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宇初天師集大成的「天人合一」之道

張宇初天師集大成的「天人合一」之道

張宇初天師認為天道、人道是密不可分的,他談天道不離人道,論人道上掛天道,最終落實在天人合一的層面上。

張宇初天師十分明確地講天人一致,天人合一。《峴泉集》卷一《廣原性》毫不含糊地說:「天人之道一。」意謂天道與人道是同一的。其表現:首先,人與天是同一的,而且互相感應。《玄問》認為:「心與天一,吾心即天也。故以天合天,不可彼天非天,彼玄非此玄也。則感應之機,其致一也,豈有一發之間哉!」心與天是同一的,所以說心即天。這兩片天相合時,就不能說自然與「天」是天,心之「天」不是天。這兩片天的感應之機相一致,其間沒有絲毫距離。心與天的同一性具體體現為:一是心本體與道的虛本體合二為一,天人由此同一;二是「至理具存心,天人斯一致」,人心內在地具備天理,人與天地由此而成為一致;三是從人心與物性的關係看,自然與人也是同一的。

其次,人的身體與天也是同一的。《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通義》卷二說:「人身一小天地。」自然為一大天地,人身不過是此天地的縮小,故人的身體與天地有同一性。「人稟一靈,並天地而為三才,一身之造化陰陽,與天地並行而不違。……所謂天人合發者,豈非樞陰機陽也哉。人之和乎天者,沖氣為和。」人體由陰陽二氣構成,在構成上與天地並行不違,人不論精神還是形體都與天有同一性。

正因為人與天具有同一性,所以天人之間可以互相感通。當然,從人對天的感通來說,並非人人都能做到。《沖道》認為:「惟以誠事天,以和養生,以茲利物,則上天之載感通無間矣。非有甚高難行之事……特沖氣以和,順物自然而矣。」只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在養生上沖氣以和,順其自然,就可以親密無間地感通上天。然而有些人,「惟聲利是趨,藻散是尚,皆棄本逐末,舍真競偽,又何異夫巫祝貪佞之徒,以僥口體貨財之為計哉!……豈不去道遠矣,尚何冀感通之謂也。」張宇初天師告誡人們,信奉「正一之法」,可以極大地感通上天。奉正一之法,實際上就是奉守天之大法,故能感通上天賜福。

從天人合一之道出發,形成了張宇初天師的一整套有特色的修養方法。他提出了「致虛為宗」的教義,認為只有「知致虛則明,明則凈,凈則通,通則神,神則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無不應,無不達矣」(《沖道》),致虛即是通神達道的玄機。對於修道者來說,致虛首先必須修心、收心,使「心」不被物雜,感物不動,無思慮塵欲,虛明存一,則性命之道備矣。性命之道的煉養方法,既要注重心性的修養,又要重視命功修鍊,養神與鍊氣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張宇初天師曾在《問神》篇中說:「善言仙者,止曰無視無聽,抱神以靜。是以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主張修道者不要「溺於金石草木,雲霞輔導之術」,「當明乎身心神氣,自然之理」。對內丹之道的煉養,認為當以「神室為丹之樞紐,日魂月魄為真鉛真汞也。陰昇陽降不離子午之方」。如此若能「會二五之精,凝九一之氣。養之內曰丹,施之外曰法」。內丹外法同樣都要明其事理,內養以成金丹,以成仙壽,秉內修之功。施之於外,則諸法方可起妙用。

這裡,值得特別說明的是,在生滅問題上,張宇初天師注重精神的修持,追求精神不死。道教以神仙長生不死作為其生命哲學的宗旨。張宇初天師也在談神仙長生,但他所謂的長生久視是指人的元神不滅,與傳統道教的肉體不死相去甚遠。對於生滅,張宇初天師的思想是要解脫它,超越它。《道門十規》說:「太上立教度人,正為超脫幻化,了悟生死。若非究竟本來,了達性命,則何所謂學道之士也。經曰:積心善行,絕世所欲,不與妄想,無有染著,不滯有無,永絕生滅,是名真人。」這就是張宇初天師的生命思想。

總起來看,張宇初天師的天道、人道和天人合一之道的道教思想理論,其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張宇初天師集其大成形成了他自己的思想體系,並有很高的獨到見解。對道教,特別是天師正一道的振興和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節選自 郭樹森 《正一部道經說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論道 的精彩文章:

香港中文大學黎志添教授一行朝聖道教祖庭龍虎山
品讀早晚功課——《凈天地神咒》

TAG:龍虎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