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革命領袖的魅力

革命領袖的魅力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夠成?原因是很多的,也非常的複雜。今天國福和大家分享一下「革命領袖的魅力風采」,可以一窺端倪。在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身上我們很少看到官氣,他們樸實無華,平易近人,普遍讓老百姓覺得又可敬又可親。

咱們先說說毛澤東,他是一個很隨性又很感性的一個人。

1942年6月3曰,陝甘寧邊區政府在延安楊家嶺小禮堂召開各縣縣長聯席會議,突然電閃雷鳴,大雨傾盆,一個炸雷,把延川縣代縣長李彩雲擊斃。同一天,一位安塞老農的一頭毛驢在延安趕集時也被雷電打死了,老漢氣得又哭又罵。他邊哭邊數落著:「老天爺為什麼不睜眼,咋不打死毛澤東……」(《毛澤東年譜》中卷303頁)。這話很快傳到了邊區保安處,保安處決定追查講話的人,同時報告黨中央。毛澤東很快就知道了這件事。毛澤東對保安處的小吳說:「聽說你們要拘留那老鄉,為什麼呢?」小吳說:「他在大庭廣眾下侮辱您。」毛澤東說:「是嗎?他是怎樣侮辱的,你說給我聽聽。」小吳報告了事情的經過,並說:「在延安最熱鬧的市場上,指名道姓地罵您。我認為這是一樁嚴重事件,應該馬上拘留審訊他。」毛澤東聽了笑著說:「他罵了我毛澤東,可沒有犯法呀!」「小吳,你知道人民群眾為什麼擁護我們,熱愛我們?」小吳爽快地回答:「因為我們為老百姓打天下,謀幸福唄!」毛澤東讚許地點點頭,說:「這就對了。人民擁護我們,熱愛我們,是因為我們這個隊伍是革命的隊伍,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工作有了缺點錯誤,不管什麼人,不管他採取什麼方式提出批評意見,我們都應該接受嘛!」小吳辯解說:「可他不是提意見,是罵人。」毛澤東笑著說:「罵人也是一種提意見的方式嘛!」

根據毛澤東指示,邊區對老鄉罵人事件進行了調查。原來是群眾對政府征糧過多不滿。抗戰初,邊區群眾的救國公糧只有1萬石,1939年是5萬石。1941年是9萬石,可1942年猛增到20萬石,群眾嫌負擔過重,對政府有意見,那位老鄉就是對當年分配的20萬石救國糧不滿意才罵人的。毛澤東了解到這一情況後說:「看來,這位老鄉給我們提了一個很好的意見,批評得對呀!」立即指示西北局組成一個考察團,深入農村進行調查,將情況報告中央。後經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決定,1942年的公糧由20萬石降為16萬石。同時開展大生產運動,減輕群眾負擔。此舉一出,受到了群眾擁護。罵人的那位老鄉也悔恨地說:「俺錯了,俺千不該萬不該,不該罵毛主席!」

毛澤東的表兄賀曉秋的兒子賀鳳生,是農村生產隊隊長。1960年冬天,他到中南海找毛澤東反映情況,賀鳳生見了毛澤東說:「主席,我想請你到我們那裡去吃幾餐缽子飯,吃食堂餓死人啦!食堂不散我不回去了。」毛澤東說:「好一個開頭炮。講下去,講下去,我說過不管什麼意見都可以提,罵娘也可以,講給我聽。」賀鳳生把幹部強迫老百姓搬進居民點,把土磚牆拆了熬肥料;一個生產大隊只開一個食堂,餐餐吃蘿蔔紅薯,男人水腫走不動路,女人不生崽;幹部搞浮誇,天天放衛星,還可以陞官;幹部當老爺,吃好的用好的,老百姓餓得要死,只能在背後衝天罵娘等等,一五一十地都「端」了出來。

過了幾天,毛澤東再次接見了賀鳳生,告訴他所反映的情況,已經和中央領導同志通了氣、交換了看法,黨中央、國務院進行研究,認為食堂要拆散,生產要恢復,浮誇要制止。

埃德加·斯諾,美國著名記者和作家。1928年7月來華後,斯諾就一直對中國實際生活進行深入採訪。1935年中共中央及中國工農紅軍到達陝北,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這引起了斯諾的關注,並決定到蘇區一探究竟。1936年6月,在宋慶齡的引薦和精心安排下,斯諾繞過重重封鎖來到了陝甘寧邊區。斯諾的到來有助於打破國民黨對蘇區的輿論封鎖,因此他的訪問受到了歡迎和重視。7月15日,毛澤東正式邀請斯諾到他的窯洞里談話。毛澤東全面分析了國際形勢,指出可以結成一個反侵略、反戰爭以及反法西斯的世界同盟。毛澤東的談話,開宗明義、簡潔有力,一下子就抓住了斯諾的心。在接下來的數天里,兩人的話題深入而廣泛,包括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論持久戰、統一戰線問題、戰略戰術問題、組織和武裝民眾問題、內政問題、中共同共產國際以及蘇聯的關係等。因為毛澤東有晚上工作的習慣,談話常常從晚上9點開始,一直到次日凌晨兩點多才結束。多日的長談中,毛澤東只談中國的革命等問題,對斯諾所提的個人經歷問題一直避而不談。斯諾不肯放棄,在冥思苦想後決定用一下激將法。他對毛澤東說:「因為國民黨四散流言,外界對您的傳言很多,有的人說您有三個老婆,那您能不能談談自己的真實經歷好讓外界了解您呢?」斯諾的話讓毛澤東很意外,為了糾正此類傳言,有利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毛澤東答應了斯諾的請求。毛澤東的配合讓斯諾興奮異常。接下來一連幾個夜晚,毛澤東向斯諾詳細介紹了自己的個人經歷和長征問題。斯諾奮筆疾書,一直到困得倒頭便睡為止。這幾個夜晚同斯諾的談話,是毛澤東唯一一次比較完整地詳談自己的經歷。後來,斯諾據此撰寫完成了《毛澤東自傳》一書。

毛澤東這一輩子,據說只給一個人題寫過碑文。

這個人就是毛澤東的國文老師袁吉六,也是對毛澤東很不客氣的一個老師。袁吉六是一個博學多才、冷臉熱心的老師,「脾氣很大,性格固執」,還講究師道尊嚴。他給喜作「康梁體」的毛澤東作文打了很低的分,因而在師生之間曾經爆發了一場「戰爭」。袁老師發現學生毛澤東在作文上寫了「X年X月X日第一次作文」的字樣,就很不高興地「下令」:「我沒要你這樣寫,重抄!」師生互不相讓,最後還是校長擺平此事。其實,袁吉六很看重毛澤東,特別讚賞他入學考試的作文,說毛「堪稱奇才」,後來更是評價他:將來從文是一代文壇泰斗,從政是一代安邦興國的社稷英才。在一師時,校長張干要開除毛澤東等17名學生,袁吉六一氣之下,疾書辭呈,中有如此句子:「毛澤東等皆傑出人才,挽天下於危亡者,必斯人也。如若開除,天理不容。」毛澤東後來回憶說:「他揶揄我的文章,並斥為新聞記者式的作品。他看不起我的模範梁啟超,以為他只是半通。我只得改變我的風格,攻讀韓愈的文章,和熟記經史中的典故。所以,謝謝『袁大鬍子』,必要時我現在還可以做一篇清通的古文。」袁對毛施教,可謂嘔心瀝血,甚至常開「小灶」。上個世紀50年代初,貴為新中國締造者的毛澤東,為這位去世多年的老師題寫了墓碑問。這是毛澤東唯一一次為人題寫碑文。

1964年,人民解放軍開展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比武,全軍共有3318個單位參加比武,從共和國元帥到普通一兵,都在火熱的比武場留下了身影。6月15日,毛澤東親臨比武場觀看彙報表演,某部「紅四連」連長宋世哲出手不凡,取得步槍速射40發子彈、40秒打掉40個鋼靶的優異成績。毛澤東特別高興,他走下觀禮台對戰士說:「把神槍手的槍拿來看看!」毛澤東把槍拿在手上,也學著舉槍瞄準,這一刻被新聞記者用相機記錄了下來。毛澤東一生指揮過千軍萬馬,這卻是他唯一的一張拿槍的照片。

1951年11月1日,在全國政協一屆三次會議閉幕前夕,27歲的「毛澤東號」機車第三任司機長、全國勞動模範、列席代表郭樹德,得到了毛澤東的接見。當天晚宴前,郭樹德找不到自己的座位,於是被全國總工會的領導引到了一號桌。郭樹德坐下後,驀然看到桌子上擺著「毛澤東」的席卡。他不敢相信自己竟與毛澤東同桌!不久,毛澤東在掌聲中走進宴會廳。在隨即的宴會中,坐在毛澤東對面的郭樹德眼神幾乎沒有離開過毛主席。郭樹德口袋裡裝著一冊新發的《毛澤東選集》,他想請毛澤東簽個名,可不知如何開口,只是怔怔地看著毛主席。坐在對面的毛澤東可能是認出了郭樹德,他主動朝這位火車司機的方向走來。郭樹德趕緊站起身來,拿出嶄新的《毛澤東選集》,雙手捧著說:「主席,我想請您簽個字。」毛澤東微笑著從秘書手中拿過鋼筆,欣然在扉頁簽上了「毛澤東」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郭樹德手捧這本有著毛澤東簽名的書,激動萬分。這是唯一一本有毛澤東親筆簽名的《毛澤東選集》。1976年毛澤東逝世後,這本《毛澤東選集》(第一卷)被中國革命博物館(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作為文物永久收藏。

1938年1月8日,白求恩率領著由他和美國外科醫生帕森斯、加拿大護士瓊·尤恩三人組成的加美醫療隊,購買了充足的設備和器材,乘「日本皇后號」海輪從溫哥華啟程來中國,他們途徑香港,到達當時國民黨政府所在地——武漢。在這裡,白求恩既目睹了國民黨政府「一片混亂和優柔寡斷、昏庸無能的官僚政治」,又通過和八路軍辦事處的聯絡,見到了一支新生向上的力量——中國共產黨。他堅決回絕了國民黨政界、軍界、衛生界的挽留,決定到共產黨建立的敵後抗日根據地去。白求恩和尤恩在3月底到達共產黨人的根據地延安。他們到的時候已經是午夜了,仍被邀請到了毛澤東居住的窯洞,毛澤東親自接見了他,尤恩任翻譯。會見是十分愉快的。他們從西班牙談到中國,談到前線在醫療方面的需要。白求恩闡述了他的計劃,在延安成立一個模範醫院。建議利用他帶來的一批醫療器械組織戰地醫療隊,到前線去就近醫護照顧重傷員,並鄭重保證這是救助傷員最有效的方式。毛澤東對他提出的傷員立即手術將有75%的復原率很感興趣,表示會大力支持他的工作。會談持續了將近三個小時,決定由白求恩組織中國第一個戰地醫療隊,並由他帶隊去戰爭的前線——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這是白求恩與毛澤東的惟一一次見面會談,但毛澤東的魄力與偉人形象卻給白求恩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認為毛澤東「是一個巨人,他是我們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白求恩在延安的時間加起來不到一個月,但延安給他印象是深刻的:「在這裡,無論地位高低,人人都是平等相待,人們都有一種勤奮向上的精神,相處非常友好。」。此外,他以自己的勤勉、辛苦以及精湛的醫療技術和熱情的服務,贏得了延安軍民的信賴,給延安軍民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毛澤東一生沒有搞過什麼特殊,也沒有要求過下面的同志做什麼。解放初期,當他聽說湖南正準備為他修一條回故鄉的公路和在韶山為他蓋一所房子時,他立即寫信告誡當時的湖南省委書記黃克誠、省政府主席王首道和中南局書記鄧子恢:「聽說長沙地委和湘潭縣委正準備在我的家鄉為我建築一所房屋並修一條公路通我的家。如果屬實,請令他們立即停止,一概不要修建,以免在人民中引起不良影響。是為至要。」隨著年齡的增長,思鄉之情會愈來愈濃,毛澤東惟一一次要求下面同志為他做點事,就是在回韶山時,曾經要時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的周小舟為他在滴水洞附近蓋一個「茅棚」,以讓他退休以後回來住。周小舟原名周懷求,湖南湘潭人。是毛澤東的正宗老鄉。1936年秋,開始留在毛澤東身邊工作。周小舟任秘書期間,毛澤東總是叫他「小周」。一次,毛澤東說:「你乾脆改名叫小舟,一葉小舟,多好聽。」從此,周懷求的名字便成了周小舟。

說完毛澤東,再說周恩來。

齊白石的孫子齊由來,告訴記者,祖父在世時曾多次受到周總理的關照,作為齊家人他將永遠銘記周總理的恩情。齊由來說,「我在我爺爺的葬禮上曾見過一次周總理,他風度翩翩,氣質非凡,我當時都被他迷倒了。他穿得很樸素,待人非常親和,完全沒有國家領導人的架子。」新中國成立時,齊白石受到周恩來的邀請,有生以來第一次出席由國家領導人主持的招待會。回到家裡,他感到由衷的欣喜,幾次對家裡人說:「我沒有想到我會參加這樣盛大的招待會,比起舊社會來,真是太不一樣了。」1950年秋,周恩來偶然聽到齊白石的住房年久失修,又破又漏,且有坍塌的危險,便命政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派人加以修繕。齊白石對此由衷感謝。恰巧此時,齊白石的長子不幸病故。周恩來知道後,即派秘書帶花圈來跨車衚衕弔唁,送來人民幣500元表示慰問。這對齊白石來說是一個莫大慰藉。1953年,周恩來在中南海懷仁堂為齊白石補慶90大壽,並由木偶劇團作了專場演出。周總理頻頻向大家招手致意,徑直走到白石老人的身旁,俯下身來親切地對他說:「您是人民傑出的藝術家,您為人民、為我們的國家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您。」1957年9月17日,白石老人去世。晚上11時,周恩來前來瞻仰遺容。他和白石老人的家屬們一一握手,慰問悼念。5天後,他又參加了齊白石的公祭儀式。

楊度這個人曾經上書袁世凱,勸進袁世凱恢復帝號稱帝,使歷史開倒車。因此,楊度解放後的政治名聲很臭。1975年10月7日,久病的周恩來突然清醒過來,派秘書給國家文物局局長王冶秋帶話,袁世凱稱帝時的「籌安會六君子」之一的楊度曾是中共黨員,是他批准的。楊度逝世後被安葬在萬國公墓,他和潘漢年曾前往弔唁。一個保守近半個世紀的秘密才逐漸披露。楊度孫子楊友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1949年,章士釗作為南京政府和談代表之一前往北京,我父親作為章士釗的秘書一同前往。面見毛主席時,章士釗介紹我父親,說:「這是楊皙子的大公子。」毛主席說:「哎呀,楊皙子可是我們自己人啊!」可見,毛主席知道楊度是共產黨人,但當時並沒有對外宣示。直到1975年,周總理去世之前才頂著強烈的政治壓力將之公佈於眾,這才使得大家明白這段歷史。1978年第三次修訂《辭海》時,遵照周總理的遺言,經編輯部多方查找資料證實,補入楊度「晚年移居上海,加入中國互濟會及其他進步團體。1929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白色恐怖下堅持黨的工作。」

在著名音樂家呂驥眼中,周恩來是一位精力充沛的人。70多年前,呂驥第一次在太原國民師範聽周恩來作形勢報告。鮮明的觀點、科學的分析、精鍊的語言,讓在場的人深受感染。周恩來一口氣講了5個多小時,中間沒有間歇,僅喝過一兩口水。結束時,現場爆發出熱烈掌聲,1000多人被他精彩的報告帶出了迷霧,對國內外的軍事政治形勢有了清楚的認識,勝利的信心大為提高。聽完報告之後的一個晚上,呂驥向五台山前線出發了。第二天,在行軍路上,他就給一首詞《武裝保衛山西》譜了曲。從此,這首歌就開始在山西前後方流傳開來。呂驥曾說:「這可說是我們聽了周副主席激動人心的報告後的一個實際行動。」

革命領導人的光輝照耀環宇,是中國革命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人民將永遠懷念他們。也是共產黨人的永久財富。古人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希望他們的恩澤永遠庇佑共產黨的後代子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色競爭力 的精彩文章:

中國是怎麼站起來的?

TAG:紅色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