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物流」到「供應鏈」的歷程

從「物流」到「供應鏈」的歷程

從「物流」到「供應鏈」的歷程

(2015年寫作)

2010年來南通以後開始關注物流領域,三年後開始關注供應鏈領域,整個歷程是這樣的:

因為物流結識了物流沙龍

在對物流沙龍提供的豐富的實務知識閱讀中,總在思考一個問題「在越發智能化、自動化」的物流領域,物流專業人員到底應該如何定位自己?是一輩子把一些類似揀貨、包裝的基本技能鍛煉到極致,還是做一些系統規劃、流程管理?前者需求人數眾多,但好似沒有太多發展前途,成天卓別林式的螺絲旋轉,感覺很屌絲;後者需求人數較少,但生涯一片光明,成天進行戰略性思考或變革,感覺高大上。於是就造成了物流從業人員或擬就業人員的尷尬,技能型的看不上,思考型的又夠不著。再加上,物流行業整體利潤率較低,而物流作為客戶企業的執行職能的話語權又很少,你說從事物流的各方人士應該如何定位自己呢?困惑啊!

發現了程曉華老師的「庫存控制」板塊

在不斷困惑,不斷堅持中,發現了程曉華老師的「庫存板塊」。在仔細學習相關內容後,發現」庫存「卻是個可以」頂天立地「的好東西,通過」庫存周轉率「影響企業現金周轉,甚至影響企業生死;通過」庫存準確率「反映倉庫管理水平,甚至反映物流運作效率。發現」庫存「是個連接客戶企業與物流企業的紐帶,客戶把企業的庫存」轉移或持有「外包給了物流企業,物流企業在客戶企業原料的按時供應和成品的及時交付方面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眼下一些先進的物流企業開始通過VMI、LMI來管理或參與管理客戶企業的庫存。

供應鏈是庫存控制的依託

因為」庫存「學習,開始深入關注MRP、BOM、S&OP、需求預測、供應商管理、ERP、現金周轉,先後了解和學習了」劉寶紅老師供應鏈管理專欄「、」蘇鐵軍老師的新浪微博「,」許永碩老師專欄「,」實派諮詢「網站以及與庫存相關的股票分析軟體。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地開始領悟」供需鏈就是庫存鏈,供應鏈管理的實質問題就是庫存問題「,」供應鏈管理是低庫存低缺貨的策略與智慧「等觀點。

供應鏈是「第四」利潤源

物流是通過庫存來連接客戶企業,也是通過庫存來連接供應鏈的。儘管物流被稱作」第三利潤源「,但在物流企業低利潤現實的硬約束下,企業通過降低物流費用來尋找利潤增長點的可能性已經不大。近來有專家提出」可以通過適當提高物流費用來降低供應鏈成本「的觀點,更是讓」作為第三利潤源的物流「沒有空間了。鄧為民老師」四個層面來降低採購成本「的博文里包含了」供應鏈管理「,於是乎就大膽形成了」供應鏈管理是企業第四利潤源「的想法。猜想一下,這也可能是」有40多年歷史的美國物流管理協會(簡稱CLM)於2005年初正式更名為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簡稱CSCMP)「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編後話:有了上述觀點後,我百度一下,發現」第四利潤源「的說法早已有之,但是」基於供應鏈的集成、整合「,這個又是高大上的東東了。個人認為,基於庫存控制的供應鏈管理卻可以成為直接操作的「第四利潤源」,對它的深入挖掘有助於「中國製造2025」的實現。

以上是一些個人隨想,不妥之處,歡迎批評指正。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通供需鏈管理 的精彩文章:

TAG:南通供需鏈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