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注高溫下的勞動者:他們守護著65℃的鐵軌

關注高溫下的勞動者:他們守護著65℃的鐵軌

夏天的味道

38℃、39℃、40℃……持續的高溫「烤驗」著我們。在我區,在烈日下,在酷暑中,有這樣一群勞動者,他們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用他們的奉獻和汗水,裝點著這座城市別樣的美麗。

看!那些頂著烈日趴在鐵軌上作業的線路工人,有揮汗如雨在工地上堅守的建築工人;那些連續48小時奮戰在搶修一線的電力工人;那些忍著惡臭在窨井裡清掏淤泥的疏浚工人;那些在能烤化鞋底的滾燙馬路上執勤的交巡警們……

問君高溫下,誰人最可愛?是他們,高溫下辛勤工作的勞動者,他們用汗珠書寫著烈日下那份樸實的感動……

從本期開始,大 渡口發布將聯合《大渡口報》推出系列報道——《高溫下,辛勤工作的勞動者》專欄,讓我們用最深情的筆觸和最真實的鏡頭,記錄那些奮戰在我區的工地、車間、林間、醫院等處忙碌的勞動者……在這個火熱的季節,那些最美麗的身影——有一種感覺清香如菊,有一種味道醇厚似酒。

7月25日上午9時30分,茄子溪火車站,晴空萬里,沒有一絲涼風,氣溫已達39℃。

遠處望去,幾名身著橘黃色工作服的線路工人們在驕陽下格外顯眼。茄子溪線路巡養工區工長熊瑞君點齊裝備,帶著工友們上道作業。每走幾步,他就要彎下腰,用道尺測量鐵軌幾何尺寸是否達標,並拿著石筆在枕木上寫下數字,打著只有他們才懂得的標記。

今年46歲的熊瑞君,已在鐵路上工作了20幾個年頭,時間與經驗讓他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單膝跪在粗糙的石砟上,雙手緊貼滾燙的鐵軌,仔細檢查鐵軌的高低、水平是否達標,烈日下的鐵軌足以在皮膚上留下一道通紅的印記。他指揮著工友們進行作業,幾十斤重的機具他們使用起來得心應手。由於天氣炎熱,不一會兒便汗流浹背,發尖掛滿了汗珠。熊瑞君說:「天氣最惡劣的時候,就是我們最忙的時候,我們的工作就是讓鋼軌平順,保障鐵路的安全暢通。」

「哪怕沿線只是一兩顆螺絲鬆了,或是鐵軌高低、水平等幾何形態出現變化,都可能影響列車的正常通行。」隨行的車間黨支部書記盧軍說,「鐵路線路工就像『鋼軌醫生』,發現問題就要及時解決。」

下午14時,烈日高懸,此時是一天最熱的時候,鋼軌溫度已達到65℃,遠遠望去,熱氣在鐵道上升騰。徒步檢查是鐵路線路工人夏季的日常工作之一,隔著膠底鞋,腳底依然能感受到每一塊粗糙的石砟上傳來的溫度。此時的他們並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躲在空調屋裡,享受著夏日的清涼,而是徒步在鐵道線旁,守護著高溫炙烤下的鐵軌,防止因高溫鋼軌發生脹軌(註:熱脹冷縮原理)而危及列車安全。毒辣的陽光直接照在鐵路線路工人們黝黑的皮膚上,一頂簡陋的草帽是唯一的避暑工具,在鐵軌上的每一步,都伴隨著細密的汗水。

今年59歲的馬興雲是班組裡年紀最大的成員,早已習慣了鐵路上的酷暑寒冬。「腳能走、肩能扛,鐵路養護是一項嚴苛的體力活。」馬興雲說,「出發前每一位組員都帶著一大壺涼茶,但一趟下來,依然累得口乾舌燥。」

抬頭望去,遠方鐵路縱橫、綿延無際、壯闊非凡,但鐵路養護工作更像是在絹帛之上擺弄著繡花針,一步也不能出錯。夕陽西下,在綿延的鐵路上,他們的工作還在繼續……

鏡頭裡,他們漸行漸遠的身影越來越小,心頭上,他們簡樸辛勤的形象卻越發清晰。

記者 高禕恩

夏 日

更多信息都在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渡口發布 的精彩文章:

共度此聲·一起讀《論語》011期丨為政第二篇之六

TAG:大渡口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