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德弘資本王瑋:心血管領域的投資邏輯

德弘資本王瑋:心血管領域的投資邏輯

上兩篇文章分別分析了心臟瓣膜市場以及回答了心臟瓣膜和心血管器械的創新趨勢及創業公司機遇。

那麼心血管領域未來還有什麼投資機會?背後又有什麼投資邏輯?我們請來了資深投資人、德弘資本董事總經理王瑋為大家答疑解惑。

資深投資人、德弘資本董事總經理王瑋

您最近在看什麼心血管領域的產品機會嗎?

心血管領域的投資機會眾多,我們在持續關注中國以及全球市場各個細分領域的技術和產品。我們也希望能夠和戰略夥伴一起探索心血管領域的先進技術和產品機會投資機會,打造心血管領域的平台公司。

德弘資本今年對杭州啟明醫療進行了投資,其產品 Venus A-Valve是中國市場第一個拿到註冊證的TAVR產品,未來也預期經導管肺動脈瓣膜產品Venus P-Valve的上市。

您對於瓣膜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我們認為2017年是TAVR技術和產品在中國的元年,發展潛力巨大。中國本土企業的產品作為最先一批上市的TAVR產品,相比於外資產品,有一定的先發優勢。

在器械領域,從市場空間、技術成熟度和成熟國家的既有經驗等多個維度綜合考量,心臟瓣膜都是一個絕佳的投資機會。

首先從流行病學來進行分析,中國嚴重主動脈瓣狹窄(SAS)在65歲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約0.6%,且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預計2022年患病人群為百萬量級,市場巨大。

TAVR技術和產品最先於2007年在歐洲被引入。截止2016年近10年間,全球已積累31.7萬例TAVR手術案例,技術非常成熟,但這在中國目前還是相對空白。

嚴重主動脈狹窄是退行性疾病,主要患病人群為老年人。中國目前嚴重主動脈瓣狹窄疾病主要還是通過外科開胸手術進行治療,手術風險高,且術後恢復緩慢,部分病人因為開胸手術風險高,而無從醫治。而TAVR是一種微創的介入手術,風險低且術後癒合快。

在TAVR技術發達的國家,以美國為例,嚴重主動脈瓣狹窄的治療幾乎都是TAVR,外科開胸的佔比幾乎不到5%。這與冠脈介入(PCI)替代冠脈搭橋(CABG)的趨勢是一致的。

對二尖瓣、三尖瓣這些產品怎麼看?

除了主動脈瓣膜疾病外,二尖瓣及三尖瓣的病變也是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其中,據估測中國重度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 MR)和三尖瓣反流(TricuspidRegurgitation, TR )患者在1000萬以上,但得到外科手術治療的比率低於2%,這一領域的治療市場前景尤為廣闊。

在國際市場上,TAVR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了,二尖瓣和三尖瓣成為了下一個技術突破口,大量企業,不論是成熟的器械公司還是初創公司都在這兩個領域進行研發。

大家說介入瓣膜就是10年前的介入支架。您認為十年之後的國產介入瓣膜也能複製國產化的路徑嗎?

我們認為介入瓣膜和10年前的介入支架有其相似之處,都是通過微創的技術來替代外科手術,降低病人的創傷和手術風險。

但是兩者之間也有一定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產品的價值、市場推廣速度和國產/外資之間的競爭態勢。

首先介入瓣膜用於治療嚴重主動脈狹窄疾病,此疾病為致命性疾病,在2年內的死亡率為50%,也因此介入瓣膜為高值耗材。

冠脈介入代替冠脈搭橋經歷了一段很長的替代時間,我們認為TAVR替代外科手術會快很多。

首先中國醫生的水平與1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截止2015年,中國有約150家醫院的心外手術量在300台以上,這些醫院都有基礎開展TAVR手術。其次,通過冠脈支架過去20年對市場的教育,微創的治療方式已經深入人心。再者,中國病人的支付意願和能力比之10年前有了顯著提升。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判斷TAVR對於外科手術的替代周期會比支架替代冠脈搭橋短許多。

在國產和外資的競爭局勢來看,這兩個術式也非常不同。介入瓣膜的第一批獲批上市產品都是來自於本土企業,和介入支架先由外資培育市場,而後本土產品以價格優勢搶佔市場的整個格局不同。介入瓣膜的技術門檻高,中國本土企業能夠首批上市,充分體現了當前中國本土器械企業研發能力的提高。

以前的器械本土化模式大多是外資進口產品培育市場成熟之後,本土企業搭順風車。而介入瓣膜這樣一個外資尚在培育市場階段的領域,您認為國產企業如何在商業化方面走出一條新路?

目前介入瓣膜其實是由國產企業在培育市場,因為現在只有國產企業產品獲批,外資產品最快也要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上市,所以培育市場的重擔確實落到了本土行業領軍企業肩上。

但是與過去不同的是,中國本土企業的科研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培育市場方面也累積了一定的經驗,所以我們對於國產企業的商業化還是持積極的看法。

本土企業相對於外資企業而言,甚至還有一定的優勢。因為本土企業對市場更了解,與醫生的距離也更近,在培育市場的時候可能會少走一點彎路。

器械是個小而美的行業,目前A股的形式看來上市不一定是能達成的一條資本退出路徑,對於器械項目退出,您怎麼看?

目前看來,器械雖然和葯企對比,市值和規模都比較小。但是如果從全球的經驗來看,國際知名的器械企業,如美敦力和愛德華,市值在百億、千億美金的規模。

所以從發展的眼光看,器械,尤其是在高值器械領域,一定會出現巨頭。

從退出的角度來看,不論A股還是港股,都對於基本面紮實、技術領先、未來增長前景廣闊的企業非常的歡迎。所以動態的看,資本市場的退出應該是一個樂觀的情形。

您從事投資十多年,觀察到醫療器械的本土創新,在中國有何變化嗎?

如前幾個問題提到的,現在中國本土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不容小覷,當然這得益於宏觀環境的積極因素,政府的鼓勵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其次積極的資本市場,也為創新企業的發展助推。

此外,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積累,有大量頂尖人才的迴流,與海外頂尖企業有頻繁的技術交流,帶來了很多創新的機會。

我們現在看到的本土醫療企業的團隊,已經非常的國際化,去國際知名的會議發聲,發表的技術和產品研究成果國際領先。中國器械公司去海外收購技術和產品也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了。

醫療的本土創新,不止在器械領域,在新葯領域也是類似的情況。

我們相信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國一定會孕育出世界一流,甚至引領世界技術和產品創新的醫療企業。德弘非常希望能夠出自己的一份力,支持中國一流的企業家創造出全球領先的醫療巨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管 的精彩文章:

尿酸過高的人,常吃這4種鹼性食物,排出血管垃圾,尿酸蹭蹭往下降!
出現這些徵兆,是腦梗發生前的警示,喝這2物,能通血管除腦梗

TAG: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