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數百枚導彈升空,成千上萬人慘遭厄運,我國強烈反對美國這麼干

數百枚導彈升空,成千上萬人慘遭厄運,我國強烈反對美國這麼干

天氣與咱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所最希望的便是風調雨順。

不過有時候,天氣也會給人類帶來災害,比如旱災洪澇。所以,人類一直在致力於去征服天氣,讓天氣為我所用。

而隨著科技的發展,這樣的理想正在逐漸變為現實。比如,遇到大旱天氣,在一定條件下咱們可以利用特製的催雨炮彈來進行人工降雨,以此來緩解旱情。所以,催雨彈可以說是極有利於人類的科技產物。但當它和戰爭扯上了關係之後,它卻變成了"殺人魔頭"。

誰能想到,為乾旱地區的人們帶來天降的人造甘露的催雨彈,曾經也有過非常黑暗的一面。

比如在20世紀六十年代的越戰中,美國便將催雨彈用於戰爭,將一種原本是可以為人類抵抗天災的有力工具,變成了擁有巨大殺傷力的軍事武器。

當時,美軍在越南陷入鏖戰,不僅要在複雜的山地叢林間與神出鬼沒的北越軍隊作戰,還要時時防備著來自於其身後的南部游擊武裝,加之那惡劣的氣候,美軍苦不堪言。特別是越南南方的那些游擊武裝,時不時的就來騷擾一下,讓美軍睡覺都睡不安穩。所以,美軍一直都想解決掉這後顧之憂。

可當時北越方面一直和南方的游擊武裝有聯繫,為了支援他們,北越軍隊還在重山之間開闢了一條補給線,專門為南越的游擊隊輸送物資和武器。這條補給線被稱為"中央走廊",美軍將其視為心頭大患,稱其為"胡志明小道",一直想阻斷這條南越游擊武裝的生命線。

為了截斷這條羊腸小道,美軍投入極大的人力於物力,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當時最先進的電視制導炸彈,以及大量的震動感測器和麥克風,甚至還通過中央情報局的協助在寮國部署遠程轟炸指揮雷達。但是,隱藏在深山密林之中"胡志明小道"始終暢通,美軍的多次出擊,都無功而返。

不甘失敗的美軍,又開始尋找新的作戰方向。

由於越南地處東南亞,屬於熱帶季風性氣候,終年濕熱多雨。受季風影響,其有著長達5月的雨季,降雨極其充沛。而美軍根據越南這一氣候特徵,制定了"大力水手"計劃:通過增大降雨量的方法,使"胡志明小道"變得泥濘不堪,無法通行,從而達到破壞這條補給線的目的。

而具體實施的辦法很簡單,就是人工降雨。

據統計,整個越戰期間,美軍一共出動飛機兩萬六千多架次,以及數千門的大炮,發射了474萬餘枚催雨彈,來進行人工降雨。而這樣所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其人工降雨地區,暴雨連綿數月。而連綿不絕的大雨也成功的使得"胡志明小道"一度癱瘓,南越游擊武裝的活動能力大受限制。

而且與此同時,由於遭遇如此高強度的降雨,越南經歷了數十年不遇的洪澇災害。山地地區大面積的泥石流滑坡事故不停的發生,無數的村莊被被掩埋,大批無辜平民無家可歸。而地勢稍微平坦一點的地區,則是更為嚴重的洪水肆虐,大量的橋樑、水壩、道路被衝垮,道路交通陷入了癱瘓。還有許多的村莊和城市被淹,變成了一片汪洋。

洪災直接導致了成千上萬人的死亡,而這些人大都不是士兵,而是手無寸鐵的無辜平民。不得不說,美軍此舉太不人道,這和濫殺無辜有何區別?

當時,包括我國和蘇聯都對美軍的行為表示了強烈反對,可美國依舊一意孤行,最終製造了這場"天災"。

"人禍"比"天災"更可怕!

事實上,軍事上利用天氣來達到退敵制勝的目的自古以來都是一種很常見的戰術方法,中國古代便有天時地利之說,而"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著名的歷史典故,也表明了天氣對於軍事的作用。但那時的天氣都是不可改變的因素,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借勢發揮。

與美軍在越戰中的如此作為簡直比不了,而且其完全不顧平民死活的做法更是不能為人所接受,所以,必定是要受到譴責的。

想想如今美國總是到處亂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帽子,他又何曾想起曾經的自己所製造的大規模殺傷呢?

由於美軍人為製造"天災"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世界各國開始重視諸如催雨彈之類的氣象武器的合理運用。

當時,由於深陷越戰泥沼,美國國內反戰情緒高漲。而"大力水手"計劃的曝光,使得美國受到了國內群眾的嚴厲指責。再加上來自於國際社會的強烈指責。

最終,在戰後美國政府被迫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了《禁止基於軍事或者其他敵對目的使用環境修改技術公約》。當時包括中國,蘇聯在內,全球共有78個締約國簽署了這項對地球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的協定。

其實催雨彈本身並不具有殺傷性,但遭到美軍如此使用後,卻帶來了比殺傷性武器更嚴重後果的災難。

這隻能說明一點,戰爭的罪魁禍首並不是武器,也不是日益發展的科技,而是人類自己。

如果我們能合理的去利用科技,其完全可以為人類帶來巨大的便利,就比如這催雨彈,不就可以為人類帶來甘霖嗎?

所以,願我們遠離戰爭,願人類永遠和平。

作者:輕聽風言云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軍事 的精彩文章:

俄媒發布新榜單,歐洲實力下滑,印度實力不容小覷
戰爭來臨時,中國空軍能動用多少兵力?少將一句話讓人振奮

TAG:鐵血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