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良:一位被忽視的二十世紀大師

關良:一位被忽視的二十世紀大師

關良 戲裝自畫像

大家 · 關良

文/陳傳席

明清畫家 ,當時及稍後人的記載 ,有幾千人;現在人再寫明清畫史 ,大約只有幾十個人。現代(包括現在)畫人 ,各種記載 ,大約有幾十萬人 ,至少有幾萬人;不需太長時間 ,能入記載的畫人就不多了。但關良在畫史上是永遠不可缺的。這是因為他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 ,而且他的畫也十分有特色 ,功力也非同尋常。其後師之者頗眾 ,形成一股專畫戲曲人物的風氣,關良是開山祖。所以 ,他在畫史上的地位不可缺。

朱屺瞻說:「關先生的天分高,畫小境界深 ,這樣的人一年出不了幾個 ,將來的藝術地位是一代大家 ,了不起。畫家裡可以沒有朱屺瞻 ,沒有……就是不能沒有關先生。」這是真的。

關良先生

關良(1900-1986年9月28日),晚號良公。生於廣東省番禺鄉下 ,其父上過兩年私塾 ,母親不識字。關良出生時家貧,後來其父棄農經商 ,家境稍好,他六歲時即進入私塾讀書。背《三字經》、《百家姓》、《龍文鞭影》、《論語》、《孟子》等。老師又教他描紅 ,兩年後 ,臨摹字帖。關良小時便喜愛看戲同時喜愛塗鴉。10歲時 ,關良進入廣東南強公學上學 ,這是一所洋學堂,但關良自述說:「平時穿學生裝 ,初一 ,十五換長袍馬褂老師領著二百多學生列隊向孔子牌位行叩拜禮 ,跟私塾差不多。」但開課有化學、英文、幾何、代數、體育等。13歲到南京的金陵中學讀書。關良一直喜愛看戲 ,畫畫兒。1917年2月關良跟隨他的二哥德寅從上海坐船到日本。他的二哥曾在廣州跟高奇峰學畫多年 ,但為了以後找到一份工作 ,他到日本改學瓷業。為了讓弟弟也能在以後找到一份工作 ,他決定叫關良學化學。

關良 太白醉寫

關良初到日本 ,連一句日語都不會 ,他在研數學館突擊學習各門功課 ,加上二哥輔導 ,大體能跟上班。但他後來學數理化成績一般 ,未必能考上專門學校。這時 ,他二哥好友許敦谷(許地山的哥哥 ,福建漳州人)在東京美術學校讀三年級,油畫已入選二科畫會展覽 ,看了關良隨意塗抹的畫 ,認為頗有「天分」,就勸他改考美術學校。關良對化學本無興趣 ,也想學畫但他二哥堅決反對 ,經許敦谷的勸說 ,加上關良決心學畫 ,他的二哥也就不堅決反對了。關良由許敦谷介紹到一流畫家藤島武二主持的「川端研究所」正式學油畫。藤島武二師法法國印象派諸大師 ,造型生動 ,色彩明亮 ,極富感情。關良非常喜愛藤島的畫風 ,但「川端研究所」離他和二哥的住地太遠 ,來回乘車要花三四個小時 ,想住校又無錢 ,於是便就近到中村不折為校長的「太平洋美術學校」上學。他在學校里看到很多歐洲古典大師們的畫冊 ,大開眼界。他虛心向老師請教 ,認真研究歐洲大師們的作品 ,並刻苦學習 ,百日之後 ,他的素描便被評為各班第一。繼之 ,他愛上了莫奈(1840-1926),又愛上了高更(1848-1930)、凡·高(1853-1890)、馬蒂斯(1869-1954這對他以後油畫風格的形成產生巨大的影響 ,也對他戲曲人物水墨畫的發展起到重要用。

學畫不久 ,他又迷上了提琴 ,又在一位善提琴的日本人川操一君介紹下 ,每日步行3公里外去學琴 ,而且堅持黎明後到校前一小時 ,熱情不亞於學畫。在日本五年,關良一絲不苟地拉完了霍曼的幾冊練習曲 ,速寫堆在牆角高過1米厚 ,離開日本時 ,他對自己說「要一生保持朝氣,以藝術為第一生命,才不辜負五年艱辛歲月。」

關良 真假李逵圖

1922年秋 ,關良回到自己的祖國。不久 ,打聽到留日同學陳抱一在神州女校當教務主任 ,關良便去找他 ,陳抱一安排關良和許敦谷教素描。1924年 ,關良又到上海美專教油畫,吳昌碩、章太炎、康有為、梁啟超、陳樹人等都在此校作過講演,同事中又有黃賓虹、潘天壽等都是國畫的名手 ,他又看了很多中國古今名畫 ,於是他又開始學習國畫。關良說美專教授很多對我影響最大的是黃賓翁…」。此間 ,關良認識了郭沫若 ,又認識了郁達夫、成仿吾、王獨清以及馮乃超、李初梨、蔣光赤、田漢等人。

1925年 ,郭沫若去廣州任中山大學文學科主任 ,關良也因留日的同學在廣州辦美術學校 ,便應聘去廣州教油畫和素描。1926年 ,在廣州又遇到了擔任北伐政治部副主任的郭沫若 ,郭沫若把關良介紹給主任鄧演達 ,當天即被任命為宜傳科藝術股長。關良加入北伐軍 ,隨軍北伐 ,刷大標語 ,畫宣傳畫 ,豪惰滿懷。北伐結束後 ,郭沫若亡命日本 ,關良又回到廣州美專任教。1929年關良回到上海 ,在上海人文藝大任教。1930年至1933年 ,又到武昌藝專任教。之後至1936年 ,又在廣州市美專任教。1936年至1937年 ,又回到上海美專任教。日本人打進上海後 ,關良由上海去雲南國立藝專任教。藝專遷往重慶後 ,關良又到重慶的國立藝專任教1945年 ,抗戰勝利 ,國立藝專遷回杭州 ,關良又到了杭州在國立藝專任教。1960年 ,退休於浙江美術學院。退休後關良回到上海、任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文史館館員、上海中國畫院畫師,1986年9月28日因肺癌逝世於上海中山醫院。

關良 花 油彩畫布

關良創水墨戲曲人物畫科和他一生愛看戲有關。清代蘇州畫家胡錫王(1858-1890)宇三橋,也畫過戲曲人物,但只是偶爾為之。關良未必是受他的影響。即使是關良看過胡三橋的戲曲畫,受到一點啟發而終生以畫戲曲人物為業,也是正常的。因為水墨戲曲人物畫是從關良開始形成風氣,現在畫家畫戲曲人物是受關良的啟發和影響,而非受胡三橋影響和啟發。這正如明朝的建立者只能是朱元璋,但比朱元璋起兵更早的將領很多,如劉福通、郭子興等等,可是他們卻不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只有朱元璋是。關良也是有宿慧的,他學的是油畫,油畫有特色,用之於水墨畫,也就自有特色。而且,他選擇的戲曲人物,本身就有國畫的因素,戲台上的人物,鬍鬚、衣著、臉譜,國畫中的筆墨、色彩、線條,大體都在其中,便於用水墨形式去表現。不像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鳥,其中不但沒有筆墨,而色彩也必須提煉、概括、分析,再用筆墨去表現才行。關良選擇的戲曲人物——是以前無人畫此科,他是開拓者;二是便於使用水墨等表現,只需直接借鑒對象,不必過多地借鑒繪畫,這就避免了和前人畫雷同。這是他的智慧,也可調走了捷徑。

關良 烏龍院

關良對中國畫早期傳統並無研究,但他決意學習中國畫時研究了很多明清的大寫意畫,對寫意畫的形式有所了解。他又在日本認真研究過高更、凡·高、馬蒂斯的藝術,從他的水墨戲曲畫中,可以看出,他把馬蒂斯和凡·高以及高更的畫法融化後而用水墨和中國的顏料及宜紙表現出來,風格自然不同於傳統。他的畫既不是外國的,也不是古人的,更不和他人同有,是中國的,又是時代的,也是他個人的。「食洋而化」、「借古開今」,是畫家成功的重要方法。但「食洋」要能化,不要變成用中國的紙墨去表現洋畫:「借古」要能「開今」,不要重複甚至拷貝古人這需要技巧,更重要的是需要智,需要感、覺、悟,「悟」更重要。關良既感又覺,最後悟出來了。他做到了「食洋而化」、「借古開今」。所以,他成功了。

關良的水墨戲曲人物畫,線條遲重、生拙,色墨如之,這是他的水墨畫特色。他少時學過書法,但後來並沒有在書法上下過大工夫。但他的宿慧使他把學到的知識都融會貫通起來。所以,他雖不善書法,但他對書法的精神,國畫的精神,都有定的了解,他看清了「終極目標」,一躍而直入「如來境」,其用筆用墨「鈍、滯、澀、重」形成了遲重、生拙的特色,且非一般畫家所能及。他的色彩也顯然是他的油畫色彩化而為水墨的色彩,既有油畫色彩的影子,卻又是中國特色的。

關良 游龍戲鳳

天真、稚拙,也是關良畫的特色之一。這不但表現在筆墨也表現在造型。關良是學過素描的按照素描關係,眼睛的上眼皮(睫毛(應比下眼皮要重、粗,但兒童畫人眼睛,卻是上下一樣重的,關良畫人物眼睛是上下一樣重,如兒童畫一般。這就增加了天真和稚拙的趣味。我也曾臨過古畫,有時把古畫人物加以改造,即把面部加入現代素描的內涵這樣形象更具體,更細微,更真實,但古意卻消失了。畫人物畫,筆墨是一個難題,造型更是一個難題,你不研究造型,沒有自己的造型特點或造型不脫俗,格調不會太高。關良對這些難題都解決了,難題一旦解決,看上去並不難。其實也確實並不難,但能解決的人卻不多,這原因便是思維太少,而動手太多,沒有思維指導的動手,多是無意義的重複。當然,僅有思維而不動手,那也只停留在思維中,形成不了作品。

關良之後畫戲曲人物的人很多,其中較著名者有:韓羽、高馬得,人稱「南高北韓」,高畫以瀟洒見長,韓畫以深厚渾樸著稱,二人皆好戲曲,有戲必看。其他人只是為了畫戲曲人物而畫,有的未必是「戲迷」,「迷」是畫好的重要因素。

關良 沙家浜冊頁

老實說,我更喜愛關良的油畫,他的油畫也是十分有特色的,十分有新意的。在中國油畫史上,他應是一流的畫家,即在世界畫史上,他也應是十分出色的油畫家之一。可惜他後來過多地畫水墨畫,油畫作品太少了。

關良是繪畫史上的重要畫家,但各種觀點排列出的20世紀大師,為什麼都沒有他呢?我曾給「大師」定義三條:一是包前孕後:二是樹立一代楷模:三是開闢一代新風。關良畫雖好(十分特殊),但不「包前」關良自己也說:「我對晉唐繪畫下的功夫淺,宋元的作品也缺少深入研究停留在愛看的初級階段,明清的畫熟悉得多,化得不夠超脫,後悔中年沒有努力至今不敢拿晉唐五代宋元的名畫教學,多麼遺憾啊。他的畫,憑自己的靈性和悟性,在某一方面達到很高境界。其次,他樹立的楷模也只在戲曲人物這一方面,「戲曲人物」只屬於人物畫中的一個分支,範圍並不廣闊。再次,他「開闢一代新風」也只限在戲曲人物畫這一方面他是「小國」的元首,而不是「大國」的領袖,而大部分畫人不過是「大國」的「臣民」,甚至是仆隸。「小國」元首不及「大國」領袖影響力廣,但地位卻是平等的,他也必須有一席之位。「小國」元首如果有魅力的話,在人們心目中甚至超過某些「大國」領袖,例子太多了。

所以,畫人如果做不了「大國」領袖,也不妨選做「小國」的元首,勝似充數於「大國」中的「濫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私享藝術 的精彩文章:

楊力舟:中國寫意畫當下欠缺的正是寫意精神
范曾:筆墨的難度

TAG:私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