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溫故知新——中國抗戰外交的合縱連橫

溫故知新——中國抗戰外交的合縱連橫

作者/西湖海馬 本文系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1937年~1941年 從《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到《蘇日中立條約》

日本佔領東北後,蔣介石就開始吃後悔葯,不該以前得罪蘇聯,希望修復關係恢復邦交,讓其幫助對付日本。而蘇聯對日本一直不願和蘇聯締結互不侵犯條約耿耿於懷,擔心日本成為東方的反共先鋒,經過雙方艱難的交涉,在1932年中蘇恢復了邦交。直到1936年11月德日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後,蘇聯才正式確認日本的敵對立場,根據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中蘇又走到一起了。

1937年8月,中國政府和蘇聯政府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對華援助全面展開。蘇聯援助中國1200架作戰飛機,並且派出空軍志願飛行隊直接參戰;蘇聯還提供給中國82輛坦克、1500門大炮、若干槍支彈藥和其他軍用物資。1939年崑崙關戰役大捷中的國軍主力,第一個機械化師第5軍第200師基本都是裝備的蘇制坦克。

隨著歐戰全面爆發,蘇聯為了避免雙線作戰,決定出賣中國利益換取日本的安全承諾;而日本的戰略是儘快結束中國戰爭南下奪取英法在亞洲的地盤,也不希望雙線作戰;結果雙方一拍即合,蘇聯出賣了中國,日本出賣了德國,雙方於1941年4月13日簽訂《蘇日中立條約》,蘇聯表示在中日戰爭中保持中立,承認滿洲國的合法性,同時要求日本承認蒙古共和國的合法性,為蒙古從中國獨立做外交準備。

日蘇友好後,蘇聯顧問又走了,蘇聯的志願軍也走了,外國軍火又沒有了;可憐的中國人民環眼一看,全世界一個朋友也沒有。日本簽約後馬上揮兵南下加大中國戰場的力量,中國抗戰進入最艱苦的階段。

大國外交只講實力不講信用,簽約都是緩兵之計,毀約就是刀兵相見。二戰各國間的各種拉幫結派友好條約層出不窮,簽完回去就磨刀的也大有人在。現實社會沒有實力的都要講誠信守規則,有實力的就可以另起爐灶重新議價;現在的特朗普就是這樣,WTO的條約現在對我不利了,那就重新再搞一個嘛。

1940年~1945年 中國和英美關係

從甲午戰爭開始,英美就一直支持日本對俄對華作戰,成為在東方對抗共產的軍事力量。可大西伯利業冰天雪地的有什麼好東西啊,日本的戰爭機器開動後,日本本土加上中國東北的資源根本不夠維持龐大的日本海陸空三軍的運轉,日本80%的進口石油依賴美國,20%的進口石油來自東印度群島,蘇日簽訂友好條約後,日本就南下印度支那和太平洋,這下就動了英美的乳酪,過了底線,美國開始對日貿易制裁。

1940年1月美國終止了到期的《日美通商航海條約》,7月開始對日出口的主要軍需物資都要國會批准才能出口,美國開始卡日本的脖子,宣布對日禁運廢鐵及鋼鐵、石油。那時候的石油就好像現在的晶元一樣,只要禁運三個月,整個國家的戰爭機器就開動不起來。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在同盟條約,即《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通稱《三國軸心協定》, 該條約的簽訂標誌日本正式與以美、英為主要敵人。1941年3月11日,美國改變中立立場,羅斯福簽署《租借法案》,依照這個法案美國開始向英國、蘇聯輸出大批軍事物資,成為「民主國家的大兵工廠」。1941年5月6日美國宣布《租借法案》適用於中國,中國的救兵來了。

1941年12月7日 美日終於打起來了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爆發,國民政府和英美站在一個戰壕里的多年夢想終於實現了。美國和中國一起成立中國戰區,中國戰區覆蓋中國、印度、緬甸;12月23日中英簽訂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成立中英軍事同盟。國民政府為保證美國軍用物資從緬甸登陸經滇緬運輸線進入中國內陸,興沖沖地馬上組織了10萬精銳的中國遠征軍出兵緬甸與日軍在境外作戰。

幼稚的國民政府怎麼也沒想到第一次合作就被盟友出賣,第一次出境遠征就以慘敗收場。從1942年2月到6月,不到4個月,10萬精銳遠征軍就傷亡5萬多人,大敗而歸;王牌機械化的第200師師長戴安瀾戰死,全師僅2000人回國。

擔任作戰指揮的杜聿明將軍後來在回憶錄中說:因為緬甸原來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擔心中國出兵緬甸後控制它的殖民地,根本就不願意中國出兵。所謂「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根本就是糊弄中國人,英國人不但配合中方作戰,一心保存實力守衛印度,在戰場上直接撤退;甚至連汽油這樣的軍用物資也不願給中國軍隊,把中國軍隊出賣。9個主力師被滅導致國民政府元氣大傷,根本沒有實力再對日作戰,最後算是熬到了美蘇徹底打垮日本。

1945年2月中國靠邊站的雅爾塔會議

1945年2月,有能力決定世界其他國家命運的英美蘇三巨頭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島的雅爾塔皇宮內舉行了一次秘密首腦會議,簽訂了《蘇美英三國關於日本的協定》,瓜分了戰後遠東勢力範圍,也決定了中國的戰後版圖。

協定關於中國的部分如下:

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須予維持。

2.將1904年日俄戰爭帝俄在中國所失去的舊有權利歸還蘇聯:

(a)庫頁島南部及其鄰近的一切島嶼均須歸還蘇俄;

(b)維護蘇聯在大連商港的優先權益,並使該港國際化;同時恢復旅順港口俄國海軍基地的租借權;

(c)中蘇設立公司共同經營合辦中長鐵路、南滿鐵路,並保障蘇俄的優先利益。同時維護中華民國在滿洲完整的主權。

雅爾塔會議三巨頭

1919年一次大戰後的巴黎和會決定把德國在華地盤轉給了日本,1945年的雅爾塔會議又把日本在華地盤轉給了蘇聯,中國還失去了外蒙古。列強對中國的態度並沒有任何改變,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中國連自己的話語權都沒有;不但主權沒有收回,沒有得到一分錢賠償,還喪失了大片土地,除了我們大中華還有誰?傅瑩那句話真是太經典了: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不要指望外交官能在談判桌上拿到。

當年美國扶持日本攻擊蘇聯,當日本強大到損害美國利益時對日本下狠手;

現在美國扶持中國解體了蘇聯,在中國強大到損害美國利益時,美國又動手了,這一幕是不是昨日重現啊?中美日俄歐的外交博弈大劇又要開始了。

商務合作:Tel:15117934836 QQ:762993961

投稿請發historytalking@outlook.com(有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揭秘女貪官的「權色交易」,一路火箭高升
司馬懿vs諸葛亮,是勁敵,也是好友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