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積水潭血管外科田軒:如何延緩動脈硬化閉塞症發生

積水潭血管外科田軒:如何延緩動脈硬化閉塞症發生

家住海淀區的劉大媽今年六十多了,最近常感覺到走路腿沒勁、小腿酸脹、腳背發涼的現象,走一會要歇一會,癥狀便自行緩解了,因此李大媽也沒有過多在意。平時如意保暖,保證每天出去走走,鍛煉身體,癥狀持續了快半年還是沒有好轉,決定去醫院檢查,這下一查可好,才知道自己得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隨著我國老齡人口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發病率也逐漸上升,有報道稱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80%不同程度的患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而男性多於女性,其主要表現是下肢缺血,疼痛、無力、肢體潰瘍或壞疽,甚至需要截肢治療,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患有病情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

記者也採訪到了北京積水潭醫院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田軒,田主任告訴記者 「在我們年輕的時候是沒有動脈硬化的,隨著年齡逐漸增張,我們的動脈血管逐漸會出現硬化,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血管閉塞的情況。老年人更多的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就是我們所說的「三高」,高血壓會損傷血管內皮,導致脂質更易沉積於損傷的內皮處;高血糖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引起脂質代謝異常,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刺激血管壁的增生;吸煙破壞血管內皮的功能,影響血管的舒張功能,這些都會加速動脈硬化的發生。」

舉個例子,動脈就如同水管,水垢逐漸附著在水管壁內,導致水管逐漸狹窄,這就使動脈狹窄、動脈壁變硬、鈣化;而在水管分叉的地方更容易水垢附著,導致局部閉塞,這就形成了動脈硬化閉塞。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根據發展程度臨床上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感覺患肢皮溫降低、怕冷,或者輕度麻木,活動後容易疲勞,容易發生腳廯而且不易控制,皮膚變薄,缺乏營養,毛髮減少,容易脫落;

第二階段:患者行走時,由於缺血和缺氧,小腿肌肉產生痙攣,疼痛和疲乏無力,需要停下來休息片刻,等癥狀有所改善才能繼續行走,如此癥狀反覆;

第三階段:當下肢缺血加重,側枝代償嚴重不足,下肢肌肉和神經出現缺血性疼痛,最常見的表現是患者徹夜難睡眠,抱膝而坐,小腿下垂,不能上抬,否則加重缺血,這個時期,患者精神和軀體者感到巨大痛苦;

第四階段:缺血肢體出現組織壞死,皮膚溫度明顯降低,肢體末端出現潰瘍,足趾呈現暗紫色壞死表現,並逐漸向上發展到足、踝甚至小腿,毒素經過血液進入身體,發生全身中毒,嚴重威脅生命。

「動脈硬化閉塞症目前還無法提前預防,但是控制好三高,避免吸煙,包括二手煙,動脈硬化的發展速度就會明顯降低,避免動脈硬化發展到閉塞的嚴重階段,而一旦發展到嚴重階段,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改善癥狀,一般分為開放手術治療和腔內介入治療。腔內介入治療是通過導絲、導管、球囊、支架的方法,使原有的血管復通,它具有創傷小,恢復快,併發症低等特點。開放手術就是外科需要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找到有病變的血管,對其進行手術使血管復通,也可使用自體血管或人工血管搭橋改道,來增加遠端肢體血供,它的損傷比較大,無法早期下地活動,但遠期的效果優於腔內介入治療。不過很不願意告訴大家的是,目前動脈硬化閉塞症無法治癒。」田軒主任告訴記者

針對於常見高發的中老年疾病,下肢發涼、怕冷等這些小信號一旦出現,我們一定要積極重視,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才追悔莫及。(記者/趙希)

採訪嘉賓:北京積水潭醫院血管外科 副主任醫師田軒

專業特長:肢體動脈硬化閉塞症、糖尿病足、主髂動脈和夾層動脈瘤、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血栓清除、疑難濾器取出等。

主要研究方向:動脈方面主要是動脈硬化閉塞症、糖尿病足導致的肢體嚴重缺血,主髂動脈瘤的診斷和治療;靜脈方面主要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並進行血栓清除,改善肢體癥狀及遠期併發症,對於各種原因導致的早期濾器置入後的取出困難,減少遠期併發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管 的精彩文章:

不要親手堵塞自己的血管
報告!血管里堵車了

TAG: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