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併購恩智浦未果, 手機業務觸頂,VR/AR能成高通的明日之星?

併購恩智浦未果, 手機業務觸頂,VR/AR能成高通的明日之星?

原標題:併購恩智浦未果, 手機業務觸頂,VR/AR能成高通的明日之星?



近日,外媒Business Insider採訪了高通公司總裁克里斯蒂亞諾·阿蒙(Cristiano Amon)。談及未來的增長計劃,他指出,VR將是下一個明日之星,並透露高通的移動業務收入在未來可能縮減為總收入的一半。

對於營業收入高度依賴手機業務的高通,基於多元化業務實現轉型,是一種必然的選擇。一方面,智能手機需求增長趨緩。IDC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總量首度下滑,SK海力士等晶元製造商預計智能手機需求增長將陷入停滯。另一方面,蘋果、華為等手機大廠紛紛發力自研晶元,以降低對供應鏈的依賴程度。面對後摩爾時代龍頭企業對物聯網、智能汽車等細分領域和相鄰行業的爭奪,高通必須出擊。


手機不是唯一一根稻草 謀求業務多元化


據了解,2017財年,高通非手機業務營收超30億美元,同比2015年增長超過75%。高通CEO莫倫科夫預計,至2020年,汽車、移動計算、物聯網和安全等相鄰行業將帶給高通770億美元營收。


如果說4G解決的是「人聯網」的問題,5G的關注點則是「物聯網」。據統計,2025年,全球的設備埠數將從2017的200億個增長到700億個,平均每分鐘新增5000個。高通根據智能手機、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場景對成本和性能的不同需求,推出了移動SoC、應用SoC、LTE SoC、連接SoC和藍牙SoC系列產品,配合語音交互、感測器處理、攝像頭影像處理等軟體解決方案。高通戰略與企業併購執行副總裁Brian Modoff表示,物聯網將成為高通第二大市場機遇,具備430億美元的潛在市場。

在物聯網市場,第一大風口是智能網聯汽車,目前高通在汽車領域擁有15年的發展歷史以及眾多的產品組合。英特爾有關負責人曾向記者表示,智能網聯汽車是移動的數據中心,一輛無人駕駛汽車的數據量在4TB左右。2017年,英特收購了視覺系統公司Mobileye,通過Mobileye的視覺處理器和合作夥伴,快速切入車載市場。高通也在2016年提出對全球最大車用半導體供應商恩智浦的收購,但交易沒有成功。相比英特爾對機器視覺、AI演算法的側重,高通更側重車聯網、汽車對汽車互聯等技術方案的布局。在年初的CES展會上,高通表示,其處理器和4G數據機已經被本田、捷豹、比亞迪等車企採用,另有12家車企將驍龍自動駕駛平台用於車載娛樂系統的開發,高通在自動駕駛領域的訂單達到30億美元。


伺服器晶元是高通探索的另一個領域。高通於2017年推出了基於三星10nmFinFET工藝的Centriq2400處理器系列,被視為ARM陣營進軍伺服器市場的重要嘗試。但英特爾在伺服器市場的霸主地位難以撼動,業界一度傳出高通退出伺服器市場的傳言。對此,阿蒙表示,高通正在考慮將數據中心的有關工作整合到合資公司華芯通中,不會停止對數據中心業務的研發。


相對於物聯網、智能車、數據中心,「明日之星」VR/AR的技術演進和市場規模還處於初級階段。但VR提升了對處理器、計算能力、低延遲、高清顯示的要求,涉及晶元、網路、顯示、追蹤、音頻、交互等多個環節,與智能手機有著良好的承接性,也契合了高通對移動處理器和5G技術的戰略布局。


「明日之星」XR或將成為下一代移動計算平台?


早在2015年,高通就在驍龍820的配置參數中提及下一代虛擬現實應用,並將這款整合了3D圖形、4K解碼和顯示、慣性感測器、視覺慣性測距等技術能力的移動處理器視為「提供VR體驗的最基礎門檻」。驍龍835進一步集成追蹤頭部6DOF運動的VIO系統,並推出基於驍龍移動平台的VR SDK。時隔一年推出的驍龍845是首款支持inside-out 6DOF定位和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SLAM)的移動處理器。在增強現實世界博覽會前的發布會上,高通推出了全球首款XR專用平台驍龍XR1,支持3DOF、6DOF頭部追蹤,4K解析度和3D音效。

高通產品管理高級總監Hugo Swart向記者介紹,高通的XR(VR+AR)策略包括晶元、VR SDK、HMD加速器計劃、生態系統關鍵夥伴四個方面。目前,驍龍晶元已經應用到20款MR或VR頭盔中,另有20多款頭盔正基於驍龍晶元進行開發。


移動VR晶元市佔率保持絕對領先的同時,高通在5G技術的布局中也多次提及VR。高通市場營銷高級總監Peter Carson曾向記者指出,5G的超低時延將支持VR終端與雲端的緊密結合。計算性能大幅提升的邊緣終端將承擔定位追蹤和部分渲染工作,與雲端共同完成渲染任務,從而增強沉浸式的VR體驗。


「只有在終端測支持強大的計算性能、再利用雲端的豐富內容,同時將處理放在雲端和終端,也就是將渲染任務分布於雲端和終端之上,這樣才能在移動環境中帶來更真實的VR體驗。」Peter Carson表示。他相信,未來XR技術將擴展至更多領域,比如醫療健康、安全應用及教育互動等。


Hugo Swart看好XR成為下一代移動計算平台。可從目前來看,VR的普及還需要3~5年的培育期。在軟體層面,VR缺乏提升用戶認知和消費意願的爆款應用;在硬體層面,主流VR整機的解析度、延時、舒適度難以滿足長時間使用的需求。OEM廠商能基於驍龍平台開發出何種程度的產品,高通在VR的布局能否兌現成業務營收,還有待觀察。


而且,高通在VR領域並非高枕無憂。微軟公司已經宣布將混合現實作為公司未來四大核心業務之一,並宣稱將自研發AI晶元用於下一代Hololens。英特爾收購以色列的VR創業公司Replay Technologies後,不斷加速在AR/VR領域的布局,在今年平昌冬奧會及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都對其True View技術進行了演示。蘋果的自研GPU A11對AR功能、沉浸式3D遊戲進行優化,以支持增強現實平台ARKit的發展。隨著5G時代的到來,VR的縱向集成性和AR的橫向拓展性,將帶給龍頭企業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更加激烈的競爭局面。高通能否在VR/AR市場爆發後保持優勢地位,VR/AR能否成為非手機業務的有力引擎,尚待市場的檢驗。

(《中國電子報》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電子報社 的精彩文章:

回歸理性之後,VR產業路在何方

TAG:中國電子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