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0天163家P2P公司跑路,你怎麼看?

50天163家P2P公司跑路,你怎麼看?

所謂P2P,是person-to-person(或peer-to-peer)的縮寫,在英文里2(two)和to同音,可以理解成所有人對所有人,點對點的意思。而P2P網貸平台,通俗來說就是以第三方網路平台為擔保,進行陌生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借貸活動。

網上對於這種想像的主流聲音大致如下,中央對P2P網貸業務的監管以及金融制度上的弊病,抑或是所謂平台自身風控做的不到位。下面我將從宏觀的角度,簡述整個金融制度的演化,並試圖分析P2P公司跑路所存在的必然趨勢。注意,這可能會讓你看清很多金融亂象背後的根源!


在世界範圍裡面,金融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歷史傳承:一種是以因為西歐為核心的傳承,包括幾乎歐洲文化覆蓋的地區。另一種則是中央集權式的金融體系。前者屬於相對去中心化的金融體系,而後者則是高度中心化的金融體系。

西歐的金融體系之所以相對去中心化,和其歷史上的軍事政治格局相關。自中世紀以來,歐洲基督教的地盤被伊斯蘭教佔領,到11世紀沙皇進行十字軍東征,很快進入基督教的聖地耶路撒冷,然後把它開放給歐洲各地來朝聖的人,聖殿騎士團就是為了保護這些朝聖者而建立的。

很快,騎士團發現,保護朝聖者可以作為一門生意。因為朝聖之路遙遠,朝聖者帶很多財物並不安全,需要一個可以異地託管財務的體系。但當時的歐洲,小國林立,壁壘重重,只有像聖殿騎士團這樣遍布歐洲的軍事力量,才能幹這件事情。所以,聖殿騎士團能夠展開這樣的業務。

很快,聖殿騎士團就變成了事實上銀行,可以異地匯兌的金融體系。隨著時間流逝,聖殿騎士團的武力漸漸沒落,但其創製的金融模式則開始被其他具有金融能力的銀行所取代。

因為歐洲當時的分裂局面,大家只能分權制衡,整個社會上出現了一個治理結構上的真空,而騎士團正好彌補了這個真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無論是貴族也好,國王也罷,都不敢輕易違背金融方面的承諾,畢竟誰都不是大帝——那個最大的王。

而由於無論誰都要恪守金融契約,隨著時間流逝,使得金融的信用往往會更好。信用本身則是金融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所以歐洲的金融也快速發展起來。


所有中央集權制的文明古國,更容易採用大帝信用。以歷史上的中華帝國而言,它不同於歐洲小國林立,分而制之的大背景,而是從一個中央集權帝國的內部演化而來。兩者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市場基因,所以單純移植西方的金融技術和制度往往並不適用。

自秦始皇統一以來,全國很容易形成一個統一市場。在這樣一個統一的市場和貨幣體系下,貨幣金融體系才能發展起來。後來隨著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接納了「官山海」的建議,把所有可以賺錢的業務全部收歸國有,使中央進一步發現,國營經濟的控制方式,能夠更好地增加中央的財政力量。

簡言之,中華帝國的金融是圍繞著中央財政,自上而下的貨幣經濟體系,在早期生產力低下的時候,這種模式的資金聚集能力非常強大。

但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弊病:在這個中央集權的體系裡面,只有一個人有威信和絕對信用,那就是皇帝。在歷史上,我們很容易看見官家和皇家的信用,但民間的信用意識就是培養不起來。


上面已經總結了西歐多中心分散式的金融體系,以及中國古代那種中央集權式的金融體系。兩者所依靠的信用本不相同,前者是依靠大家都能遵守契約精神和互相制衡,後者則是依靠一個中央集權提供全部的信用。

而P2P模式本質上是西歐模式,需要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現在幾乎所有中國互聯網上的P2P公司,並沒有國家級別的信用,所以其信貸能力並沒有想像中的強,如此惡性循環。低劣的信用,更會導致更低劣的信貸能力,最終滾雪球式的壓力導致一百多家P2P公司跑路,這其實是歷史的必然。

當然,也許會有像山西票號那樣在歷史上盛極一時的金融制度,但一遇見像西方那樣強大的現代銀行制度,真刀真槍地較量也會玩完。從根本上來說,這可能是因為在今時今日從西歐模式演化而來的金融體系在世界範圍內擁有更強大的生命力。

至於這樣的模式要真正在我中華站住腳,還是需要藉助大帝信用。

當然,所謂風水輪流轉,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也許在不遠的將來,相對集權的信用模式可能會迎來新的春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鎂客網 的精彩文章:

2018第二屆人工智慧+區塊鏈技術應用國際峰會將在北京召開
華為公司為什麼不上市?

TAG:鎂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