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大家對厄齊爾和京多安的態度不一樣?

為什麼大家對厄齊爾和京多安的態度不一樣?

今天繼續上篇的思路,先逐步揭破厄齊爾的推文。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把這件事看透。

第二段: "Diverse deutsche Zeitungen nutzen meinen Hintergrund und das Foto mit Pr?sident Erdo?an als rechte Propaganda, um deren politische Haltung zu unterstützen. Warum sonst nutzen sie Bilder und überschriften mit meinem Namen als direkte Erkl?rung für die Niederlagen in Russland? Sie kritisieren nicht meine Leistung, sie kritisieren nicht die Leistung des Teams, sie kritisieren nur meine türkische Abstammung und meinen Respekt davor.「

?1.)多份德國報紙利用我的背景以及我跟總統埃爾多安的照片作為對他右翼政治立場宣傳的支持。2.)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他們為何用我的照片以及標題作為在俄羅斯失利的直接解釋?3.) 他們不批評我的成績, 他們也不批評國家隊的成績,他們只批評我的土耳其背景以及我對土耳其的崇敬"。

這段一共有三句。讓我們一起來仔細看一下,厄齊爾的批評是否都正確。

1. 多份德國報紙利用我的背景以及我跟總統埃爾多安的照片作為對他政治立場右翼宣傳的支持。

厄齊爾並沒有說清楚是哪幾家德國媒體。據我說知,德國幾乎所有媒體都批評過厄齊爾跟埃爾多安的合影。

在此之前,我們先要分析厄齊爾是否是一個有政治立場的運動員。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它涉及到兩種不同的認知。有些人把它分開來看待,有些人把它混在一起。如果甲乙兩方都不在一個頻道上,是說不清道不明,只在對牛彈琴而已。

第一:眾所周知,厄齊爾從來都沒有對社會問題或任何政治問題發過言,表過態。他是一個非常寡言的人。我暫且假設他只是一個沒有任何政治意識的足球球星,只關注踢球,不關心政治,包括德國政治。據他的中學(或高中)老師說,厄齊爾除了對足球以外,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他視乎每晚抱著球入睡。

對厄齊爾而言,他跟埃爾多安合影是很淳樸,很正常的一件事。他們以前也合過多次影,贈送過球服。大家都happy,沒有人抱怨,也沒有遭到德媒批評,甚至都沒有被關注。假設這真是他的初心。另外再加上德土之間相互承認雙重國籍,假如厄齊爾跟京多安都擁有德國和土耳其護照,說埃爾多安是他們的總統,理論上講也沒錯。

第二:埃爾多安是土耳其總統。他是政治家,不是踢足球的。他所做的事都跟政治有關。這一點很難否認。如果說厄齊爾是單純的,但不能把「單純「用在埃爾多安身上。我們不能忽略土耳其近幾年所實施的政策、埃爾多安對德國土耳其人的積極拉攏,意圖把土耳其選舉的戰線拉到德國領土上、逮捕那麼多記者、其中也包括土裔德國記者Deniz Yücel等。或許厄齊爾對這些事一無所知。但厄齊爾不能否認,這些事都在土耳其上演。

第三:德國媒體近些年對埃爾多安的評價極其負面,稱他是一名欺壓百姓、濫用私權、打擊言論自由、反民主、走向集權的獨裁者。這就是埃爾多安在德國的形象。這位被抓的Deniz Yücel又是德國記者。土耳其稱他是恐怖分子,把他關了近一年。德土兩國在外交上的關係跌到低谷。

埃爾多安

現在我們把以上三種維度連起來看,然後再回答厄齊爾的這句話。答案可能會稍微清晰一些。

一個單純的A國國家隊足球球星和一個不單純的B國國家總統在一個非常敏感的時間點合影就會出現一種怪怪的"AB性混合味道"。黑白混在一起不可能還是白的,而是灰的。厄齊爾卻希望別人跟他看到一樣的顏色: 白色。

其次,B國總統選為何偏偏在大選期間跟兩位A國國家隊球員合影,而不是在大選之前或大選之後?難道埃爾多安真的沒有想過利用這兩位知名度極高的A國國家隊球員為自己做宣傳嗎?難道埃爾多安不知道,如果他在這個時候跟厄齊爾與京多安合影會在德國引起輿論爭議和高度關注,不會給他們帶來壓力?

但從A國媒體的角度而言,AB混在一起怎麼可能還是白的呢?他們批評: 世界盃即將來臨,你們既然作為A國國家隊選手出戰,為什麼還在這個時間點跟曾經逮捕A國記者的B國總統合影呢?再說了,這位被抓的A國記者身份跟你是一樣的,都是土裔德國人。為什麼你們的差距那麼大?你們為什麼沒有一點政治意識?你們代表德國國家隊出戰,但為何跟一位反對德國的總統合影?你們既然選擇了德國,為何內心還向著土耳其?我不認為德國媒體向厄齊爾和京多安提出這些問題就一定涉及到種族歧視。站在媒體的角度上講,他們這樣說有它們的必然原因,也是必須的。大多數媒體希望厄齊爾和京多安出面解釋一番。但他們卻選擇沉默。沉默是金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做法。

厄齊爾批評德國媒體利用他跟埃爾多安的合影大作文章,污衊他支持埃爾多安的政治。

德媒以及德國球協主席則認為,兩位德國球員被埃爾多安利用了。(我相信)厄齊爾自己或許不想跟政治沾邊,但他是否有想過,埃爾多安或許不這麼想呢?說得保守一點,厄齊爾至始至終都排除被埃爾多安利用的可能性。厄齊爾有沒有想過,在英國也有很多土耳其人,但埃爾多安為何想跟他見面?如果厄齊爾只是一位無名小卒,埃爾多安會看上他嗎?厄齊爾在社交媒體上有超過7000萬粉絲(不排除有重合的),埃爾多安或許想利用厄齊爾的社交媒體影響力提高自己在國際上的聲譽呢?總之,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這就是我之前說的,黑白配之後不可能依然還是白的。這是必然的。

為什麼某些德國媒體,尤其是《圖片報》以及它的某一位專欄作家(下一期會說到這個人)總是說厄齊爾,而沒說京多安呢?厄齊爾和京多安都和埃爾多安合過影,但為何偏偏厄齊爾成為焦點,京多安反而沒有?

因為他們兩人一開始都保持沉默。但京多安後來表態了,厄齊爾沒有。這是區別一。

我們有一句古話叫"愛之深,責之切"。大家對厄齊爾抱有很高的期望,所以對他"責之切「也就不難理解了。

如果他們二人一開始就公開表態,解釋原因,比如「有兩顆心,一顆德國,一顆土耳其「等,某些人會接受,但他們依然會受到批評,最終不至於鬧到今天這種地步。

我們在談論這次合影門事件時,幾乎大部分人都忽略了另外一個人。除了厄齊爾和京多安以外,還有一位土裔德國隊球員在英國。但他沒有應邀。他就是埃姆雷·詹 (Emre Can),出生在法蘭克福。當合影門事件發生時,他效力於利物浦。利物浦教練是尤爾根·克洛普(Jürgen Klopp)。我不知道克洛普是否有起到作用。但事實是,埃姆雷·詹就沒有跟埃爾多安合影。

埃姆雷·詹 (Emre Can)

他們的合影是在倫敦。厄齊爾效力於倫敦槍手、京多安效力於曼城(曼切斯特),埃姆雷·詹效力於利物浦。厄齊爾的距離最近,就在家門口。但曼切斯特和利物浦距離倫敦差不多都是210英里。京多安應邀,埃姆雷·詹沒有。這意味著,埃姆雷·詹沒去不是因為距離遠的原因。莫非是他的政治悟性比厄齊爾和京多安高嗎?

2.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他們為何用我的照片以及標題作為在俄羅斯失利的直接解釋?

厄齊爾或許低估了自己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他是德國國家隊的明星級人物,最具備傳播力(媒體和廣告商都喜歡這種明星)。我沒有仔細看是否所有媒體把德國隊的「全軍覆沒「都怪在他一人身上。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記得,當德國隊敗給韓國後,《圖片報》的封面圖片是克羅伊斯,而不是厄齊爾,標題是「無語「。

在世界盃期間,我看的比較多的媒體是《明鏡在線》、《南德意志報》和《法蘭克福彙報》。我並沒有發現它們全部把責任推卸給厄齊爾一人。他們批評更多的是德國足協、足協主席、勒夫以及整支國家隊,厄齊爾並沒有"脫穎而出"。但如果你只看《圖片報》的體育版,得出的結論或許完全不一樣。也許厄齊爾以及他的經紀人平常只關注《圖片報》。(記住《圖片報》,我今後還會多次提到它。)

我認為,厄齊爾這句話有一點點小題大做,有點過於敏感了。我剛才假設過,厄齊爾從不關心政治問題或社會輿論(其實不是假設)。他或許平常也不怎麼閱讀《明鏡周刊》、《南德意志報》、《時代周刊》或《法蘭克福彙報》的報道。他自己本身對這些就不感興趣,再加上從2010年起都在西班牙和英國踢球,沒有長時間在德國生活,自然對德國輿論界會產生一種陌生感和距離感。

這是普遍現象。大部分德國國腳對政治和社會輿論都不怎麼感興趣。但有兩個列外: 赫迪拉和Thomas Hitzlsperger (托馬斯.希策爾斯佩格)。在我有限的認知當中,他們是德國近十幾年來國家隊的「知識分子"。赫迪拉自我批評意識很強,且非常自信。他跟厄齊爾在2009年一起獲得U21歐洲冠軍,赫迪拉是隊長。現任國家隊經經理奧利弗·比埃爾霍夫(Oliver Bierhoff)也很尊敬他。有一段時間,比埃爾霍夫甚至不叫赫迪拉的名字,而是稱他為「隊長「(Captian)。我對希策爾斯佩格印象很好,他是少數閱讀《時代周刊》的國家隊員。如果類似事情發生在他們兩人身上,反應或許跟厄齊爾不同。

厄齊爾還有一個個性就是害羞,很不願意跟媒體打交道。在2018年5月份之前,厄齊爾為德國隊效力近九年。如果說(某些)德國媒體對厄齊爾那麼不友善,為何之前沒有出現過類似抱怨或醜聞?厄齊爾也跟國家隊打過敗戰,但為何之前沒有人把責任都怪罪於他一人?眾所周知,厄齊爾是勒夫的寵將、處處護著他、他一直都是首發球員(他是唯一一個)。即便在此次的推文中,厄齊爾自己也說勒夫和比埃爾霍夫一直都支持他。對此,我今後還會詳細提到,厄齊爾的一切指責,尤其是受到所謂的「種族歧視「都發生在2018年的合影事件之後。

現如今,一個即害羞、又不喜歡跟媒體直接打交道,又對政治和社會輿論不聞不問的厄齊爾不自願地(或不知不覺地)陷入一場帶有濃烈政治成分的和影事件後,他自己根本就沒能力應付(他缺乏赫迪拉的自信)。因為他之前從來都沒經歷過。在他身上的確也看不到一點自我批評意識。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批評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不是僅僅因為他是土裔德國球員。站在他的角度上,我能理解厄齊爾對此次事件有處理不當的地方。我畢竟不是當事人,我無法理解他的內心感受。說到這裡,必須要提到他的經理人Erkut S?güt。後者在此次合影事件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因為此次合影是他安排的,他也是厄齊爾推文的寫手。今後我會細說。

Erkut S?güt

3.) 他們不批評我的成績, 他們也不批評國家隊的成績,他們只批評我的土耳其背景以及我對土耳其的崇敬"。

我不知道厄齊爾說的「他們"都指誰?我看過很多媒體的報道不僅僅只是嚴厲批評厄齊爾在此次世界盃表現欠佳,而且也批評所有人。關於這一點,我在上面已經寫過,不需要重複。

我在第一篇中就寫道,這件事非常複雜,涉及到很多人與事。很難把它們放在一塊說。在我看過的幾篇國內自媒體報道後發現,他們根本不在意很多細節,意圖給讀者傳播一種簡單的信息:厄齊爾是種族歧視的受害者、德國人內心都是排外的、德國足協、教練、厄齊爾隊員、所有德國媒體都集體排外、德國並不是一個開放的國家等等。這似乎也過於片面了。

厄齊爾的推文把大部分矛頭指向一個人: 足協主席Grindel。但沒有一家自媒體分析過這個人。

厄齊爾譴責的多份德國媒體其實是指《圖片報》以及它的專欄作家洛塔爾·馬特烏斯 (Lothar Matth?us)。

在厄齊爾的推文中譴責足協主席以及他的幫手。這裡的幫手不一定是指某一個或一群人,也可能是指《圖片報》,因為《圖片報》和Grindel有不一般的關係。很可惜,華語媒體也沒有提到這一點。

今天先說到這。下次再繼續。

敬請關注

往期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二代在德國 的精彩文章:

TAG:新華二代在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