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身材大能量,燒友出門必備的性價比之選——audirect Beam 解碼耳放

小身材大能量,燒友出門必備的性價比之選——audirect Beam 解碼耳放

筆者前一段時間把玩過一台(用台可能有點過分了,畢竟只有6g的小東西)迷你隨身DAC,大牌極致的NAOS,當時認為這類玩意真不錯,很有前瞻性嘛。

最近收到audirect的新作Beam,也是類似的產品,以為是跟風之作,後來才知道,人家去年就已經出了這樣的產品了,比NAOS要早,只是宣傳力度不大,行事較為低調,轉眼這已經是第二代,較之一代有硬體上的提升,具體後文會給出詳細介紹。

於是好感度上升隨之興趣大增,好好把玩一番。

Beam做工不錯,兩頭一扣,螺絲固定(畢竟這樣的小長方體也沒有什麼辦法太講究),但是也是很精緻,造型比較有設計感,覺得是設計師用心設計了外觀的,而不是隨便弄個殼子印上字對付了事,外殼磨砂質感強烈,上邊和側邊有那種切割的立體感,而且不僅僅是為了好看,上面的斜面能更好的插拔線材,不會因為直角的稜角過於犀利導致手感不良,是很用心的設計,當然這麼做會增加不少成本,不難窺其誠意。

左側面有一個撥桿按鍵,可以調整音量以及播放暫停,親測各種手機電腦兼容性都很好。

撥桿的旁邊是兩個指示燈,一般情況都是PCM指示燈亮起,檢測到DSD訊源的時候立刻切換成DSD指示燈,白色的指示燈顏色沒有大紅大綠大紫的讓我欣慰,這也擺脫了一種跑馬燈似的山寨氣息感。屁股上是一個3.5mm耳機插口,就是這樣的簡單。筆者手裡的是一台土豪金顏色,也見過深灰色的。

包裝內附贈三條線:lightning to Type-C OTG線,Type-C to Type-C OTG線還有USB-A to Type-C OTG線,線材外觀看上去應該是鍍銀線,聽感上是很像鍍銀線的,當然這只是憑我個人經驗的推測,不能肯定。

眾所周知,筆者不是個晶元黨,不是很在意廠家用什麼晶元,良好的聲音是整個電路設計帶來的,而晶元只決定一小部分。beam使用的晶元是ES9118,比大部分類似產品的9018要高一些,集成性也高一些,解碼性能很強,具體參數:ES9118的信噪比126dB,總諧波失真加雜訊-113dB,DAC支持32bit雙聲道、PCM 32bit 384kHz和DSD256解碼。

筆者只需要知道他能解碼到什麼程度就可以了,因為筆者聽過太多好料爛聲和爛料好聲的實例了,所以不迷信,儘管beam的參數規格很高,但開始的時候筆者也沒有覺得beam有多麼高大上,在沒有聽過之前,筆者是不會隨便對聲音表現下評判的。

所以重點還是聲音如何,以及推力怎麼樣。這樣的隨身迷你DAC耳放,定位就是手機,以提升手機音質為最高目標,至於他支持各種電腦,只能說有這個功能,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相信玩家也不會背個電腦然後插這麼小的一個耳放去隨身用,老實的在家裡聽吧,你又不是沒有台式的大傢伙。

說到電腦,WIN10,MAC OS,IPAD的IOS(當然iphone也是這個系統啦)都是秒認的。家裡台式機板載音效卡我用來驅動耳機,總是差點意思,主要是聲音不健康,底噪也大,除了可能推力大點外一切都不如beam。不過換到手機上就不一樣了,手機孱弱的驅動能力跟beam相比還是要遜色很多。筆者主要的目標就是定位在beam能比手機本身強多少。

本人使用的手機是iphone8,本來就是沒有耳機口的,沒有耳機口讓我很鬱悶,畢竟我經常要試聽測評一些塞子,手機是主要播放工具之一,那根轉接線一搞總是覺得不倫不類的,就好像明明你可以穿個泳褲去游泳,偏偏穿西裝下水,感覺總是怪怪的換上beam這類的隨身解碼耳放,好歹是穿了名牌的泳衣了,顯得正規了許多。下面用iphone配的轉接線PK beam,這是一場非常不公平的較量。使用試聽的耳機有,DITA 雙胞胎系列的Fidelity,本人的愛將老款紅藍ER4S以及ER4P,森海HD600,拜亞DT931以及新品DT240pro。

簡單介紹一下這幾款耳機,DITA的新品twins,分為兩款:Fealty和Fidelity,Fealty是宣示效忠音樂,而Fidelity是指對於訊源忠實反應。以前筆者經常用Dream來測試各種設備,對DITA比較熟悉;ER4是本人比較喜歡的塞子,畢竟是那個時代過來的燒友;HD600主要是想試試beam的驅動能力到底如何,對付高阻耳機可以到什麼程度,HD600本身不算難推,很難出怪聲,而且筆者玩此耳機有15年以上,十分熟悉,熟悉到骨子裡;選擇拜亞是因為筆者是不折不扣的拜亞粉,過手拜亞無數,DT931比較極端,可以試試beam對於這樣的耳機能應付到什麼程度,DT240pro是新品,這款耳機聲音很厚很暖,適合流行,定位隨身。

第一首曲子,我很喜歡的一首歌,黃齡的恰好。這首錄音一般,尤其到後面副歌起來的時候,雖然氛圍出來了,但是很容易顯得亂七八糟,而且伴奏死死的壓住了人聲,尤其是用手機直接聽的時候,簡直慘不忍睹。Beam在這裡就顯得好的多,除去錄音本身的問題,由於聲場的撐大,以及全面解析力的提升,這樣的感覺減弱了很多,人聲清晰了許多,可以明顯感受到黃齡那非凡的唱功——尤其是使用DITA Fidelity的時候,聲音細膩婉轉,惟妙惟肖,厚度,妖嬈,魅惑,要什麼有什麼。Beam的高頻表現遠超手機直推,低頻彈性也勝出許多,不過在我的ER4S上,低頻就有點問題,顯得有些堅硬。可能這兩個傢伙不是很合得來,在別的耳機上並沒有出現類似的情況。HD600的表現良好,有比較良好的驅動,聲底很健康,該有的都有,但是仔細聽來還是略顯不足,從密度和寬容度上還是不能跟台式的耳放相比(觀眾:這不廢話嗎)。

DT931是一款很另類的耳機,這樣的耳機現在已經十分罕見了,高頻十分華麗,可以說有點過分的華麗了,然而在beam的驅動下,竟然十分有魅力,正是那一抹只有拜亞才有的在高頻上的光輝,beam是完全可以給她的,讓我很寬慰。240pro這樣的耳機,一般的手機來聽可能會糊,不過beam驅動下,並沒有糊下去,聲音很正常,這副耳機雖然不需要多大的推力,但是手機應付略顯疲憊,beam的驅動力正好,加上素質上的提升,使得這樣的一副定位隨身的小耳機有了發揮的空間。

第二首曲子,我選擇了一首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就是貓和老鼠TOM喵彈的那段,郎朗同學正是小的時候看了這部得了當年奧斯卡獎的動畫片才開始學習鋼琴,讓我們如今多了一個聞名世界的大師級鋼琴家(我這麼說不過分,郎朗在國外口碑極佳)。當然我選的這首不是郎朗彈的,恰好有DSD版本,用海貝APP來放,這樣音質真的讓手機直出沒法比了,beam這是欺負人呢。在當下的條件下,還是用塞子或者定位隨身的耳機來聽可以達到最為滿意的效果,HD600和DT931就不足以滿足我的需求,因為鋼琴對於器材的要求實在是非常的高,李斯特本身就是把鋼琴當交響樂隊用的,後面華麗起來動感十足,氣勢恢宏,情緒飽滿。如果素質不夠硬,沒辦法表現的這麼淋漓盡致。

用DITA Fidelity的時候是最完美的,我認為跟beam還是比較搭的,密度非常大,高頻延展很強,完全可以應付這首曲子的氣勢和那種愉快的情緒。手機轉接線直出就弱了許多,氣勢差口氣,情緒倒是有的,但是情緒大多不是從素質上表現的,是音樂本身的魅力,反過來說,如果沒有好的器材,音樂本身的魅力會打折扣。倘若不是這樣的高端耳機,比如用配機塞這樣的普通耳機(跟Fidelity相比,蘋果的earpod只能算是很普通很普通的耳機而已)第一次聽這首曲子可能對其印象分大打折扣也說不定。

說HD600和DT931這樣的300歐姆耳機在這個時候就差一點的意思就是,恰好需要密度和氣勢的時候,beam受限於體積、供電等因素,不太能夠給予足夠的驅動力(畢竟他只是靠手機來供電的),比使用Fidelity這樣的高端耳塞來說,差了些火候。如果是流行音樂,倒是並不明顯,更或者外出的時候戴上HD600,不能像筆者這樣吹毛求疵的去靜靜品位其中的道道。總結而言,這樣吃功率的大耳機,beam可以給他們很健康的聲底,相對夠用的厚度和密度,以及足夠的聲壓可以讓使用者順利把你心愛的頭戴耳機戴出去顯擺,在家裡正襟危坐的時候,還是老老實實的用台式耳放好了。

Beam是一款很可愛的小傢伙,這是介於捆綁、磚頭、手機之間的一個真空的區間,其實並沒有相互競爭的關係,也沒有去狠狠PK的必要。體積有的時候真的能說明問題,而恰恰選擇beam這種類型的便攜解碼耳放的朋友就是不想要那麼大的體積。類似的產品也如雨後春筍,很多品牌都已經跟進,之前評測過的NAOS、山靈、Audioquest等,各家聲音風格不同,這類產品各家調音取向和口味上是完全不一樣的,筆者不敢說誰更好,個人感覺beam的對後端產品的驅動力和適應性都不錯,解碼能力更強一些,聽感上的評判是很主觀很個人的,還是需要消費者親自試聽對比,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吧,Beam售價699元,個人認為非常良心了,高規格參數,不錯的驅動力以及較強的解碼能力,對前端良好的適應性(筆者遇到過一些前端適應性不好的產品,很多安卓手機沒法使用),基本任何設備即插即用,耳塞和定位便攜的大耳機基本都不在話下,做工精緻手感良好,整體發燒又不乏時尚的設計風格,附送的線材也是精心挑選線基編織製作,聲底健康三頻均衡,相比手機直推聲音提升非常明顯,想想當下很多手機取消3.5mm耳機介面改用轉接頭,Beam這樣的產品,具備和轉接頭相當體積的同時,可以大幅提升手機音質和聽音體驗,還能接駁手機以外的幾乎任何USB設備,隨時隨地「發燒一下」,何樂而不為呢?

(文章來源:高保真音響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卓睿音樂 的精彩文章:

TAG:卓睿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