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了解一下,孩子發脾氣的六大原因

了解一下,孩子發脾氣的六大原因

隨著2018愛和自由全國公益巡講8個站點的圓滿結束,今年的公益巡講也進入了倒計時!8月12日周日下午),今年愛和自由公益巡講最後一站銀川站即將開講,23年的新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段武寬老師帶來《幫助兒童順利度過敏感期》。

孩子哭、發脾氣,有時候甚至都不願意說他到底怎麼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這時候家長又可以做些什麼?一起在段老師的分享中找答案吧!

2018愛和自由公益巡講

最後一站,聚嗎?

8月12日銀川(尚需贊助)

99元親臨席位

訂票通道

孩子為什麼發脾氣?

文丨段武寬

段武寬,現任孫瑞雪教育機構寧夏區域校長;中國第一批「愛和自由」的教師;段老師嚴謹而不失柔和,智慧且清麗;她是我們身邊一位不斷成長著的老師、夥伴和管理者。

當孩子不講道理,失去常態的時候,也是我們最容易去剝奪孩子的能量的時候。因為當孩子不講道理的時候,我們會特別惱火,特別憤怒,有的時候甚至會讓我們缺乏對自己的認同,會產生挫敗感,會覺得自己非常失敗,怎麼教育出來這樣的孩子?(這是成人與孩子的情緒共生。

可是孩子發脾氣都是有原因的,作為父母和老師,我們應該去了解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

孩子發脾氣的幾種常見原因

1

早晨起床時,情緒不佳

每天早晨我們叫孩子起床時都有一些困難,很少有孩子早晨特別自律地醒來,知道該上幼兒園了,這種情況非常的少。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在半夢半醒時被我們叫起來去上幼兒園的。我們發現,不管是幼兒園的孩子,還是小學生,早晨來到學校的時候,情緒狀況都不是很好。為什麼呢?這個時間段他們從睡眠里被叫醒,然後來幼兒園或來學校上課,對於孩子來說這未必是件特別喜悅的事情。

而且同時這個時間又是一天中孩子與父母要分離的最初時刻,他們會因為這樣的分離而產生一種焦慮。年紀越小的孩子,焦慮會越大。因此,當老師早晨站到門口接孩子時,你跟孩子說「早晨好」,沒有幾個孩子會愉悅地跟你打招呼,那不是因為他們缺乏禮貌,而是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的情緒狀況不好。我們發現,很多孩子早晨在家裡就開始發脾氣,來到學校繼續發脾氣,在整個早晨的一部分時間裡,情緒狀況都不太好。這是孩子常見的發脾氣的第一個原因。

2

會用哭鬧發脾氣的方式表達需求

我在我的孩子身上有一個體驗,小的時候,她的語言能力發展得非常好。但是,即使她的語言發展得很好,當她瞌睡卻又不想睡覺,她也不會用語言理性地說出她的需求,於是就非常的鬧,就會發脾氣。還有當她餓了的時候,她也不會告訴我,「媽媽,我肚子餓了。」所以,很多孩子就是因為疲勞或者飢餓導致了身體的不舒服,但是他又無法用語言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這種感受,這個時候孩子就會通過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這個需求。這個時候你覺得孩子脾氣非常暴躁,當你很生氣的時候,也許你並不知道他只是累了,餓了或是想睡覺了。

我經常跟大家分享我孩子小時候的一個故事。一天中午她特別困,但是她要求我給她讀書,她就躺在床上,聽我讀書。聽了一會兒,她的瞌睡勁兒又過去了,然後她就起來說:「媽媽,我要上衛生間。」她下了床穿上鞋,然後告訴我說:「媽媽,我上完衛生間回來,我不躺、不睡也不眯。」女兒小的時候因為困了不想睡,對睡覺這個詞特別敏感,我們就總是告訴她說:眯一會兒。她聽故事後睡意已經過去了,所以情緒又平和下來,這時就能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但是很多時候孩子都會在疲勞、飢餓或是睏倦的時候發脾氣,用發脾氣來表達自己。

3

我們習慣於帶著孩子做人生的跑步旅行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經常會用自己的節奏去要求孩子。跟安長喜老師曾經在一起分享:如果一個熊貓媽媽生了一個猴子孩子,他們可能相處得非常和諧,因為熊貓媽媽自己是慢吞吞的,她不在意孩子節奏的快慢。但如果是一個猴子媽媽生了一個熊貓孩子,那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經常用猴子的節奏去要求熊貓,這個對於孩子來說真的太痛苦了,因為他根本無法跟上媽媽的節奏。

我們幼兒園有一個孩子說過一句話,讓他媽媽很長時間都無法釋然。有一天孩子對他的媽媽說,「媽媽,我到現在才聽懂你講的都是什麼,你講的是什麼意思。」顯然,這個孩子曾經被媽媽指使著,做這個事,做那個事,但是媽媽的節奏太快了,孩子跟不上。孩子經常都不知道媽媽究竟要讓他做什麼,所以媽媽經常發脾氣,孩子也經常不愉快。

其實,我們都喜歡用自己的節奏去要求孩子,我也不例外。但我們看到,當孩子無法跟隨成人的節奏去做事情時,他會非常的惱火和沮喪,然後就會用發脾氣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4

孩子的內在需求不被理解

比如:0至6歲,孩子都喜歡讀同一個故事,做同一件事情,喜歡重複的工作,但是家長並不理解孩子這種需求的秘密。家長總是慣於使用自己的衡量標準,覺得孩子可以再讀其他的書,可以再做其他的事情,為什麼總是做同樣的一件事情。家長並不了解的是:孩子是透過重複的工作來完成自己的整合的,是透過重複的工作來建構自我的,重複的工作會讓孩子獲得經驗、成長和認知。

孩子的發展與我們對事物的衡量標準有著巨大的不同。所以兒童的這一部分最容易被打擾。當他的內在需求不被理解,他處在自己的工作或者活動中卻受到了環境中的打擾,或者不被尊重和接納的時候,孩子就會用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5

成人的期望值太高

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但是孩子達不到這樣的要求,我們的情緒不好,孩子也會發脾氣。這樣的孩子往往都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力量,他們會用發脾氣來表達自己。假如他們還是處在一個非常小的階段,比如說0-2歲,或者0-3歲的時候,有的時候還沒有力量發脾氣,他就會用哭來表達自己。

克里希那穆提有一本書叫《一生的學習》,書里有一些話說得非常好。他說:「成年人喜歡讓孩子成為自己卑微自我的延續。我們其實並不能全然地讓孩子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而是更喜歡讓孩子去實現我們自己曾經沒有實現的目標。這是我們的需求,也是我們的恐懼。用這個去要求孩子,對於孩子來說是極不公平的。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生的學習》的一句話:「其實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允許孩子按照他們的節奏,按照他們成長的狀態,按照他們自己的認知去不斷的發展和成長,而不要用我們的期望,用我們的需求或者我們的目標去代替孩子的目標。」

6

孩子因為無法完成一些目標而沮喪

比較常見的是當孩子做一件事情做不好,他又對自己要求非常完美的時候,或是無法完成一個目標的時候,他的心情會非常沮喪。但他會使用外在的發脾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沮喪和挫敗感。有的時候是孩子給自己制定的目標過高,有的時候是家長給孩子制定的目標過高,但是如果孩子經常處於沒有辦法完成目標,也無人幫助,無人去傾聽他的情緒的狀態的話,那麼他會經常陷入一種挫敗和沮喪感里,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自我認同感越來越低,會失去自信。這樣的過程同時也會給他遺留一些心理問題。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

傾聽孩子的

技巧或者細則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的孩子此刻在發脾氣,我們要明白,他在用這樣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為自己的情緒找一個出口。他這時候的脾氣和憤怒也許讓我們覺得非常痛苦,但是我們也要嘗試著去理解,覺察自己,盡量不要和孩子的情緒共生。

◆發脾氣的孩子通常會有一些攻擊性的行為,這個時候你需要靠近他,但是別試圖用語言去安慰他,先讓他宣洩自己的情緒,給他一個調整的機會。

◆孩子不會挑時間、地點去發脾氣。如果是在公共場合,我們需要把孩子抱到一個相對隱蔽或者人少的地方,讓他去宣洩自己的情緒。因為人多的地方讓孩子和我們都非常的尷尬。實際上,發脾氣的孩子當他情緒調整過來的時候,有的孩子會對此前自己的行為有內疚感,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孩子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選擇一個人少或者偏僻的地方,讓孩子在那個地方宣洩他的情緒。

◆時間的問題,孩子發脾氣的時間有時會持續5分鐘-15分鐘或者更長,但是發脾氣的整個過程很快就會過去,不要有一種想法覺得這次他發脾氣的時候我耐心傾聽,他以後會變成一個完美的好孩子;也不要以為傾聽了孩子,孩子會養成亂髮脾氣的壞習慣!不會這樣的。孩子只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宣洩自己的情緒,為自己的情緒找一個出口,僅此而已。

如果在童年期,對於孩子的這種情緒宣洩,我們能去傾聽,那麼這些孩子到青春期的時候,他們面對挫折的時候,會表現得更有韌性和自信心。假如用功利的方式說,我們付出的時候都期望有一個收穫,但我們的收穫不會在當下,而是在以後。當孩子逐漸長大時,你會發現得到傾聽比較多的孩子,會有一個更良好、更飽滿的生命狀態!

2018愛和自由公益巡講

北京 廣州 深圳 南京

哈爾濱 上海 瀋陽 蘇州

八站已圓滿結束

最後一站,聚嗎?

8月12日銀川(尚需贊助)

99元親臨席位

訂票通道

童 言 趣 語

豬豬:我要歸位不吃了。

達達看了看他餐盤上沒吃過的飯說:你現在歸位?

豬豬:對啊,要歸位啦。

達達很認真地看著他說:你現在歸位,等一下老師看到了會說的。

豬豬愣了一會兒,看著達達,沒動。

達達繼續說:你現在歸位,老師看到了就會說『請你下次吃多少盛多少』。

結果豬豬聽了後,安靜地坐下繼續用餐。

廣州市越秀區恆福幼兒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脾氣很好,懂得在愛情中保鮮方法的星座!
脾氣出來了,誰也控制不住的3個大星,獅子、天蠍上榜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