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皇五帝究竟是誰?考古學家:能確定的只有黃帝、帝嚳和顓頊

三皇五帝究竟是誰?考古學家:能確定的只有黃帝、帝嚳和顓頊

夏朝以前的歷史時期被稱為史前文化時期,是屬於華夏先祖三皇五帝的時代,時間跨度長達1千年。由於連甲骨文都沒有出現,只能依靠民間傳說進行考證。因此,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之間分歧很大,歷史學家認為是信史,考古學家則認為出土文物證據不足。

傳說中的三皇

其實,我們連三皇五帝究竟是誰,至今都沒有完全考證清楚。《史記》的《始皇本紀》認為三皇是「天皇、地皇、泰皇」,這明顯是信仰崇拜塑造出來的神靈。東漢史學家劉向認為,三皇分別是「伏羲、神農、女媧」,這是傳統意義上的三皇,我們的教科書中也是這樣描述的。

《史記》中的五帝

但這個說法同樣經不起考證。按照目前對史前文化的研究成果,神農氏極有可能是一個遠古部落,農業的產生需要歷經數千年,絕不能歸功於某一位部落首領。而最早記載女媧的古文獻,是戰國時期成書的《山海經》。最早記載伏羲的古文獻,是戰國晚期的《莊子》。因此,且不論三皇究竟是誰,連歷史上是否存在這3個人都有待研究。

伏羲和女媧

史書中關於五帝的說法就複雜了,常見的就有6種,比較主流的說法有2種。戰國時期,秦國人祭祀的五帝是「炎帝、黃帝、太昊、少昊、顓頊」。到了西漢時期,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五帝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這樣一來,炎帝居然沒有位置,帝嚳、唐堯和虞舜都像是突然出現的,而太昊和少昊的身份更加撲朔迷離。另外,還有一個蚩尤也是華夏先祖,卻被遺忘了。

華夏先祖 黃帝

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認為,太昊就是伏羲,少昊就是帝嚳,也就是說伏羲從三皇變成了五帝之一。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認為,秦國人雖然從西北興起,但其實和趙國同源,屬於東夷部族的分支。因此,秦國人祭祀的太昊和少昊,應是東夷部族的首領。按照王國維先生對甲骨文里商朝先祖的考證,帝嚳也是東夷人,應是二人其中的一位。另外,《山海經》中的帝俊應該也是帝嚳。

《山海經》中的帝嚳

也就是說,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能被確定的五帝只有「黃帝、帝嚳和顓頊」。其中,黃帝軒轅氏是華夏民族的共祖,開天闢地的功績無可比擬,中華文化中的醫學、文字、養蠶和造車都與他有關。帝嚳是商朝和周朝兩個王朝的先祖,《山海經》里也記載有他的事迹,應是確有其人。而顓頊高陽氏是楚國的先祖,因出自有熊氏,所有的楚王都因此改姓為「熊」,屈原在詩歌中也屢次提及,不可能是捏造的。

楚國先祖 顓頊

也許有人要為堯帝和舜帝鳴不平。其實,根據考古學家在山西陶寺遺址的考古發現,疑似首領的古墓共有6座。也就是說,在陶寺古城存在的300年間,至少有6位「堯帝」在此統治。而舜帝就更不可能是五帝之一了,按照《史記》的記載,舜帝在位時間僅33年,幾乎毫無建樹,最大的治水功績還是大禹創造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琅琊閣 的精彩文章:

日本歷史上的曹操,騙朱棣封他為「日本國王」
日本學者眼中的夏朝,二里頭遺址才是最早的中國

TAG:文史琅琊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