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富察皇后去世後,27歲才入宮的她陪伴乾隆28年,留下一個美麗傳說

富察皇后去世後,27歲才入宮的她陪伴乾隆28年,留下一個美麗傳說

富察皇后去世後,27歲才入宮的她陪伴乾隆28年,留下一個美麗傳說 | 文 三隻眼讀史

富察皇后在世時,乾隆皇帝喜愛她姿容窈窕、性格恭儉,皇帝和皇后鶼鰈情深。富察皇后的一手書法,深得「歐、柳」精髓,連雍正帝都讚不絕口。乾隆東巡時,富察皇后隨同前往,染病不治,在所乘坐的青雀舫中去世。富察皇后去世差點讓乾隆精神崩潰,去世後第一個清明節,乾隆皇帝飽含清淚,寫下「青齊客歲魂堪斷,同去誰期便永分」的詩句。在以後的整整十三年間,乾隆皇帝身邊都沒有一個嬪妃可以替代富察皇后,給予他精神上的慰藉。直到乾隆皇帝五十歲時,一個來自回疆的美麗女子,才成功地走進了乾隆的心房。

在平等回疆大、小和卓木叛亂中,一個叫圖爾都的葉爾羌維吾爾貴族,對清軍有很大幫助,被乾隆封為一等台吉,地位僅次於王公貴族。圖爾都有一個妹妹,長得國色天香,賢淑知禮,熟悉滿清文化,由於才色雙全,出身貴族,所以擇婿的標準很高,直到27歲都沒找到中意的夫婿。圖爾都有意加深與清廷的關係,將妹妹送進宮中。最初,乾隆從政治婚姻的角度考慮,封她為和貴人,即代表各族人民和平共處,不興刀兵的意思。

和貴人對進宮與大國天朝的皇帝一起生活,也非常樂意,與其他嬪妃相比,她進宮時年齡已經算是太大了,然而這個劣勢卻成為她得到乾隆皇帝喜愛的一個優勢。和貴人在外面世界生活的日子遠遠超過其他嬪妃,閱歷方面是自小入宮的妃子們不能相比的,時間久了,乾隆就發現她對人情世物的看法非常成熟。作為一個外族人,和貴人在後宮處處以謙讓為準則,與所有的嬪妃、宮女、太監都相處融洽。入宮後的第三年,皇太后降旨,冊封和貴人為容嬪,過了五年後,再次被冊封為容妃。

乾隆皇帝身邊總算有一個懂得他的心思的人了,因此一直對這位容妃寵愛有加,早就忘記了政治婚姻的起因。宮廷的重大活動都離不開容妃,乾隆再次東巡,遊歷泰山,拜謁孔廟,都帶著容妃隨行。然而,50歲後,容妃的健康每況愈下,最終於55歲那年去世,陪伴了乾隆皇帝28年。容妃的去世,讓已經78歲的乾隆勞累縱橫。按回族祖制,容妃需要安葬在回疆,可是乾隆皇帝捨不得容妃的陵墓離他太遠,便命工匠用最好的檀香木雕刻了一個真人大小的塑像,運往回疆,立了衣冠冢,容妃的遺體安葬在皇家東陵。在扶靈去回疆途中,檀木散發出一路的芳香,不明就裡的人們就有了「香妃」的傳說,並演變出許多故事與傳奇。

用生動的故事,講述枯燥的歷史,請關注「三隻眼讀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隻眼讀史 的精彩文章:

仗義做刺客的音樂家,琴音中流露殺氣,導致刺殺失敗
藍玉功高震主,最後卻因一條繡花白綾被朱元璋判了死罪

TAG:三隻眼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