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接著加這一句,簡直妙到巔毫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接著加這一句,簡直妙到巔毫

說到三國的故事,不得不說江東的孫權,只從孫堅被劉表殺死後,孫策無奈之下只好投靠袁術,但孫策是個有抱負的人,他一心想要自己創業,最終他帶領一批老將,回到江東打下一片基業。

孫策被稱為「小霸王」,可見他勇武非常,可與當年的項羽比肩,不過用郭嘉的話來說,這屬於有勇無謀,他還斷言孫策必將「死於匹夫之手」,果然孫策在性格上存在短板,聽不進別人的勸告,終於被人暗殺了。

歷史上到底是誰殺了孫策,始終沒有確切的說法,不過一般都把殺死孫策那三人稱為「許貢三門客」,許貢原本是江東地區的大族,孫策平定江東時,就殺掉了許貢,這三人皆是許貢的門客,是來為主人報仇的,當然這只是主流說法而已。

關於孫策的死,有很多說法,有人說是曹操派人去殺的,甚至還有好事者說,是孫權暗中派人去殺了哥哥,但不管怎麼樣,結果是孫策被殺死了,而他臨終之前,把江東基業託付給弟弟孫權,並且告訴他「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張昭和周瑜是跟著孫策打天下的,相當於他把江東的事務託付給這二人,後來曹操率領八十萬大軍來攻打江東,東吳內部有主戰派,也有主和派,孫權一時無法決斷到底是戰是和,他便去問周瑜,周瑜就是一個字:打!結果打贏了。

因為《三國演義》的渲染,所以周瑜的知名度很高,相對來說,張昭知名度就差一點,不過這兩人都是孫策指定給孫權的智囊,孫權靠著這兩個人,的確把江東治理得不錯,可惜天妒英才,周瑜36歲就去世了。

那麼周瑜死後,孫權該怎麼辦呢,這就需要魯肅來繼承大都督的職位了,魯肅是個「識大體」的人,孫劉聯盟能夠促成,魯肅付出了許多辛勞,他作為東吳第二任大都督,定然也有過人之處,江東有傳言「伏路把關饒子敬,臨江水戰有周郎」。

這話意思是說在陸地上守住關口,需要魯子敬這樣的人才,而在水上作戰時,就有周瑜。正因為這樣,孫權的江東才能太平,而周瑜死後誰能「臨江水戰」呢?答案是甘寧,也是就甘興霸。

合肥之戰後,孫權對甘寧評價很高,他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以無憂矣!」當年關羽曾想偷襲東吳,他領帶五千金兵連夜偷襲,可甘寧只用了1000人,就把關羽抵擋住了,關羽看情況還是不敢貿然行動,於是就退回去了。

所以站在孫權的角度,孫策告訴他「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當周瑜死後,接下來一句應該是「伏路把關饒子敬,臨江水戰有甘寧」,還押韻的說,簡直是秒到巔毫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邦哥 的精彩文章:

清朝一公主長相奇醜,但心底善良敢於直言,慈禧也要怕她三分
孫殿英盜墓的背後,其實還隱藏著一個陰謀,跟慈禧下葬時有關

TAG:小邦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