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病人農藥中毒搶救兩天,家屬想要放棄,關鍵時刻東莞這醫生這麼做

病人農藥中毒搶救兩天,家屬想要放棄,關鍵時刻東莞這醫生這麼做

「救死扶傷本來就是我們醫生要盡的責任。」在李鋒華眼裡,白大褂就是一種使命,代表著要義不容辭救人一命的本職。去年11月,李鋒華參加了一次雲南支醫活動,從此更加堅定心中從醫的決心,他希望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幫助到有需要的病人。

支醫的壓力超出想像

東莞去年的冬天,跟往年一樣,入了好幾次冬才成功。但是這一年的冬天,對於李鋒華來說卻是意義非凡。李鋒華是黃江醫院的一名急診科醫生,已經有10多年的經驗,在醫學界來說也是「老油條」了。去年11月底,黃江醫院發出了赴雲南彝良支醫的號召,李鋒華聽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就提交了報名申請。「因為我是一名醫生,那裡需要我。」

交了報告申請後,大概過了半個月,李鋒華就踏上了去雲南支醫的道路,這一去就是三個月。在去之前李鋒華對彝良縣的情況已經略知一二,但是去到那裡才發現各方面條件限制比想像中要多得多。「當地各方面條件限制導致支醫的工作壓力超出了我的想像。」李鋒華說。

彝良縣是結核病、肺部疾病、骨關節疾病、消化疾病的高發區,但是氣候的惡劣和交通的不便導致許多病情沒有辦法及時得到救助。彝良縣地處雲南省昭通市烏蒙高寒山區,氣候陰冷潮濕,溫差較大,容易讓人產生不適;交通的不便利使這裡的病人沒有辦法接觸許多優質的醫療資源。可以說,整個彝良縣的醫療資源十分匱乏。

整個彝良縣有60萬人口,但是只有一家比較大的綜合性醫院,加上醫療人員的嚴重不足,彝良縣的醫療壓力非常大。李鋒華這一批支醫人員對於彝良縣來說就是雪中送碳,但是他們每一天的工作量和壓力也不比當地醫生的小。「在那有很多危重的病人,像一些肺心病、腦卒中,經常需要隨時搶救,所以都會比較忙。」李鋒華說,很多時候在到凌晨兩三點都會有急診。

「不管是在吃飯、睡覺,還是在洗澡,只要接到電話都要停下來去救人。」在支醫這3個月裡面,李鋒華可以說幾乎沒有私人時間,電話鈴聲就是命令,只要一響,李鋒華就要趕赴急診室,隨時工作是他支醫的常態。「剛開始會有一些睡眠不足,後面慢慢也就習慣了。」

因為醫院人手嚴重不足,醫療人員資歷尚淺,經驗豐富、技術成熟的李鋒華成為了醫院急診科的「頂樑柱「。無論對病人還是對同事都盡心儘力,每日都帶隊查房,在了解病人恢復情況過程中不僅耐心解答病人的疑問,對其他醫生的虛心請教同樣一一回答,還會指導手術操作。李鋒華覺得,支醫的生活對他來說不僅是一次歷練,也是一次心靈上的洗禮。

病人以真誠感激為回饋

即使每天的工作被忙碌和緊張充斥著,但李鋒華坦露,支醫的生活讓他的內心充滿溫暖的力量,回想起來總是會有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在他的心裡,每一個生命都是上天給予這世界最珍貴的禮物,所以,每次遇到病人,無論病情輕重,李鋒華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和挽救病人。

留在李鋒華印象最深的,是一個農藥中毒的病人和他的家屬。這位病人大概四十歲左右,送到醫院來經過了洗胃和搶救,但是病情依舊不穩定,甚至出現呼吸衰竭的情況。在治療兩天之後,依然沒有很大的起色,她的家屬心情很是低落,看不到希望,於是向醫院提出放棄救治。但是李鋒華沒有放棄,他極力勸阻病人家屬,也鼓勵他們,告知他們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搶救,病人被救回來了,並且康復得不錯,病人的家屬很是感激。說到這裡,李鋒華眼裡滿是欣慰。

三個月的支醫生活轉眼即逝,如果說李鋒華在那深山裡的經歷豐富了他的人生,那還不如說是豐富了他的心靈。「山區的人很淳樸,他們的善良感動了我。」李鋒華說,支醫回來之後,自己最大的改變就是心態上的變化。因為地區偏遠,交通落後的緣故,那裡的人們健康意識是不夠的,這讓他意識到在今後的就診中,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細心,給予每個病人更加貼心的關懷和診斷。「這就需要我們在工作中更細心,更耐心的跟他們去溝通,也希望在以後的工作中,盡我們自己的一份努力,盡最大的程度,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

三個月的支醫時間裡,李鋒華只回過一次家,因為忙碌而無法陪伴家人,這讓他感到十分愧疚。但是妻子的支持和身邊同事朋友的鼓勵支撐著他度過了辛苦勞累的支醫時光,妻子默默的付出李鋒華都看在眼裡。「如果下次有這種活動,我肯定還會踴躍的報名。」

采寫:南都記者 劉輝龍 實習生 黃馨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學生要學「防艾」知識,「防艾」微電影將陸續走進東莞校園!
崇正2018春拍下月舉槌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