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鼻塞,不要通鼻竅

鼻塞,不要通鼻竅

鼻塞,是一個十分常見的癥狀。尤其是感冒後最容易鼻塞,常伴有流涕、噴嚏等癥狀。

臨床上有一個時弊,那就是見到鼻塞就用辛夷、蒼耳子、白芷之類的通鼻竅葯。

這種用藥方法有時有效,但有很多時候越通鼻竅,鼻子越塞。

外感所導致的鼻塞,大家都比較清楚,如果正氣不虛,就可以在解表方里加辛夷、蒼耳子、白芷,或可起到很好的療效。對於風寒,我喜歡用桂枝湯加味,常常一兩劑鼻竅就通了。

但很多鼻塞不一定是外感,很多鼻塞也不一定是實證。這種情況下再用通鼻竅葯只能緩解一時,但不久又會反覆。

那除了外感,還有哪些情況能導致鼻塞?

脾氣虛

患兒韓某,因鼻塞經西醫診斷為鼻炎,某中醫用白芷、辛夷、蒼耳、銀花、連翹等葯連進數劑無效。

於是對患兒的父親講:「孩子身體太差,宜補養一下身體,再治鼻炎。」改用補中益氣湯,僅一劑精神好轉,兩劑後,呼吸亦暢通。--《鼻塞、流清涕證治》

按:鼻塞,有很大一部分病人是由於脾氣虛,清陽不升所導致的,補中益氣湯對於此類鼻塞有很好的療效。

腎陽虛

陳某,女,35歲。患者鼻塞,噴嚏,流大量清水樣鼻涕3天,頭額部脹痛,嗅覺減退,食少便溏,腰膝酸軟。

素患過敏性鼻炎,此次發病未服任何藥物,因春節期間前在家中團聚,其母酒肉相待,並以鹿茸粉2克,以雞湯沖服,服後無不適,但覺全身溫暖。

病人平時喜看醫書,僅知清涕為表,不能用補,頓時緊張,前來問余。

視其形,面色?白,舌淡胖苔白,眼眶稍暗黑。聽其聲,語低懶言。適其脈沉弱,觸之手足稍涼,謂之不要緊,雲其明日再說。

次日,患者鼻塞已除,鼻中稍有癢感,嗅覺漸復,頭脹痛減,喜形於色,高興告於余。

根據這個道理,後續服桂附八味丸30餘劑,每冬服鹿茸10克,隨訪4年未發。--《服鹿茸偶得》

瘀血

李某,女,33歲。雙側鼻塞兩年多,中西藥治療都沒有效果,近1個月鼻塞又加重。

詢其病史,謂發病前曾騎摩托車摔倒損傷腰部後漸出現鼻塞癥狀。

診見:舌質稍黯、苔薄白,脈沉。辨為太陽經瘀阻,經氣不通。治宜活血祛瘀,行氣通經。

以東垣之川芎肉桂湯合地龍散化裁:當歸、蘇木、川斷、骨碎補各15g,肉桂6g,獨活、川芎、桃仁各12g,羌活9g,木香、地龍、地鱉蟲各10g,麻黃3g。每日1劑,水煎服。

服上方3劑過程中全身有輕微汗出,現鼻塞明顯好轉,腰部疼痛減輕,活動靈活。葯既對證,續服5劑,鼻塞告愈。--《循經辨治驗案2則》

。。。。。。。。。。。。

那鼻塞的基本病機是什麼?又該如何用藥呢?

我認為,鼻塞的基本病機還是清陽不升、濁陰不降。

肺氣不宣、脾肺氣虛、脾腎陽虛都可能導致清陽不升。

肺氣不降、肝鬱氣滯、痰濁阻肺、水飲內停都可能導致濁陰不降。

如果清陽、濁陰升降的通道瘀阻,也可能導致鼻塞。

常用的方劑有桂枝湯、小青龍湯、杏蘇散、補中益氣湯、腎氣丸、逍遙散、陽和湯、仙方活命飲、通竅活血湯、葶藶大棗瀉肺湯、千金葦莖湯,等。

雖然肺開竅於鼻,但其實各個經絡臟腑都可能導致鼻塞。所以對於鼻塞的治療,不應該局限於外感,不應該局限於肺,也不應該局限於臟腑。

|癥狀研究|

一葉障目,是臨床上誤診的主要原因之一。臨床上容易被很多癥狀誤導,如見到五心煩熱就以為是陰虛,見到口苦就以為是肝膽熱,見到舌苔黃厚膩就以為是濕熱。所以本專題就選一些有誤導性的癥狀來研究探討。希望對大家有些許幫助吧。

聲明:本文為恆之原創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留言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恆之曰 的精彩文章:

學習中醫很精彩,學習中醫很無奈

TAG:恆之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