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聯書情 2018年7月

三聯書情 2018年7月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民國北京城

歷史與懷舊(典藏版)

董玥 著 何大齊 插圖

《民國北京城》是第一部對民國時期北京的空間變遷、日常物質生活及其文化表述做出系統研究的重要學術專著,與其他研究北京的著作相比,該書的一個獨特視點在於對民國時期北京的普通人群及其日常生活實踐的極大關注。「傳統的回收」這一概念的獨到應用具有很大的啟示,它對過去與現在、舊與新、物質與文化的認識提供了一個新的辯證的視點。

本書不是把城市作為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舞台,而是綜合考察北京這個古老帝都本身的轉型,以及被塑造成現代中國「文化城市」的過程。作者指出,今天所認為的「老北京」其實並不很老,它並不是帝都時代的北京,而是不那麼遙遠的民國北京。今天對老北京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將歷史商業化的產物。北京不僅是政治活動中心,也是各類人群的生存社會。在作者的觀察視野下,北京城獲得了深刻的、實質性的學者敘述。

【相關專題】


近代的尺度

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

茅海建 著

兩次鴉片戰爭實為中國歷史之轉折,傳統的國家進入了近代的世界。作者由此考察了兩次鴉片戰爭的軍事:清朝的軍費、兵力、裝備、訓練水平,以披露西方新敵面前的「天朝」舊容;考察了兩次鴉片戰爭中的外交:廣州入城、西禮覲見、公使駐京以及葉名琛外交思想,以說明「天朝」觀念下的外交失矩; 考察了兩次鴉片戰爭中的若干重要戰例:虎門之役、吳淞之戰、浙東之戰、三次大沽之戰,以測算近代尺度丈量下的實距,說明傳統國家在適應國際社會的過程中榫卯不合的種種痛楚。

本書與《天朝的崩潰》構成姊妹篇,先後初版於90年代中後期,也是作者近代史研究的代表性作品。


傅雷家書

三聯初版紀念本

傅雷 著

本書是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於1954年到1966年寫給兒子傅聰的家信,是作者一生辛勤治學經驗的總結,也表現了一位老知識分子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感人的父子情愛;是適於一切想求學問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的有人情味的好書。

《傅雷家書》自1981年8月三聯書店初版以來常銷不衰,其對藝術和音樂的探討、對東西方文化的分析、對社會和國家的熱切關望、對人生的體悟和對人類前途的思考……以及貫穿其間的對兒子的深情與期待,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三聯紀念本《傅雷家書》,依循初版原則和形式進行編選,補充若干內容,帶領讀者重新走近這位有卓越才識、有卓然風骨的又恬靜又熱烈的父親。

傅雷隨信寄出的為傅聰摘譯的幾則音樂筆記,也一併附上。

何謂「現代的超克」

[日]子安宣邦 著 董炳月 譯

本書對於日本現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問題「現代的超克」進行了詳細的回顧、分析和批判。子安宣邦認為,起因於日本帝國對世界秩序以 同屬帝國主義的戰爭方式進行重組要求的十五年戰爭,是日本「現代的超克」論成立的背景。作為對重組要求的回應的「東亞新秩序」「東亞協同論」也應運而生,並由此將「十五年戰爭」雙重化,使之成為「兩場戰爭」,從而為無法正當化的對中國的戰爭找到歷史的和哲學的根據。

通過對以上戰爭時期日本思想界和日本社會整體的深刻反思,作者提出了如何正確面對戰時日本文化意識形態,如何正確面對全球化資本主義的現代體制、如何促進其本質性轉換的問題。

【相關專題】

古典與文明1種

母權論

對古代世界母權制宗教性和法權性的探究

[瑞士] 巴霍芬 著 孜子 譯

巴霍芬在《母權論》中第一次提出了母權制的概念,論證了母權制在人類歷史上的存在。作者通過大量介紹引用呂基亞、雅典、利姆諾斯、埃及、印度、萊斯博斯等民族的神話傳說與歷史文獻,向讀者展現了母權並非某個民族或族群特有的個別現象,而在史前人類社會普遍存在,是人類早期所經歷的多個文化發展階段中的一個,並且早於父權存在。

民族學家卡爾·穆利評價此書:「無論是誰,若要試圖完整評估《母權論》對後世的影響,就必須同時撰寫一部關於現代民族志和社會學的歷史。」

【相關專題】

新知文庫5種

來自中國的禮物

大熊貓與人類相遇的一百年


[英] 亨利·尼科爾斯 著 黃建強 譯

相貌憨厚、動作溫吞、帶著濃濃黑眼圈的大貓熊,絕對是地球上最惹人憐愛的動物之一。但是提起它的過去,我們所知道的卻出奇地少。熊貓自古生長在中國的四川和陝西,可是歷史文獻里卻幾乎沒有關於它的記載。是害羞的貓熊總是躲著人類遠遠的,還是古代中國人無法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神奇的動物?另外,熊貓或者說貓熊,到底是熊還是貓?為什麼又有人說它其實是浣熊,而明明是肉食動物,為什麼又只愛吃竹子?它真的是性冷淡,需要人類播放春宮片看嗎?人類為貓熊所做的最重要的保育是什麼?人見人愛的熊貓又如何為其「老東家」打開新世紀的外交大門?

【相關專題】

度量世界

探索絕對度量衡體系的歷史

[美] 羅伯特·P.克里斯著 盧欣渝 譯

度量衡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人們對此依賴有加,卻又習以為常。

人類的身體曾是最初的計量用具,而自遠古以來,不同國度的人們都曾經利用種子顆粒製作測量容量和重量的量具。本書深入探究了全球度量衡體系的發展歷史,從中國古代的尺子和笛子講到了西非的黃金砝碼, 從法國人發明的長度標準、英國人發明的英制單位講到了公制計量單位的演進。作者描述了王室、革命家以及學者如何制定通用的度量標準,現代科學家如何對精度孜孜以求,這些對於支撐全球的科學、技術和貿易都意義重大。


神話與日本人的心靈

日本首位榮格派心理學家河合隼雄格外關注神話,在本書中,他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是怎樣從神話文本出發,指向日本人的心靈。為了分析文化的深層,他讓自己沉浸在神話世界。在他看來,那些歷經歲月淘洗流傳至今的故事,無疑是最好的分析對象,潛藏其下的便是心靈的海床——原來,年代久遠的神話依然活在日本人的內心深處。

日本神話是世界神話中獨特的一支,與日本人的文化心理結構密切相關,也同其他民族的神話有許多相似之處。本書不僅能幫你探尋了解日本文化與其他文化之間差異的線索,在閱讀的同時,你也不妨思考自己民族的先人賴以生存的神話,從中獲得一些有益於現代生活的參考。

【相關專題】

我不是殺人犯

[法]弗雷德里克· 肖索依 著 孟暉 譯


一位22歲的青年因為車禍而全身癱瘓,只有一根手指能動,對他來說,身體已經成了靈魂的牢籠。於是,他靠這根手指與人溝通,強烈表達了希望安樂死的意願。2003年9月,他的母親幫助他實現了這個心愿,同時,一位職責本是幫助傷殘人士恢復生存能力的醫生參與了這一行動。事件發生後,法國社會激起了巨大反響,由此爆發了在各個層面上的討論和爭議。參與實施這次安樂死的醫生肖索依博士記述了整個事件,同時表達了他的思考。

【相關專題】


狗智慧

它們在想什麼?

[加]科倫 著 江天帆 / 馬雲霏 譯

很多人都說狗是完美人性的化身,古希臘哲人柏拉圖甚至認為狗具有「哲學家的靈魂」。數個世紀以來,狗教會了人類很多東西,諸如忠誠和勇氣,但時至今日,人類仍然對狗是否真的具備我們所謂的「思考力」心存疑惑。

在這本獻給所有愛狗人的書中,作者通過大量科學實驗以及第一手觀察,對狗身上那些看似愚蠢、怪異和不理智的行為,以及它們偶爾展現出的讓人咂舌的聰穎和創造力,都給予了令人信服的分析,並藉此揭示了狗的思考力以及潛力。此外,對諸如狗狗會數數嗎?它們具備音樂和藝術鑒賞力嗎?它們會做夢嗎?它們能夠從觀察自己的同伴甚至從觀察人類朋友中獲得知識嗎?它們身上哪些行為是與生俱來的,又有哪些是可以改變的等等問題,作者也在本書中給出了答案。讀完本書,你將學會如何以狗眼睛去觀察、以狗耳朵去聆聽,甚至用狗鼻子去感知這個世界,可能還會以全新的方式去愛你的狗狗。

天翻地覆

搖滾改變美國

[美]格倫·阿爾特舒勒 著 董楠 譯

每一代人都試圖通過反抗長輩來定義自身。20世紀50年代的青少年在60年代長大成人,對於他們來說,搖滾樂就是反抗的催化劑。本書寫道,假如沒有搖滾樂,「就不可能想像美國的60年代會是什麼樣子」。這種文化現象一開始與政治無關,但卻協助催生了民權運動和反戰運動,為這十年賦予了獨特的氣質。作者說,這個「神魂顛倒的一代」「把剛剛成型的不滿和失望情緒變成了政治與文化運動」。

在這本書中,埃爾維斯·普萊斯利(Elvis Presley)和「披頭士」(Beatles),小理查德(Little Richard)、帕特·布恩(Pat Boone)、傑里·李·劉易斯(Jerry Lee Lewis)和瑞奇·尼爾森(Ricky Nelson),查克·貝里(Chuck Berry)和巴迪·霍利(Buddy Holly)等大師豐富多彩的音樂風格與個性得以呈現。作者的敘述橫跨了20年,主要集中在1955年到1965年這段時期。他以生動流暢、可讀性很強的敘事風格,讓這場文化變革中的人類戲劇躍然紙上。所有曾經經歷過那些動蕩歲月的人都能在讀這本書時回憶起當年的歲月;而出生太遲,未及親歷的人則會從本書中發現他們繼承而來的這個世界的最初起源。

【相關專題】

書店漫遊

一段書店與文學的尋訪之旅

[西班牙] 豪爾赫·卡里翁著

作者帶領我們探訪五大洲的書店,並串聯起了從古羅馬時代到二十一世紀整個世界的圖書貿易史。那是一個炫目的世界,但同時也已迎來了日暮時刻,這幅書籍地圖值得我們所有愛書之人一起分享。

行走於世界大小不一的書店中,作者像私家偵探一樣發掘了諸多與書店命運息息相關的作家逸事。歌德、狄德羅、本雅明、博爾赫斯、費林蓋蒂、喬伊斯、馬拉美、瓦爾澤、加西亞·馬爾克斯、科塔薩爾、查特文、波拉尼奧、魯西迪,等等。對於他們而言,書店是身體和精神的休憩之所。這裡既有文學評議,又有個性化的文學史。

【相關專題】


海外拾珍記

增訂本

常罡 著

海外搜奇,鬥智斗勇,有撿漏得手時的欣喜若狂,失之交臂時的遺憾惆悵,更有打眼後的懊惱與抗爭,收藏不僅僅在得失之間,也反映出種種人性。書中有故事,也有對藏品的探究、考辨,值得一讀。


當中醫遇上西醫

歷史與省思

區結成 著

本書評述中西醫在現代化過程中的種種主張與反思,分析兩者的異同,詰問諸如「中醫學是整體觀,西醫學是還原論」「中醫辨證,西醫辨病」等提法是否過於籠統及標籤化,並提出具啟發性的看法。本書探討了核心的中醫學概念,如「經絡臟腑」「五行學說」等。對於如何將中醫傳統概念融會於現代醫學以至通往未來,作者都有具備說服力的分析。


喝茶解禪

洪啟嵩 著

全書以茶喻禪,以茶解禪,從茶禪一味的角度,闡述茶禪對於人的內心、對於人的生活品質的影響。對於許多壓力甚大的都市人而言,喝一杯清新的茶,是一種心靈的慰藉,書中的文字,以及禪師手書的與茶相關的題字和畫作,彷彿輕輕地呼喚著人們∶放鬆喝茶,用心生活。

本書不僅從精神層面闡述茶的「禪味」,講述「心茶瑜伽」和「茶禪一味」以及茶宴和人生的「一期一會」,還從物質層面講述了選茶、泡茶的方法,茶葉的分類、成分等知識,從操作和體悟兩個層面,為現代人提供了「體味平淡而幸福的美好,享受當下的生活」的可能性。

四季和食

一個地質學家的美食探秘


[日] 巽好幸 著 劉曉慧 譯

出汁、冬鰤、牡丹蝦、烤星鰻、早壽司、熟壽司、金槍魚生魚片、蕎麥麵、河豚……這是日本著名地質學家巽好幸在一年12個月內享用的美食清單。本書展示了日本美食的季節感,還結合地質學的知識,講述了這些美食的「風土環境」。在作者看來,正是由於日本列島地處地球的活動帶上,才誕生了「日本的」美食。

無論是和食的季節性,亦或是孕育和食的地理風貌,都回歸到最本源的一點:食物是自然的造化。本書也透露出日本人對於自然的態度:接受自然的饋贈,同時也接受自然的磨難。

回復新書,查看往期書單

—END—

歡迎點贊分享轉發到朋友圈

----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書店三聯書情 的精彩文章:

日本如何成為「偽文明」的國度
子安宣邦:虛構的、被製造出來的魯迅

TAG:三聯書店三聯書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