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月份以來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發行額創6年來新低

7月份以來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發行額創6年來新低

距《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已經三個月有餘。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券商資管產品無論是新發行數量還是新發行規模都再度大幅減少。其中,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成立規模僅為13.25億份,創2012年以來新低。同時,券商資管產品備案數量也在逐步降低。7月份以來,僅有25隻產品備案,其中,僅有2隻為權益類產品,其餘23隻產品全部為固收類產品,佔比超九成。

集合理財發行份額

創6年來新低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資管新規落地後的三個月時間內,券商共發行理財產品455隻(分級產品分開統計,下同),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6.34%;發行份額13.25億份,同比下降87.12%。

在發行產品類型上,債券型產品的發行力度最大,該類產品7月份以來合計發行359隻,發行份額為3.8億份;混合型產品發行74隻,發行速度趨緩,發行份額0.11億份;股票型產品發行趨增,共發行8隻產品;另類投資型產品也不及去年的迅猛勢頭,共發行產品5隻,發行份額1.1億份;投資收益較為穩定的貨幣型產品共發行9隻。

在產品發行數量上,7月份以來,廣發資管再度發力,共發行125隻產品,獨佔鰲頭。其次則是東海證券,共發行57隻產品;長江資管位列第三,共發行52隻產品。

而在成立規模上,最近三個月券商資管產品成立規模僅為13.25億份,創2012年以來新低,環比下降86.14%。其中沒有1隻產品規模超過5億份,均屬於小規模產品。僅有申萬宏源證券旗下產品成立規模超過3億元。

對於資管新規實施後,券商資管產品新發數量的驟減與發行規模的降低,國信證券分析師董德志表示,「新規指出,各機構在有序壓縮不符合規定的產品整體規模的前提下,允許存量尚不符合新規的產品滾動續作,且不統一限定整改進度,允許機構結合自身情況有序規範,逐步消化,實現新舊規則的平穩、有序銜接。過渡期結束後,對於確因特殊原因難以規範的存量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以及未到期的存量非標準化股權類資產,經證監會同意,採取適當安排妥善處理。」

對於資管新規實施後對券商收入的影響,華創證券分析師洪錦屏認為,「目前資管業務(含公募業務)收入占券商總收入的10%左右,預計通道業務的壓縮對行業收入的影響每年在1%-2%左右,影響有限。但作為過去幾年社融資金的重要通道來源,券商通道的壓縮更體現在對市場整體的資金壓力上。」

7月份僅25隻產品備案

超九成為固收產品

在集合理財產品成立規模大幅下降的同時,券商資管產品備案也在逐步降低。7月份以來,僅有25隻產品備案,較6月份減少43隻。其中,僅有2隻為權益類產品,其餘23隻產品全部為固收類產品,佔比超九成。

值得一提的是,興證資管備案資管產品數量最多,達到了6隻產品,全部為固收類產品;其次則是東證融匯、財通資管、首創證券,均有2隻產品備案,也均為固收類產品。其他備案產品的券商包括華泰資管、廣發資管、申萬宏源等。不過,每家券商備案產品的數量均僅為1隻。

由於權益類產品近期表現欠佳,中原證券分析師張洋表示,「影響上市券商6月份業績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權益類產品再度惡化的同時固收類產品表現優異。同時,券商發行的固收類產品備受熱捧,在市場中銷售火熱。」

(證券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日報 的精彩文章:

7月7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弘高創意大股東因質押違規致所持股份被凍結
遭駐美前員工指控涉嫌竊密 華為回應稱無事實依據

TAG:證券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