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統醫學的兩種時間觀

傳統醫學的兩種時間觀

傳統醫學的兩種時間觀

?中醫學引入了這種五行—五時—五髒的配屬模式,將五行化的時間與五行化的臟腑一一對應,便能形象生動地表達臟腑之間陰陽多少的差異以及臟腑隨季節的旺衰情況。

?卦氣時間觀的易學色彩更為濃厚,其基於太極圖,將脫胎於漢易卦氣學說的十二消息卦與二十四節氣進行對應。

傳統醫學的兩種時間觀

附表 中醫五行元素對應關係

明代醫家楊繼洲的《針灸大成》中有這樣一首歌訣:「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腎心包戌,亥焦子膽丑肝通」。然而這種經脈和地支的配屬與臟腑和五時的配屬有所矛盾。雖然目前學者已經做了不少關於中醫學時間觀的研究,但有一個關鍵點並未被重視,即:中醫學時間觀並非只有一種,而是兩種甚至多種並存互補的。因此,我們基於古代醫學文獻,以中醫學中兩種最常見的時間觀為研究對象,詳細分析其內涵、源流、應用及互動,以資目前研究之不足。

五行時間觀

五行時間觀無疑是傳統醫學領域最為常見的時間觀,這種時間觀早在《素問·金匱真言論》中就有了較為完善的闡述,如「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谷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又如《素問·六節藏象論》言:「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

五行時間觀將五行與五臟配伍,再用五行陰陽的變易類比於臟腑陰陽的消長,又根據五行與四時的聯繫來建立起四時(五時)與臟腑的關係,這樣就能將人的生理活動與時節變換相連接,形成一種對應的關係,如肝對應春季、心對應夏季、脾對應長夏、肺對應秋季、腎對應冬季,肝為陽中之少陽、心為陽中之太陽、肺為陽中之太陰、腎為陰中之少陰、脾為至陰等。

五行時間觀的源流探析

五行時間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尚書》中明確提出了五行,到《左傳》《國語》中便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五行相剋相生的關係論述,並在戰國時期的《管子》《呂氏春秋》等典籍中得到了進一步完善,五行與宇宙各事物的配屬關係架構基本形成。這其中涉及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對於五行配屬的不同,非本文論述重點,故在此略過。中醫學引入了這種五行—五時—五髒的配屬模式,將五行化的時間與五行化的臟腑一一對應,便能形象生動地表達臟腑之間陰陽多少的差異以及臟腑隨季節的旺衰情況,同時再將一日與一年類比,便能得出臟腑與五時之間的對應關係。

與五行時間觀有關的另一個概念是五行生成數。五行生成數也叫天地之數,最早見於《周易·繫辭》,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上文引用的《素問·金匱真言論》中就有「其數八」這一說法,說明在《黃帝內經》時期,五行生成數已被引入了傳統醫學體系並保持活躍。這一組數也作為判斷時間的工具被醫家廣泛運用到了臨床診斷中。因此,五行時間觀的主要構成元素便是陰陽—五行—五時—時辰—五臟—生成數。他們完整的對應關係見附表。

五行時間觀的應用

五行時間觀運用廣泛,中醫通常所言的因時制宜基本上是以五行時間觀為指導思想,並常與因地制宜的五方觀念相結合,在診斷、治療、養生等多個方面都有應用。以肝為例,《素問·臟氣法時論》曰:「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病在肝,愈於夏,夏不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禁當風……」,此為運用五行時間觀來判斷疾病轉歸的典型案例。

五行時間觀在診斷中的應用原理主要為脈象與癥狀常常會表現出周期性變化,醫家可根據這種變化發生的時間節點推斷出疾病與臟腑的關係。如魏之琇《續名醫類案》中,曰「許叔微治一人,項強筋急不可轉側,自午後發,黃昏時定,此肝腎二臟受風也。謂此必先從足起,少陰之筋,自足至項。筋者,肝之合。日中至黃昏,陽中之陰,肺也。自離至兌,陰旺陽弱之時,故《靈寶畢法》云:離至乾,腎氣絕而肝氣弱,肝腎二臟受邪,故發於此時」。

這類應用同時還包括利用五行生成數來推測疾病轉歸的日期,如柯琴《傷寒論注》中解釋:「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寒熱者,水火之本體;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七日合火之成數,六日合水之成數。至此則陰陽自和,故愈」。

五行時間觀在養生中的應用也十分常見,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從行為、心態及違背的後果等多個方面表現了五行時間觀的養生意義。現代臨床常用的三伏貼與三九貼亦是因時養生的典型例子。

卦氣時間觀

卦氣時間觀是我們對另一種時間觀的命名。雖然也常見於中醫學理論與臨床的研究,但很少有研究者將這一時間觀單獨提出來論述,而多將其視為五行時間觀的一個附屬物。事實上,卦氣時間觀與五行時間觀的差異很大。卦氣時間觀的易學色彩更為濃厚,它基於太極圖,將脫胎於漢易卦氣學說的十二消息卦與二十四節氣進行對應。

因為十二消息卦、十二時辰與十二經脈都是以十二作為一組,後兩者便可引入前者對於陰陽消長的表現和描述。在中醫學領域,卦氣時間觀最早見於《傷寒論·傷寒例》,曰:「是故冬至之後,一陽爻升,一陰爻降也;夏至之後,一陽氣下,一陰氣上也。斯則冬夏二至,陰陽合也;春秋二分,陰陽離也。陰陽交易,人變病焉」。此後相關論述不絕如縷,甚至創造出了子午流注(子午流注的納甲法與五行時間觀更為接近,而納子法與卦氣時間觀聯繫更為緊密)和靈龜八法等針灸治療方法套路。

卦氣時間觀的源流探析

卦氣時間觀來源於《易經》(包括《易傳》),具體的卦氣說是西漢孟喜的創造,分為三種,一種是六十四卦型,一種是十二消息卦型,一種是四正卦型。中醫學採用的卦氣時間觀是十二消息卦型的卦氣說,它用復、臨、泰、大壯、夬、乾、姤、遁、否、觀、剝、坤十二個卦的卦象來表明一年十二個月間的陰陽消長變化,此後被引申到一日之內,其中復卦的初六爻與冬至和子時相應,姤卦的初九爻與夏至和午時對應。馮兆張言:「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此二至最為緊要。至者,極也。陰極生陽,絕處逢生,自無而有陽極生陰,從有而無,陽變陰化之不同也」。這兩者是傳統時間醫學中最常用到的概念。中醫學卦氣時間觀吸收一年和一日這兩套陰陽消長系統,並將其與十二經脈聯繫在一起。這種觀念最早在《靈樞·營衛生會》與《靈樞·衛氣行》有體現,彼時尚未明言十二經脈與十二時辰的一一對應關係,只是闡述了營衛之氣在十二經脈的流注方向。金代何若愚的《子午流注針經》對這一觀念進一步闡發,將流注的時間從平旦開始計算,曰「常以平旦為紀,其脈始從中焦手太陰出,注於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趾間,與足太陰合。上行抵脾,從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內注目內,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手心主脈,出腋下臂,入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注大趾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中,復出於手太陰。此榮氣之行也,逆順之常」。

元代醫家滑壽在《十四經發揮》中明確提出了手太陰肺經與寅時的對應關係,曰「營氣,常以平旦之寅時為紀,由中焦而始注手太陰,以次流行也」。在明代高武的《針灸聚英》中則第一次出現了完整的十二經脈與十二地支單獨配伍的內容,與前代的子午流注納甲法不同,後世多稱之為子午流注納子法,即「肺寅大卯胃辰經。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腎心包戌,亥三子膽丑肝通」。這種納子法比最初的納甲法更便於使用,因此,被推廣到了中醫學的各個領域。而納子法的理論基礎正是卦氣學說的十二消息卦,因此,它是中醫卦氣時間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卦氣時間觀的應用

同五行時間觀一樣,卦氣時間觀在誕生之後也迅速被醫家所接受並運用到了養生、診斷、治療等各個領域,有些醫家甚至還運用它來闡述藥理。

卦氣時間觀在養生中的應用多與道教修行功法有關,最具代表性的是東漢丹書《周易參同契》,它完整論述了從復到坤的陰陽消息之理,曰「朔旦為復,陽氣始通。出入無疾,立表微剛。黃鐘建子,兆乃滋彰。播施柔暖,黎蒸得常。臨爐施條,開路正光。光耀漸進,日以益長。丑之大侶,結正低昂,……剝爛肢體,消減其形。化(氣)既竭,亡失至神。道窮則返,歸乎坤元。恆順地理,承天布宣,……先迷失軌,後為主君。無平不陂,道之自然。變易更盛,消息相因。終坤復始,如復連環。帝王承御,千載常存」。直到清代祝登元撰的具有濃厚道教色彩的醫書《心醫集》中,仍記載著大量以《周易參同契》為模板的順應陰陽消息之理的養生法門,如「肝,藏魂者也。忍怒可以制陰,抑喜可以養陽。一陽起於子,而至於巳,則六陽極矣;常人之真氣,遇極則飛散,達生之士觀其極,則內生一陰;自午至亥,則六陰極矣,內生一陽。陰陽相推,生生不已,故得神全精復,與天地相久。此何道乎?用七日來複之候,以攝魂還魄、煉丹結胎者也」。

除了在道教養生中被廣泛運用,卦氣時間觀在中醫學的認識、診斷與治療活動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張志聰在《黃帝內經素問集注》中運用卦氣時間觀解釋了三陰三陽,曰「少陰乃一陰初生之氣,故為陰中之少陰」「十一月一陽初生,厥陰主十月,為陽之盡」「陽明乃盛陽之氣,故主五月為首,五月陽盛而一陰始生,故為盛陽至陰」「太陰為陰中之至陰,故主陰盡之十一月也」「少陽主初生之氣者,乃三陽之次序也」等。

喻昌在《寓意草》中記載了一則治療真陽上脫之症的醫案,其所用之法便藉助了天地陰陽消長而達到了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的效果,曰「引用之法,上脫者,用七分陽葯、三分陰葯而夜服,從陰以引其陽,下脫者,用七分陰葯、三分陽葯而晝服,從陽以引其陰,引之又引,陰陽忽不覺其相抱,雖登高臨深無所恐,發表攻里無所傷矣」。並於案末感慨善調者應使周身之氣與自然之陰陽相合,曰「善調者,使坎中之真陽上升,則周身之氣,如冬至一陽初生,便葭管飛灰,天地翕然從其陽,使離中之真陰下降,則周身之氣,如夏至一陰初生,便葽蜩迭應,天地翕然從其陰,是身中原有大葯,豈區區草木所能方其萬一者耶」。

卦氣時間觀同樣被運用於藥理的闡釋中,如柯琴在《傷寒論注》中描述柴胡和半夏,曰「柴胡感一陽之氣而生,故能直入少陽,引清氣上升而行春令,為治寒熱往來之第一品葯,少陽表邪不解,必需之;半夏感一陰之氣而生,故能開結氣、降逆氣、除痰飲,為嘔家第一品葯」。張璐則在《張氏醫通·腰痛門》中將其作為方劑命名靈感,曰:「按鹿是山獸,性稟純陽,其角乃陽中之陽,夏至得一陰之氣而解。麋是澤獸,性稟至陰,其角乃陰中之陽,冬至得一陽之氣而解。此方二茸並用,故名二至」。

此外,在中醫文獻里有一個來源於卦氣時間觀的詞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即「七日來複」,該詞源於《易·復》,曰「反覆其道,七日來複。」中醫學在一年和一日的自然時間體系中開拓了一個新的時間周期——七日,而這一周期通常用於描述正邪雙方的盛衰狀態。歷代醫家在闡釋《黃帝內經》和《傷寒論》中有關「七日」的時間長度時多運用復卦這一卦辭,如張志聰在《黃帝內經素問集注·熱論篇十一》中言:「六日氣周,七日來複,死於六七日之間者,六經之氣已終,而不能復也,愈於十日以上者,七日不作再經,十三日六氣已復,故愈」。《黃帝內經素問集注·陰陽類論篇第七十九》釋「雷公致齋七日」為「取七日來複,天道運轉之義」。

從上述內容可見,卦氣時間觀在傳統醫學領域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它並不是五行時間觀的一個附屬物,而是與五行時間觀不同的另一種時間觀念,卦氣時間觀同樣能指導醫學實踐活動。

兩種時間觀的互動

上文分別闡述了五行時間觀與卦氣時間觀。雖然兩者迥然相異,但是在中醫學領域中對兩者的運用卻並非是涇渭分明,他們憑藉某種橋樑發生著互動。以膽為例,在五行時間觀中,膽與肝同屬於木,膽為甲木,在時間上應為初春,為早晨;而在卦氣時間觀中,足少陽膽經與子時配伍,故為夜晚子時為冬至。此處可明顯看出二者的差異和聯繫,足少陽膽經與膽的聯繫便是兩種時間觀互動的關鍵,即互動的關鍵在於臟腑和經絡的配屬。

《黃帝內經》的大部分內容中臟腑與經絡都是分開論述的,再早一些的文獻如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脈灸經》則根本沒有將經絡與臟腑相聯繫,稍晚一點的《傷寒論》也是偏向於以經絡作為理論基礎,對於臟腑的論述較為簡略。因此,我們推測,臟腑體系與經絡體系是在《黃帝內經》成熟時期被人為互通的一組概念,並經過後世醫家的進一步衍生而變得錯綜複雜。這種互通的基礎是自然界的陰陽消長現象,五行時間觀將陰陽分為五個範疇,並賦予其生克承製的屬性,而卦氣時間觀則以卦象明理,表現出陰陽消長的細節,兩者共同的基礎與不同的表達傾向造就了看似矛盾的理論。

從時間觀的差異我們能看到這兩套體系其實是可以獨立存在的,醫者在臨床實踐中也有所體會,關於臟腑與經絡體系的探討已較深入,甚至因為思路的差異而形成了不同的中醫流派。我們認為,正是因強行將臟腑體系與經絡體系貫通所造成。這種強行貫通使得時間的指代和相關概念變得有些混亂,五行與陰陽消長錯綜複雜。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醫者以這兩種時間觀作為理論指導都能在相應的領域取得理想的效果,這其中所涉及到的人體生理與病理的變化過程目前仍難以闡述清楚,需要進一步研究。

傳統醫學領域常見的時間觀主要有兩種,一是基於五行學說的五行時間觀,一是基於卦氣學說的卦氣時間觀。這兩種時間觀運用的場景有一定差異,五行時間觀多用於描述臟腑正邪之氣隨著時間變化的盛衰情況,並藉助五行生成數推測疾病的轉歸與預後;而卦氣時間觀則多用於描述人體陰陽消長、經脈循行及正邪盛衰順時變化的情況,在治療時機的選擇上扮演重要角色。五行時間觀與卦氣時間觀是根於陰陽的兩種不同的時間觀,他們在傳統醫學領域的互動主要基於臟腑和經絡的配屬,兩者在臨床實踐中的表現各有千秋。因此,對於兩者相關的生理與病理學研究仍有待加強,以完善時間醫學理論。(丁立維 張其成 北京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來源:中醫中藥網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古代四大美女的獨家養顏秘訣
革命家陳雲的「五有」養生法|跟著名人學養生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