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應區別對待網貸平台的自動投標和理財計劃

應區別對待網貸平台的自動投標和理財計劃

7月19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向會員單位下發《加強業務合規性的風險提示函》,明確提出P2P網貸平台不得向投資者提供「理財計劃」類違規產品,要求所有北京地區的P2P網路借貸平台立即下線「理財計劃」類產品,並提示投資者,自行承擔此類產品產生的後果。7月23日,上海互金協會、浙江互金協會、安徽互金協會共同召開會議,提到鑒於「鎖定期+債權轉讓」模式的計劃類產品存在理財產品特徵,易引發流動性風險。相關P2P網貸平台應立刻開展自查,對不合規產品應儘快下架,並對出借人做好解釋工作;對存量相關產品,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監管規定,及已經簽訂的合同協議約定,依法、合理保護出借人合法權益。

此次,行業協會要求會員單位下架「理財計劃」類產品,其實是對監管要求的重申。雖然協會是行業自律組織,對平台約束力不大,但也傳遞了監管層要求取消理財計劃類產品的信號。正如協會提到,這類理財產品存在期限和規模錯配等違規的可能,一旦遇到流動性風險,造成投資人的恐慌,擠兌會引發行業的系統性風險,這是監管不願意看到的。存在期限和規模錯配的「理財計劃」類產品下架,無可厚非,但自動投標和這類產品有本質的區別。

最初為了解決投資人「資金站崗」問題,眾多網貸平台紛紛推出「自動投標」。原理上,自動投標本身沒有問題,本質上是投資人與平台的一種委託合同關係,核心是授權平台,實現代投標及免密支付功能,這項應用在眾多領域出現。早期的自動投標類似理財計劃,確實存在期限錯配。但目前很多優質平台的自動投標都是對應真實借款標的,通過債權轉讓退出,平台並不承諾確保鎖定期後可轉讓成功,而是由市場來決定,並提示了不能退出的風險,不存在期限和規模錯配。而理財計劃將多個標的打包,設置固定期限,到期後通過債轉方式退出,大部分理財計劃存在信批不透明,資金池和期限錯配等問題也相伴而生,流動性風險確實也存在。

近兩年來,自動投標逐漸發展成為眾多大平台的標配,其優勢也獲得廣大投資人的認可。(1)分散投資。自動投標極大踐行了小額分散的投資理念,目前大部分平台的自動投標對應的底層資產多達百餘個。(2)提高回款利用率。平台根據投資人授權,回款自動投資標的,有效解決了投資人回款導致資金限閑置的現象,解決資金站崗的問題。(3)提高用戶體驗。自動投標有效降低了用戶手動投標的時間成本,並達到了小額分散的投資目的,提高用戶體驗。

自動投標本身只是一種高效的投資工具,與理財計劃不同:前者為了增強投資人體驗,節約選標時間,通過復投實現資金效率,平台也有相關信息披露,提示不能退出的風險。後者通過資金募集一段時間後,再去投資債權,有資金池和期限錯配問題,被禁止也是正常的。嘉銀新金融研究院認為,自動投標作為一種工具,監管層和行業協會、平台方及投資人應理性對待。

01

監管方和行業協會

自動投標作為工具,本身並沒有問題,也是技術進步的體現。監管層及行業協會應當儘快明確自動投標的性質,以免誤導。建議針對自動投標設置一些規則,防止工具被濫用。若將自動投標歸類為理財計劃,一刀切的禁止,不利於行業的創新發展,互聯網金融有互聯網屬性,也應當考慮用戶體驗。

02

平台方

一方面,平台應當做好信息披露、提示風險等工作。在自動投標界面,明確提示「平台不承諾確保鎖定期後可轉讓成功,由市場來決定」,並確保投資者知情,同時底層資產應當透明、公開,便於投資人了解具體的借款項目。另一方面,平台應當動態調整自動投標和散標的比重,在行業流動性不佳情況下,特別是一些以自動投標為主的平台,考慮適當降低自動投標的比重,防止監管一刀切對平台造成不利影響。

3

投資人

認清自動投標是投資工具,最重要的還是要了解底層資產,辨別自動投標對應的產品是否是真實標的,了解自動投標對應的規則,尤其是退出規則。同時,投資人也應具備風險意識,如果平台流動性受限,沒有及時通過債轉退出而持有到期,應當理性對待。

嘉銀新金融研究院

嘉銀金科旗下互聯網金融行業研究平台。致力於新金融領域的研究,關注監管走向、行業動態、科技創新、專家觀點;同時聚焦全球化國際視野,探索海外發展趨勢,為國內行業發展及創新提供智力支持。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銀新金融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監管層、行業協會及平台齊發聲 網貸行業應透過現象看本質

TAG:嘉銀新金融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