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孩子會「聽」嗎?聆聽也要靠「水平」哦!

你的孩子會「聽」嗎?聆聽也要靠「水平」哦!

導入

GIF

哇!又到聽故事的時間啦!

GIF

璇璇媽媽:「賀老師,璇璇不知最近怎麼回事,回來老纏著我給她講故事?」

GIF

看!現在我會給小朋友講故事咯!

璇璇今年5歲,是大三班的一名小朋友。每天回到家後,沒有讓家長開電視,也沒有執意去玩電子遊戲,而是纏著媽媽給自己講故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原來,每天午睡前,班級的謝老師都會給孩子講他們喜歡聽的故事。在講故事前,謝老師還會根據故事內容進行提問,激發他們聽故事的興趣。瞧,一群小朋友正圍坐在謝老師身旁,認真地聽老師講著故事呢!

對於孩子天天纏著要講故事,璇璇媽媽感到有些奇怪,她找到老師,想要知道這是不是幼兒園布置的任務。賀老師告訴璇璇媽媽說:「為了養成孩子聆聽學習的能力預習慣,午睡前,我們都會給小朋友們講述睡前故事,我們公眾號定期就有睡前故事。為了把孩子聽故事的興趣變成孩子的聆聽學習力,我們會讓小朋友帶著問題聽,仔細聽,從聆聽中搜索線索,在聆聽中得出答案,睡醒後回憶聆聽到的故事內容,清理聆聽到故事的邏輯,然後將自己聽到的故事在平時活動中大膽講述出來。

這樣做,不僅僅是讓孩子聽得快樂,覺得有趣,而且還在鍛煉孩子的聆聽學習力。長此以往,就會讓孩子擁有以聆聽的方式進行信息深加工的核心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聆聽學習習慣。」「怪不得,璇璇以前也有讓我給她講故事,但沒有那麼頻繁,我還以為是老師布置的任務呢!」璇璇媽媽笑著說。 「璇璇喜歡聽故事這點非常好,我們可以抓住幼兒喜歡聆聽的關鍵期,選擇一些適合幼兒聆聽的題材,讓幼兒愛上聆聽,愛上以聆聽的方式對信息進行深加工,從而培養幼兒的聆聽學習能力。」賀老師給璇璇媽分享孩子堅持聽故事的好處。

與老師交流之後,璇璇媽媽恍然大悟,不僅明白了孩子每天晚上纏著自己講述故事的原因,還了解到了「聆聽學習」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她決定只要孩子喜歡聽,每天晚上都給璇璇講故事。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璇璇不僅養成了聽故事的習慣,而且還能理清故事的邏輯線索,系統清晰地將聽過的故事講述出來。

聆聽是幼兒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二歲以後,孩子就開始喜歡聽故事了,四到六歲,培養幼兒聆聽學習力的重要時期就來臨了。如能能夠在這一時期抓住幼兒聆聽的興趣,選擇符合幼兒年齡特徵且幼兒感興趣的故事,就能激發幼兒聆聽慾望,養成幼兒良好的聆聽學習的能力與習慣。

我們知道,7歲以前的孩子,喜歡聽故事勝於繪本閱讀,但聆聽學習力這要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之上。學習,意味著要仔細分析聆聽到的內容,理清聆聽到的故事邏輯,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以及完整性,任何似是而非的信息都會干擾養成這種學習力,如果不能以閱讀為基礎,任何同音不同義,同義不同音的語言表達,都會成為這種干擾。

因此,聆聽學習力的培養,離不開孩子對繪本的閱讀。也就是說,孩子在繪本閱讀的基礎上,形成聆聽學習力要容易得多。總之,每一個能用自己的話把故事講好的孩子,不僅有良好的語言表達力,而且還有良好的對故事信息進行深加工的能力。這種信息深加工的能力,離不開深入的閱讀,也離不開細心聆聽,只有把深度閱讀與仔細聆聽相結合,孩子們聆聽故事的愛好才能變成他們的聆聽學習力。可以說,在聆聽故事時,「聽」到多少,「聽」懂了多少?決定了孩子信輸收入的數量與質量,決定了孩子的認知學習水平。

作者/海天師雨曼哈頓幼兒園 賀雯鈺

編輯/知識資源中心 黃文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天師雨 的精彩文章:

說晚安 驕傲的老鼠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要給孩子亂扣罪名

TAG:海天師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