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棄核現象緩解,中廣核21台核電機組首次同時滿功率運行

棄核現象緩解,中廣核21台核電機組首次同時滿功率運行

近年來,由於電力需求減緩,核電消納問題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但這種現象正在得到緩解。

國內最大的核電運營商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發布消息稱,近日,隨著廣西防城港核電1號機組升至滿功率,中廣核21台在運核電機組首次實現全部機組同時滿功率運行。

消息稱,這是各級政府為落實中央鼓勵清潔能源發電精神,將核電納入清潔能源管理所取得的良好成果。

在此之前,2018年5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強調,要全面推動綠色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1-6月份,受市場預期向好、高溫、雨水較少等影響,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22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4%,全社會用電需求較去年增速明顯。其中江西、浙江、湖北等省份用電負荷更是創歷史新高。核電多發滿發運行,將為全國電力安全穩定供應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這幾年來,隨著社會發電量過剩,加上龐大的核電機組陸續投產,棄核電量規模不小,成為了棄水、棄風、棄光之後的另一個清潔能源消納問題。核電消納困難持續擴大,遼寧、福建、海南等地核電消納頻亮「紅燈」。

中廣核此前公布的一則消息顯示,2016年,全國核電機組按發電能力可生產2428億度電,但由於各種因素限制,實際完成的計劃電量1829億度,參與市場交易消納137億度,總計損失電量462億度,棄核率達19%,相當於近7台核電機組全年停運。

第一財經記者按此測算,按照全國按核電標杆電價 0.43 元/度來計,損失的這462億度電,相當於核電企業收入減少了近200億元。

此外,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髮現,2016年,全國投產核電機組共7台,從這個意義上說,2016年,全國棄核規模已經完全抵消了當年投產的核電機組數量。 當時有核電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很麻煩。」

為此,中國三大核電集團也在全國兩會期間通過提案等方式聯名呼籲,要「確保核電滿發、多發」。其中,在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包括三家核電集團「一把手」在內的多名全國政協委員就聯名提交《保障核電按基荷運行,落實低碳綠色發展戰略》提案,建議明確核電按基荷運行,實現核電多發滿發,並加強跨省區電網通道建設和利用,推動核電集中跨區送電,保障核電消納。

這也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印發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明確指出,繼續推動解決部分地區核電限發問題,促進核電多發滿發。

而為促進核電等清潔能源的消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兩部委最近聯合出台的《關於積極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 進一步完善交易機制的通知》指出,支持煤炭、鋼鐵、有色、建材等行業電力用戶與水電、 風電、太陽能發電、核電等清潔能源開展市場化交易,並可適當減免交叉補貼。

中國在能源結構調整方面不斷向縱深推進。2017年,中國以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據總發電量30.2%的比重體現了能源結構優化的提速,也以穩居世界第一的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展示了清潔能源是如何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綠色引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美財長表態加劇供需憂慮,國際油價重挫超4%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