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歐美「遇阻」後,中國資金正加速流向這個中東國家

在歐美「遇阻」後,中國資金正加速流向這個中東國家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消息,在華盛頓與北京間的貿易摩擦持續升溫、來自中國的投資在歐美受到更嚴格審查的情況下,中國公司正轉向別處。報道稱,一個將獲得更多投資的國家是以色列。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也稱,在中國對先進技術需求擴大和中國與以色列關係升溫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將以色列企業作為下一個明智的投資對象。儘管中國對以色列科技初創企業的興趣並不新鮮,但業內人士說,中國投資者如此大規模地湧入以色列還前所未見。

7月2日,第四屆中以科技創新投資大會在珠海開幕。圖為以色列地區合作部部長沙馳·哈內格比在大會開幕式上致辭。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援引藍星指數公司創始人兼首席信息官史蒂文·舍恩菲爾德的話說:「過去8年至10年間,中國對以色列的投資呈長期增長趨勢,但如今這一勢頭正在加速。」 中國對以色列的投資覆蓋「幾乎每個重要的顛覆性技術領域」,例如自動駕駛汽車和電動汽車等產業。

中國資金緣何加速流入以色列?有輿論認為,以色列絕佳的科技創新能力及良好的投資氛圍系主要原因。

新華社前駐耶路撒冷記者郝方甲在接受參考消息網採訪時介紹,在聚攏效應影響下,以色列在國家層面十分重視科技創新及創業氣氛,並為之提供較好的條件。在一些大城市,有很多供年輕人從事創新研發的機構。

以色列大力發展科技創新的決心早已被境外媒體注意。法國《論壇報》網站就刊文稱,以色列雄心勃勃打造「耶城矽谷」。西班牙《世界報》網站亦報道稱,以色列只有不到790萬人口,但初創技術企業卻超過4000家。

以色列的「耶城矽谷」聚集了大量高科技企業。

還有輿論分析,以色列的很多公司在全球開展業務,而且與矽谷的企業一樣強大——但其估值不是太高,這也成為吸引中國投資者的原因。此外,作為北京「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而進行的基礎設施投資亦促使中國對以色列投資的矚目度增加了。

郝方甲表示,事實上,早在中國之前,美國也注意到了以色列的科技創新能力。一些大型美國企業甚至把本土外的唯一海外研發部門設置在以色列。而以色列的創新能力之所以被中國注意,或許源於一本書——索爾·辛格所著的《創業的國度》。2010年,此書出版後被迅速翻譯成中文,並在中國熱銷。隨後,諸多商業案例研究機構專門組織中國投資者前往以色列考察,尋找商機。

索爾·辛格和其所著的《創業的國度》

2012年,一個來自中國的經濟考察團曾前往以色列訪問,當地媒體予以高度關注,一些報紙甚至在頭版報道此事,認為這是中國大量商業投資的信號。之後幾年,以色列開始格外重視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在以色列方面看來,中國方面投資熱情很高。而中國在以色列投資提速的原因,也是雙方看到了投資帶來的實際利益愈發顯著。

她說,值得注意的是,在肯定以色列創新能力與創新速度的同時,亦無需將之神化。早在中國投資者前往以色列之前,以色列商人就已經來中國投資「孵化器」了。可以說,以色列亦看重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在雙方共同彼此看到商機的情況下,預計未來的交流將繼續向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三言兩語說「走火」
「大媽」殺入「區塊鏈」或被「割韭菜」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