是一種心靈的滌盪,也是一種自我安撫、自我寧靜。

志存高遠、寧心靜氣。文化讓人有力量,讓人輕鬆、智慧、幽默,讓人生活充實,讓人覺得這一生很有意義。

孫曉雲丨行書詩稿(嘉德拍賣)

32cm × 22cm× 4

紙本 鏡心

鈐印:「曉雲齋、孫曉雲、空境、肖形印 乙酉書詠金陵詩六首。曉雲。」

在古代,書法是衡量一個人學識、才氣的重要標準。我們常說「字如其人」,西漢楊雄也曾說「書,心畫也」,意思是說,你平時心裡的波動,你的性格、才氣,最後都能通過字體現出來。

現在只要是字寫得好的人,尤其是年輕人,都應該起到一個引領作用,給社會作一個榜樣,帶動每一個中國人把中國字寫好。畢竟,中國字是中國人血液和骨髓里都有的東西,是每個人身上都帶著的基因。

孫曉雲丨行書五言、七言詩(嘉德拍賣)

33cm × 35cm33cm × 40cm

紙本 鏡心

鈐印:「孫曉雲印、未了齋、空境 次韻子由論書。己丑夏書蘇東坡論書詩一首。金陵孫曉雲。」

剛才跟大家分享的是我的思索,其實我不講也可以,最後看的是作品怎麼樣,而作品就是書寫出來的嘛。我就是「以筆勝口」,我做這些事,是叫「行勝於言」。我覺得對我來講,我的責任不是宣教,每個人承擔自己的角色,沒有人說也不行,沒有人寫也不行,我就承擔「以筆勝口」的角色。

我們不要忘記的是,文化是民族的根,對於中華文化,漢字是它的根。沒有漢字,哪來的詩歌、歷史和哲學?中國書法向來不缺少審美依據,博大精深的書法史論,有延續兩千年的完整、縝密的評判標準。我們不妨好好的看一看。如果漢字的書寫內涵都被剝離出去了,成了純藝術,那中國文字可能就要消亡,中華文明也會危在旦夕。所以說,對傳統書法的傳承,是一個非常嚴肅的文化安全問題。這麼多年寫下來,其實我就幹了一件我力圖做好但還沒有做好的事,那就是對中國傳統書法傳承的堅持。

孫曉雲丨行書(嘉德拍賣)

47cm × 69cm

紙本 鏡心

鈐印:「孫曉雲印、未了齋。甲申年初秋書於金陵。曉雲。」

現在,老有人在說「你不要背著傳統的包袱,要創新」。恰恰相反,我想說的是:「你還沒有繼承到傳統,不要背上創新的包袱。」現在大家把創新完全變成一個包袱了,如果你跟前人寫得一樣,好像就不叫創新了,就會被人嗤之以鼻。這種觀點是很有害的,《詩品》里講:「如將不盡,與古為新。」我覺得很有道理。

整理編緝丨同仁書畫院

文案及照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本號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書畫鑒定、書畫營銷、項目對接

書畫宣傳、書畫策展、展覽報道

歡迎加入同仁書畫研究院,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仁書畫藝術視點 的精彩文章:

石濤:搜盡奇峰打草稿,創造自己的藝術意境!

TAG:同仁書畫藝術視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