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出小麥,但沒人來收!小麥市場發生了什麼?真的要下跌

出小麥,但沒人來收!小麥市場發生了什麼?真的要下跌

小麥市場近期稱得上是風平浪靜,甚至有的地區出現小幅回落。很多地區出現手中存有糧,無人來收的情況。那小麥市場就這樣從瘋漲到回落了嗎?

下面小編帶大家看看糧友是如何看待小麥市場的~

江蘇沒有人來收糧,貨不好出,不好乾啊;

河南開封麥質還行,現在都裝袋上站走出去了,出貨還可以;

嘔吐黴素超標,國家出台食品安全條例,毒素不能超1000,有的地方限制在700-800左右;江蘇宿遷小麥容重770,水分13,質量還可以就是毒素超,不好出貨。

由於地域性小麥出貨情況的不同,糧友對後市價格持有的態度也各有不同。河南糧友認為今年麥質不錯,優於去年,還可以;而有糧友認為麥質太差,賠錢啊;也有糧友認為小麥市場沒法說,瘋漲到突然落價,讓人沒辦法了。

從新麥惜售,收不到哄抬價,到近段時間的平穩,算上佔用庫存時間、運費,小麥市場到底將如何?糧友可留言說說您的看法喔

目前,很多地區新麥價格已至高位,且有地區小麥收購價格高於托市價格,隨著麥價的不斷上漲,貿易商持糧風險加大,使得拋售意願加強,部分企業因庫存暫滿,試探性壓價,市場趨於理性,小麥價格出現小幅回落。

近年來,國內小麥市場整體供需形勢相對寬鬆,政策性庫存數量增加,年度供需存在結餘。國家糧油信息中心7月份預計,2018/19年度全國小麥新增供應量12650萬噸,消費總量為11470萬噸,小麥供求結餘量為1179萬噸。

據了解,目前國家臨儲小麥庫存仍在7401萬噸,同比增加1648萬噸。在高企的政策性小麥庫存中,普通小麥佔據著大頭。據有關市場機構調研預估,近年來我國國產優質強筋小麥的總量估計在350萬-450萬噸,而市場需求量在600萬-800萬噸,市場供給側的結構性矛盾大多體現在優質小麥上。

短期看,小麥市場處于震盪運行期間,市場逐漸趨於平穩。但隨著8月份麵粉加工企業原料需求的增加,將會迎來需求旺季,貿易商將會瞄準此時出售,新麥的入市需求量將進一步加大,使價格在一定程度上迎來小幅上漲,但是普麥估計不會有太大漲幅,優質麥或更受熱捧。

針對當前新麥的市場情況,中時通糧小美建議:見利出手,切勿盲目攀高。手中屯有糧的貿易商,見利可先出手一部分,減少市場「變天」的影響;對於高位建倉的貿易商,有屯糧能力,且不著急出貨的,可繼續跟進市場變化,及時預算是否繼續存糧,規避市場風險。

政策力促收購 超標小麥有「去處」了

由於今年國家小麥收購政策發生較大變化,加之主產區部分地區因災受損、質量不高,本是購銷旺季的小麥市場顯得相對清淡,收購進度同比持續偏慢。有貿易商稱,今年夏收初期小麥收糧難,隨後是囤貨不出、捂糧待漲,當前則是想出糧但又賣不出,尤其質次小麥銷售相對困難,市場購銷顯得相當尷尬。

7月20日,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發出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受災地區夏糧收購相關工作,防止出現「賣糧難」。據了解,近來河南、安徽等主產省已出台促進小麥收購的有關措施。隨著各地利市政策的不斷落實,後市小麥收購進度有望加快。

產區麥價整體基本趨於穩定

進入7月份以來,主產區新小麥市場購銷基本按部就班,市場活躍度不高。由於擔心後市風險,加之存在清償債務的壓力,一些貿易商出貨較前期增加,各地新產普麥價格大多趨穩,波動幅度進一步縮窄。

當前,制粉企業三等以上新麥收購價:河北1.22~1.26元/斤,山東1.20~1.245元/斤,河南、江蘇1.15~1.22元/斤,安徽、湖北1.15~1.20元/斤,波動幅度在0.005~0.01元/斤之間。

近來,主產區優質小麥價格繼續維持小幅上漲態勢。當前,山東菏澤地區優質小麥「濟南17」進廠價為2680元/噸,濰坊地區為269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優質小麥「藁優2018」進廠價為2690元/噸,均較7月上旬上漲20~30元/噸。當前華北地區優普小麥平均價差262元/噸,較上市初期擴大95元/噸。

優質小麥價格持續上漲,主要是由於今年局部地區優質小麥受災較重,市場各主體普遍預計今年優質小麥供應存在缺口,採購積極性較高。

今夏以來,由於國家收購政策變化較大,小麥收購由政策性收儲為主向市場化收購為主加快轉變,政策性收儲對市場的影響減弱,而市場收購的影響相應增強。

據市場反映,往年夏收是以國有糧庫收購為主,糧庫給出的收購價能夠左右市場價,但今年不同了,市場價格是自發形成的,基本不受國有糧庫收購價格的影響,倒是下游企業特別是一些大型制粉企業的收購價格參考性更強,引領市場的效應更加明顯。

超標小麥銷售仍是關注焦點

今年小麥夏收市場化特徵明顯,不同質量的小麥市場購銷「冷熱」不均,價格涇渭分明,市場質優小麥「難買」與質差小麥「難賣」現象並存。

由於今年主產區各地小麥受災減產現象較為普遍,特別是湖北、安徽、江蘇、河南南部等地受災相對較重,萌動、發芽、發霉等超標小麥數量較多。有關部門初步預估,今年嚴重芽麥規模在450萬~600萬噸之間。

當前,安徽壽縣飼料小麥市場收購價0.92元/斤,雨後麥1.06元/斤;河南睢縣不達標小麥收購價1.08~1.13元/斤;湖北襄陽、隨州等地等外小麥收購均價為0.75~0.85元/斤,部分地區超標小麥價低難賣的現象依然存在。

近日,安徽省正式出台最低收購價真菌毒素超標小麥劃轉處置方案。方案指出,對各地市最低收購價真菌毒素超標小麥劃轉給省級政府處置數量,占該市收購的最低收購價小麥總量比例不足10%的,相關費用由省級財政負擔;劃轉比例超過10%的部分小麥,其處置費用按照5∶1∶2∶2的比例,由省、市、縣財政和收儲企業分別承擔。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7月份預計,夏收期間河南、湖北、安徽局部地區受降水影響,雨後收割的小麥中芽麥數量多於去年,部分發芽率較高的小麥用作飼用。預計2018/2019年度國內小麥消費總量為1147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250萬噸,增幅2.2%。由於部分地區小麥毒素超標嚴重,麵粉企業及飼料企業均無意向收購,只能進入工業消費領域。預計全國小麥工業消費為750萬噸,較上月上調10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50萬噸,增幅7.1%。

筆者認為,隨著各地對超標小麥收購鼓勵政策的不斷落實,後期市場活躍度將提高,超標小麥購銷將進一步好轉。

後期小麥收購進度有望加快

由於今年國家政策性收購力度減弱,夏收以來市場收購主力基本由市場化收購擔當,小麥收購進度較上年同期大幅偏慢。截至7月15日,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2973.2萬噸,同比減少1695.9萬噸。其中,河北收購265.1萬噸,同比減少21.4萬噸;江蘇收購797.7萬噸,同比減少272.7萬噸;安徽收購319萬噸,同比減少416.8萬噸;山東收購508.1萬噸,同比減少68.6萬噸;河南收購624.4萬噸,同比減少850.7萬噸;湖北收購105.1萬噸,同比減少91.3萬噸。

目前主產區小麥收購進度較上年同期下降36.32%,而政策性收購量同比大幅下降,則是收購進度偏慢的主要原因。國家正在部署庫存小麥跨省移庫工作,第一批計劃安排從江蘇、安徽、河南等地調出庫存小麥110萬噸,目的也是緩解主產省的儲糧壓力,為新糧收購騰出更多的空間。

國際麥價波動對國內影響不大

受異常天氣影響,近來多家市場機構下調全球小麥產量及庫存預估。受全球小麥減產的影響,7月份以來,國際市場小麥價格波動頻繁。俄羅斯分析機構SovEcon農業公司表示,由於今年黑海地區小麥產量預測數據下調,俄羅斯小麥出口價格上漲。目前俄羅斯新季小麥FOB價格為198美元/噸,較7月上旬上漲1.5美元/噸。

7月20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9月合約報收5.16美元/蒲式耳,周環比上漲約3.8%,該合約升至逾1個月高位。

由於近來國際小麥價格不斷上漲,國內外小麥價差縮小。7月18日,2018/2019年度美國軟紅冬麥到港完稅價比廣州港國產紅麥價格低63元/噸,比上周同期平均價差縮小39元/噸;美國硬紅冬麥到港完稅價比廣州港國產優質小麥價格低247元/噸,比上周同期平均價差縮小18元/噸。

我國小麥整體供需相對寬鬆,進口小麥多為品種調劑,進口數量在總體消費中所佔比例較小,國內小麥價格仍主要取決於國內的供需情況,因此,國際小麥價格波動對國內市場影響不大。進入7月份以來,鄭州商品交易所鄭麥期貨主力1901合約基本維持區間震蕩走勢,在2515~2739元/噸之間運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糧庫網 的精彩文章:

多空因素交織 小麥維持區間震蕩

TAG:糧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