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丑石搖身一變成「雄獅」,黃紅兩色用絕了

丑石搖身一變成「雄獅」,黃紅兩色用絕了

置頂玉雕界,享一手資訊

藝術名家 / 玉雕視界

作品首發 / 獨家視角

名家推薦 / 藝術美學

市場觀察 / 原創雕刻

所有的作品都需要好的料子和工藝?

我想這樣的觀點很多人會持否定觀點?

「適者生存」在玉雕行業中可以用於玉雕師身上,亦可以用在玉石身上。玉石生得一副什麼樣的「皮囊」很重要,但是遇到一個「良師」更重要,否則石沉大海也是常有之事。

看到很多作品我們會喜歡、嫌棄、讚美、質疑,這也是每個人的閱歷不同,喜好的風格不同所致。

面對原石,圈外人只知道是什麼玉石;圈內人卻能看到不一樣的價值,賦予的不只是工藝,更是有趣的靈魂。面對作品,圈外人只在乎料子、創意、雕刻工藝及價格;圈內人更在乎的怎麼即保留原石特點,又能呈現出不一樣的作品。

所以,一塊粗陋的原石是否值得創作,關鍵是玉雕師從中發現了什麼有趣的靈魂。

玉雕師李耿海近期作品「獅子王」選用一塊其貌不揚的料子,但是肉質細膩、顏色分明,是很好的俏色雕刻的好材料。紅色部分設計成為獅子的臉,而黃色部分則設計成為獅子的頭髮,盡顯王者風範。

當我們只看到表面的時候,玉雕師思考的更多是內在,賦予什麼樣的主題才能挖出玉石內心的渴望,賦予什麼樣的工藝才能呈現主題,這一切,都是多年沉澱的結果和習慣,而不是盲目為了利益而做的衝動。

原石形狀雖其貌不揚,但也相對規整,確定主題,便能呈現出最佳的狀態。

創作完成後,作品透露出獅子的霸氣,同時也多了一絲溫順之感。創作過程抓住了獅子的每一個特點,一點點的上色,更像是畫龍點睛,使得作品有了更多生命和韻味。

很多時候,我們都有一顆發現美的眼睛,但少了一顆包容的心。待原石亦是如此,傳統的題材運用到新鮮的事物中,或許能呈現出許多不一樣的感覺,這或許才是玉雕創新的關鍵吧!

李耿海在教授徒弟

李耿海,揭陽浦東人。2010年進入翡翠雕刻行業與翡翠結下了不解之緣,以中高端翡翠小件雕刻為主,善於創新,在傳統的題材中發揮自己的創作空間,常常標新立異。設計立意新穎,精雕細琢,線條流暢,舒美觀耐看,作品往往給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路過要留痕,

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樣的見解?

歡迎留言交流、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大唐第一公主,統帥千軍萬馬組建娘子軍
【每日館藏】邢窯白釉罐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