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資車企深度攪局汽車市場 自主品牌直面產業革新

外資車企深度攪局汽車市場 自主品牌直面產業革新

近期,汽車產業重磅消息不斷,中德汽車企業簽署了眾多重磅大單;美國車企特斯拉在上海和北京建設整車廠和科技創新中心的項目日前相繼落地,成為第一家在我國獨資建廠的外資車企。這在關稅下調、股比開放的政策背景下,展現出我國對國際市場的開放包容態度,以市場驅動中國汽車產業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前進。

有汽車分析師表示,中外車企的合作再啟程,將不再只分享投資收益,而是引導我國車企著眼於全球布局和發展,聚焦高技術領域、從傳統製造合作走向智能研發合作。如何在「電動化、智能化、自動化、共享化」的汽車新革命中找到機會,變得更加重要。

中德整車企業合作深化

德國當地時間7月9日~10日,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共同見證下,20多項協議在柏林簽署,總金額達到300億美元。其中,汽車行業迎來新一輪密集合作潮:華晨寶馬長期發展框架協議出爐,2020年首款純電動汽車BMW iX3將投產並出口到全球市場;長城與寶馬正式簽署合資經營合同,成立寶馬在全球範圍內首個純電動車合資項目——光束汽車有限公司,雙方各持股50%,投資總額51億元;大眾將與江淮汽車和西雅特品牌共同成立一座研發中心,西雅特也將重返中國市場;寧德時代電池工廠宣布落戶德國圖林根州;寶馬未來幾年將從寧德時代採購價值約40億歐元的電池;博世與蔚來將在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等領域展開合作;戴姆勒與清華大學進一步深化在可持續交通研究領域的合作;中德政府官員簽署《關於自動網聯駕駛領域合作的聯合意向聲明》。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德合作與以往中外合資車企項目有諸多不同:以前合作的主角是央企、大型國企,如今的合作主角增添了地方國企如江淮汽車和民營企業如長城汽車;以前合作生產的是燃油汽車,如今合作生產的是新能源汽車;以往合資銷售區域都在中國,如今合作合資產品銷售區域從中國拓展到未來的全球市場;以前合資引進的是外資車企業已成熟的車型,未來可能是雙方或多方新開發車型。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這說明新一輪的中外汽車合作有望集聚整合全球開放創新資源,實現資源共享,能力互補和優勢互動,形成產業技術持續供給能力。

中德企業在汽車零部件之間的強化合作也在第五輪中德政府磋商中有所體現,蔚來汽車和博世、寧德時代與德國圖林根州政府分別達成了合作協議。寧德時代的電池廠落地德國,意味著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已進軍全球產業鏈。

根據寧德時代與圖林根州州政府的協議內容,寧德時代將投資2.4億歐元,在聯邦德國圖林根州埃爾福特市設立電池生產基地及智能製造技術研發中心。據了解,寧德時代所具備的技術,已經廣泛運用於全球電動汽車產品之上。這個新電池生產基地製造的產品,將為寶馬、大眾、戴姆勒、捷豹路虎、PSA等全球知名車企配套。同時,寶馬還將採購寧德時代價值40億歐元的電池,寧德時代的中國工廠會獲得其中的25億歐元訂單,德國工廠將獲得15億歐元的訂單。

業內人士指出,寧德時代在穩住國內市場的同時,與大眾、戴姆勒、寶馬的合作以及在歐洲等海外建廠,使其全球化體系得以完善。通過海外收購、海外生產基地、全球研發中心等綜合布局,寧德時代作為中國企業的代表已經全面進軍新能源汽車全球供應鏈。對此,德國總理默克爾也給出很高評價:「在電動汽車電池領域我們不具備這樣的生產能力,中國企業願意帶來我們所沒有的新技術,我很高興看到中國幫我們填補這個空缺。」

特斯拉激起鯰魚效應

相比於寶馬,處於產能困境的特斯拉更渴望得到中國市場的支持。特斯拉成為近期繼哈雷之後第二個產能外遷的美國車企。特斯拉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的投資協議顯示,特斯拉將在上海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規劃年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未來超級工廠不僅生產電池,還可能投產包括Model 3和跨界車型Model Y。按照計劃,工廠最快將於2020年建成。這個被命名為「Dreadnought」(無畏艦)的超級工廠,不單單是特斯拉首個海外工廠,它的落地,也使得特斯拉成為第一家以獨資身份進入中國建設工廠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業內普遍認為,作為新能源汽車企業中最激進的一條「鯰魚」,特斯拉將充分攪動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這池「魚群」。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賽道本就擁擠。上半年,上汽、廣汽、北汽、吉利、比亞迪頻發新能源車型,並爭相發布高達百萬量級的新能源汽車遠期銷量目標。全國乘聯會廠家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全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35萬輛,同比增長1.2倍。龐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眾多企業的關注,前述長城汽車「聯姻」寶馬,背後一個重要考量即為補足其在新能源領域的短板。

除了中外傳統汽車企業外,蔚來、威馬、小鵬等一大批造車新勢力也大舉投入新能源汽車行業分羹攪局。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當前自主車企的新能源車型以中低端產品尤其是小型車為主。隨著消費結構升級,中高端車型將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戰場,特斯拉兼具科技和消費雙重屬性,品牌溢價能力較高,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雖然目前中國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浪潮中保持了領先地位,但也需要引入「鯰魚」,讓市場競爭更充分。

自主品牌機遇中迎挑戰

發改委、商務部6月發布的《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將於7月28日起施行。措施明確規定將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儘管目前並未有合資新能源企業表示更改現有股比的計劃,但中德車企各種合作大單的簽署、特斯拉工廠獨資入華等大事,足以讓中國汽車產業意識到,真正的挑戰已不再是如何突破跨國汽車公司奠定的百年綜合格局,而是如何去面對開放競爭格局下的新機遇。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特斯拉直接供應商近40家,間接供應商130多家,其中近一半為中國企業。中信建投新能源分析團隊認為,特斯拉在華設廠、布局新的供應鏈體系,可通過「雁型模式」幫助上游企業提升技術水平,並促使中國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引導乘用車向高端化方向發展,加速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動產業鏈升級,提升價值鏈價值。

國內汽車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考驗國內車企在產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強的競爭格局中把握機會的能力。汽車行業分析師鍾師認為,特斯拉是世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標杆,入華之後使用中國本土的人才和供應鏈,中國或將獲得一批新能源汽車人才和配套的供應商體系。中外車企的合作再啟程,將引導我國車企著眼於全球布局和發展,聚焦高技術領域、從傳統製造合作走向智能研發合作。

(責任編輯:蘇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城宿:短租民宿行業的核心是優質資源的供給
DHV日本豪華郵輪之旅—人生的夢想旅途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