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精彩老人陳秉勤

精彩老人陳秉勤

精彩老人陳秉勤

文 |曹榮 曹興 胖丫

來到82歲的陳秉勤老人家裡,只見他穿著白色襯衣,笑容滿面,身板輕快,精氣神特別好,給我們的感覺是好一位「資深帥哥」!82歲的他精神矍鑠,一點也不顯得老態龍鍾。

陳老和她夫人,坐在皮沙發上,愉快地接受了我們的到訪。

——他是報效祖國的熱血青年,是一輩子紮根錫礦山的「最可愛的人」

陳老1936年出生,湖南桂陽人,1954年以優異成績從長沙有色工校採礦專業畢業後,分配至錫礦山礦務局(現為閃星銻業),在世界銻都這片土地上紮根,努力工作、勤懇奉獻,奮鬥了整整四十年,直到退休。冷水江成為他的第二故鄉,冷水江的山山水水已融入他的血脈。

憶起往昔歲月,陳老很有感慨地告訴我們:1954年7月,自己臨近畢業分配。當時,同學們可不像現在的小青年,都往大城市奔,哪裡繁華哪裡發達就流向哪裡。那時,大家渴望投身奉獻的不是大城市,更不想坐機關,共同的理想是到祖國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特別是東北和大西北國家重點工程。

聽說自己要分配到錫礦山來,當時心中還十分地沮喪,心想:這樣一個老礦,樣樣都定了型,有什麼可乾的呢?儘管有些失落,但陳老還是服從了安排,幾十年如一日,紮根錫礦山,為改變錫礦山面貌,奉獻著自己的一切。

因工作兢兢業業,特別是在專業技術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陳老也獲得了不少的榮譽與嘉獎:1983年,他當選為湖南省政協委員;1987年應美國採礦工程師協會邀請赴美出席國際通風會議並作《礦井通風自動化》學術報告;1989年晉陞教授級高工;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曾任中國金屬學會冶金安全學會理事,湖南省安全技術專家組成員。

我們對陳老取得的卓越業績表達羨慕與敬佩之情,但陳老卻揮著手爽朗地大笑道:「過獎,過獎了,都是過去的事情了。」

——他是井下通風防塵的專家,是「矽肺病」的剋星

陳老一輩子在礦山工作,最滿意自己在錫礦山通風防塵上做的兩件事:一件是1956年創新的「棋盤式通風網」,通過在井下布置棋盤網格通風道,把邊緣、深處炮煙、粉塵集中,一起通風排到地面。第二件是大膽創新打破常規,將大型風機安裝井下,進行抽壓式通風,成為礦山通風歷史上的創舉。此前是把大功率風機安裝在地面,遠距離抽風,造成風大量泄漏,風壓小,起不到及時排粉塵、排炮煙的作用,被污染的空氣嚴重傷害井下工人的身體,並且耽誤生產。他深入一線觀察,改變固定思路,把300千瓦的風機移到井下重污染處,這樣一來徹底改變污染,放炮後10分鐘左右可清理作業面空氣,讓礦工能夠呼吸到比較新鮮的空氣,並且可以馬上投入工作。談到這些事情,陳老雙目炯炯,臉上煥發著自豪的神情。

據了解,舊社會的錫礦山,曾流傳「養崽莫上錫礦山,口吐煙子無下場」的凄涼歌謠。這是因為銻礦岩中二氧化硅含量很高,這樣的粉塵會引發一種死亡率極高的職業病——矽肺病。據1948年出版的《銻業》雜誌報導,解放前死於矽肺病的錫礦山礦工竟達九萬人之眾,其嚴重程度可見一斑。

當時由於缺乏科學知識,以為這是井下照明的桐油燈煙子引起,故稱之為「煙子病」。1950年7月,中央考察團來錫礦山進行調查,指出「煙子病」實為矽肺病,而防治的有效措施就是搞好通風防塵工作。

可是,當時的情形是,除個別大的煤礦為防止瓦斯爆炸,安裝有極少數通風設備外,絕大多數礦山,都是靠自然通風,防塵則還沒有聽說過,舊社會留下來的只是一片空白。為解決這一難題,國家一方面聘請蘇聯專家進行指導,另一方面選擇一些礦山進行機械通風試點,錫礦山被選中,學習採礦專業的陳秉勤,理所當然地被任命為錫礦山通風防塵攻關第一人。

當時,錫礦山礦務局黨委、行政高度重視,通過幹部和礦工的積極配合,陳老與技術人員奮力的攻關,錫礦山綜合治理井下污染工作終於取得可喜成果,進入八十年代,礦工的平均壽命由解放前的34歲提高到70來歲,錫礦山礦務局通風防塵工作在陳老等人的科研攻關、不懈努力下,始終走在國內領先地位。

——他是多才多藝的「文藝青年」,是善於養生的壽星

對做技術、搞科研的人,大家的印象似乎傾向於比較枯燥、相對沉悶的性格,但陳老可不是缺少情趣的「悶罐子」,他之所以高壽健旺而且耄耋之年仍如此容光煥發,這與他老人家熱愛生活、熱愛文藝、善於養生不無關係。

談論起一生摯愛的戲曲,他笑著說,起因很巧合。5歲多的時候,有一花鼓戲流動班子來到他家鄉連續演出許多天,並且就住在附近,這樣一來他天天跟著戲班子跑,跟著學唱,天生的音樂細胞被這樣被激活並表現出來。讀有色工校時候,他精力旺盛,更加活躍,在刻苦攻讀之餘,開始學習拉二胡,唱京劇,在班上是文藝骨幹。

到礦務局工作不久,他被當時名氣很大的革命文藝宣傳隊選中。七十年代,錫礦山礦務局調集人力物力,排演自己的樣板戲系列,陳秉勤就是總導演之一。經過不懈努力,礦山人能在工人文化宮欣賞到《紅燈記》《沙家浜》《洪湖赤衛隊》等京劇。當年,陳秉勤不能去當時的京劇院觀摩學習,只能依靠多看幾次電影版的樣板戲,從中學習取經。

就這樣,八小時以內他拚命工作,為礦工健康著想,為讓他們每天在井下呼吸到新鮮空氣鑽研不懈;八小時以外,他就不斷學習音樂、戲曲等,憑著一份熱愛、一份執著,他在表演、器樂、導演、指揮等方面都有較深造詣。除上述導演的京劇獲高度讚揚外,他還曾指揮過錫礦山大型文藝演出,為繁榮工礦企業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退休後,陳老的愛好得到更加自由的發揮。熱愛生活的他,每個星期都有兩天和一班京劇票友相聚在冷水江建新社區,自彈自唱,自娛自樂,以藝交朋友,以藝養身心,晚年生活過得豐富多彩、充實愉快。

在陳老家裡,我們看到了滿牆滿櫃的書,看得出,老人家平時很愛讀書、愛學習。因為喜歡音樂戲曲,他專辟了影碟收藏專櫃,各種碟片琳琅滿目、應有盡有。雖然年事已高,但他老人家對新鮮事物仍然喜歡嘗試並認真學習,現在,他每天的生活離不開電腦,瀏覽新聞、寫東西等都是利用電腦完成。

離開陳老家,我們很是感慨:陳老真是一個不簡單的人,是科研讓他精神煥發,是藝術讓他永葆青春,這樣的人生真精彩,這樣可愛的老頭真難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水冷 的精彩文章:

迎來紅色換人間

TAG:江水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