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軾《蝶戀花》:總是愁媒,欲訴誰消遣

蘇軾《蝶戀花》:總是愁媒,欲訴誰消遣

蝶懶鶯慵春過半。花落狂風,小院殘紅滿。午醉未醒紅日晚,黃昏簾幕無人卷。

雲鬢鬅鬆眉黛淺。總是愁媒,欲訴誰消遣。未信此情難系絆,楊花猶有東風管。

——《蝶戀花》

這首《蝶戀花》約作於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三月。是時,蘇軾31歲,喪妻九個月。為抒發思妻之幽情,作此詞以懷念之。

詞的上闋由寫景過渡到寫人。全詞以哀景引入,前三句寫景,由蝴蝶、黃鶯的慵懶,轉入花落殘紅的寂寥,為下文寫人作鋪墊,奠定了哀怨凄楚的氛圍。面對這春去難留的情景,心事重重的少女,不免觸目傷情,倍添寂寥之感。而就在少女睡眼惺忪之時,天已慢慢暗沉下來。上闋細緻描摹出一幅殘敗寂寥的少女閨怨圖,色調濃郁低沉。

下闋直入,展開對人物外表與內心的描寫,細膩地展現出主人公獨居閨房之中的情形。少女因傷春而懶於梳洗,鬢髮散亂,眉間黛墨淺淡。這個女子之所以不修邊幅,乃是「愁」字作祟,無盡愁怨,無處傾訴。「未信此情難系絆,楊花猶有東風管」一句,雖明言「未信」,卻隱隱傳遞出「信」意。女子自比楊花,隨風飄蕩,有似薄命紅顏,一無依託。詞的結尾耐人尋味,創造出新意境,寫出了少女的消極傷感與天真大膽交織的矛盾心理,顯得不同凡響,別具一格。

全詞以種種柔美的意象,塑造出一個多愁善感的傷春少女形象;以春意闌珊的景象,烘托出少女傷春的複雜心緒,表達了蘇軾對妻子的懷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茗細語 的精彩文章:

蘇軾《滿江紅·懷子由作》,與君池上覓殘春,看落花如雪
蘇軾《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

TAG:品茗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