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再回首:法西斯分子希特勒是如何登上權力之巔的?

歷史再回首:法西斯分子希特勒是如何登上權力之巔的?

呂海峰

話說,如果我們提起希特勒,估計除了一些老人和兒童之外,幾乎是家喻戶曉。因為他曾經是二戰時期的德國元首。然而,他究竟是如何登上德國的權力之巔呢?下面就請諸位看官和老呂一起再次前往探查一番。

首先,儘管在1924年的4月,希特勒因為「叛國罪」而被慕尼黑法庭判決入獄,然而,這次入獄卻恰恰為他後來的崛起奠定了很多相應的知識儲備。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就在他坐獄期間,通過刻苦學習,又掌握了很多政治,經濟,軍事的大量知識,乃至寫出了一部《我的奮鬥》一書,從而為他日後出獄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堅實的知識支撐。

其次,儘管法庭判處了希特勒5年的有期徒刑,但他實際上卻因為自己巨大的影響力,僅僅在幾個月之後,也就是1924年的冬季就被提前釋放了。而當他離開監獄之後,卻因為無法生活,衣食無著,也就只好又開始重操舊業。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929年。

當然,這期間,儘管生活困苦,希特勒卻依然精神昂揚,始終沒有被挫折所打倒,而是反而更具有耐心和信心。並且,在當時現實的壓力下,他開始變換了策略。也就是儘管奪取政權的想法沒有改變,但他卻悟出了一個道理,即:如果僅憑自己的實力,一味地和政府硬抗,肯定是不行的。那麼,不硬抗又怎麼辦呢?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即:通過與政府合作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

於是,1925年的1月,希特勒就開始邁出了他新策略的第一步,即:他主動找到當時的德國總理赫爾德表示,「在以後的日子裡,他一定循規蹈矩,遵守法律,忠誠於政府,並願意與政府一起建設新德國。」當然,閱歷比較膚淺的德國總理赫爾德此時還並未發現希特勒內心裡所包藏的野心,而是對他的表態感到特別高興和認可。這種情況下,德國政府便很快解除了對希特勒所辦媒體《人民觀察家報》的封禁,而希特勒也開設贏得了他新策略的第一步。

那麼,《人民觀察家報》又是怎麼回事呢?就是一個希特勒用來鼓噪其法西斯主義理論的一個宣傳工具,但當希特勒入獄的時候就被封禁了。如今,也就是1925年2月26日,它卻成功得以復刊。緊接著,在《人民觀察家報》復刊以後,希特勒就舉辦了他出獄以後的第一次盛大聚會,儘管在希特勒入獄的時候,他的黨徒們是死的死、逃的逃,但依然聚集了大約有4000多人。而希特勒也深知,要想和政府展開合作,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政黨。

因此,在這次集會上,他為了能夠重燃黨徒們的士氣,就開始用他極具天賦的演講,口若懸河地忽悠了大家至少2個多小時。而就在這2個多小時當時,他的演講贏得了他的黨徒們的多次掌聲。此後,希特勒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到了他納粹黨的建設上,直至通過不斷吸收黨員,籌集經費,完善黨內機構,納粹黨的實力是越來越強大。

此後,當時光走到了1928年5月的時候,希特勒就利用其納粹黨逐漸豐滿的羽翼,使很多納粹黨員都加入到了德國的議會。加之,恰逢此時德國又由於經濟危機致使很多工廠倒閉,工人失業,下層群眾是饑寒交迫,進而導致希特勒又逐漸籠絡了大量的人心。

於是,隨之,令希特勒感到喜出望外的事情終於翩翩而至了,即:在1930年的國會大選當中,希特勒的納粹黨竟然一躍成為了德國的第二大政黨。緊接著,又通過希特勒不間斷的到處演講,逐漸又贏得了許多德國資產階級的支持,進而在1932年的大選當中,希特勒的納粹黨更是一舉戰敗所有對手,在國會當中成為了第一大政黨。

於是,1933年的1月30日,德國總統在國會的巨大壓力下,被迫接受建議,任命希特勒為德國政府總理。從此,希特勒開始步入到了德國的權力之巔。(呂海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呂海峰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期的戰斧行動,為什麼會以英軍的慘敗而告終?
歷史回眸:義大利黑衫軍在進軍羅馬的途中,為何沒有遭到任何的阻力?

TAG:呂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