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將加快完成老城整體保護規劃編製

北京將加快完成老城整體保護規劃編製

今天(7月27日)上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五次會議,聽取審議副市長王寧作的關於「聚焦『一核一城三帶兩區』,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議案辦理情況的報告。本市實體書店已超千家,並率先在全國實現農村地區文化設施全覆蓋。未來,本市設立文化創新基金,同時加快完成老城整體保護規劃編製。

王寧介紹,本市已出台《北京市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今年4月,全市首批24小時智能書店落戶石景山區。目前,本市實體書店(含商超網點)共1011家,本市居民人均紙書閱讀量為10.97本,比全國人均量4.56本高出6.41本。此外,全市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已經形成,市區兩級覆蓋率達100%,並率先在全國實現農村地區文化設施全覆蓋。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面,王寧介紹,截至去年底,全市已有文化企業25.4萬戶,文創產業增加值佔北京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繼續保持在14%的水平,居全國各省市首位。

在加強老城整體保護方面,王寧介紹,本市已確定了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明清皇城等10個保護重點,完成《北京中軸線申遺綜合整治規劃綱要》,明確中軸線14處遺產點和連接遺產點歷史道路的遺產構成要素。

下一步,將加快推進全國文化中心規劃編製工作進度,完成老城整體保護和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保護建設規劃、五年行動計劃的編製工作,基本建立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規劃體系。

王寧表示,將持續推進市屬媒體改革,促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還將設立文化創新基金,研究文化體育娛樂扶持政策。

人大聲音:

疏解空置房屋應重點考慮用於文物騰退

市人大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建議,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向城市副中心搬遷為契機,將空置出的房屋重點考慮用於文物騰退,推動文物建築、歷史文化街區中有價值的房屋和院落的騰退、恢復性修建以及合理利用取得突破性進展。

此外,對壇廟、王府、名人故居等重點文物要列出項目清單,拿出騰退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制定文物騰退、文保區民房騰退等相關補償標準,通過鼓勵自願騰退、平移置換等方式,加快推進騰退工作。此外,應加快研究制定歷史街區和名人故居等建築的認定標準和掛牌標識的工作辦法。

推動老舊廠房改建文化空間的政策落地

針對目前許多老舊廠房改建的文化空間面臨與現行規劃、消防等制度衝突,陷入手續不全、改造審批難、消防無許可等尷尬境地,市人大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建議,應加快推動政府各相關部門,儘快根據新情況新問題,做好政策銜接,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妥善處理改造項目立項規劃、建設施工、消防安監、工商註冊等監督審批手續,讓新型城市文化空間「在陽光下運行」。

此外,應將古建技藝傳承納入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整體性保護的方案之中,大力扶持首都特色傳統建築技藝的學術研究。鼓勵和支持通過成立相關行業組織、制定行業標準、建立培訓基地等方式,開展行業傳承人的培訓和交流,提升傳統技藝的傳承能力和水平。

記者 高枝 武紅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日報 的精彩文章:

這支最初不足60人的隊伍,創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蹟」
「特沒譜」的G7:剛被馬克龍握腫了手,又被默克爾爆了照……

TAG: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