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進出之間,門檻有「道」

進出之間,門檻有「道」

門檻作為一種古老的建築部件,如今的使用率還是非常之高。在流傳至今的俗語中,常說某家門檻高,意思就是這個家庭各方面條件好、體面,那麼古人為什麼要設門檻?其實,門檻的用處是很大的,古人可不是心血來潮。

門檻

門檻者,指「門下的橫木」(《辭海》)。門檻,又俗稱門坎;在古代的典籍中,則稱之為門限。《爾雅釋官》中有「木失謂之閾」的話,注釋者說「閾為門限,謂門下橫木為內外之限也」。《後漢書藏官傳》:「越人候伺者聞車聲不絕而門限斷。」可見在古代,門檻是非常受重視的。

門檻,跟牆體門窗一樣是古建築中的組成部分,不承載任何力的作用。

門檻的作用

保護木門

在古代,家家戶戶都是木門,地面也大都不平整,所以門的底部與地面無法完全密合,隨著時間推移,木門漸漸腐朽,地面變得坑窪,門縫也會越來越大。然後聰明的古人就想到造一個門檻之類的建築結構,這可以更好的起到密合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木門不被刮壞。

木質門檻

保暖

夏天冷空氣下沉從門下流出,屋內溫度會升高,冬天冷的時候外面的冷空氣會從下面進來,所以人們形成了放置門檻的習慣。顯然把下面的門縫提高一點是有好處的。相比於直接門邊接地的情況,氣密性提高了很多。

地位象徵

隨著時間的推移,門檻的存在有了更多的意義,成為一種體現主人尊嚴和身份的東西。《禮記》中所說:「士大夫出入君門,不踐閾。」就是說臣子進入君主的門戶時,應該從門中央所放的短木旁側身通過,不能用腳踩在門檻上,否則是對君主的不敬。後來,即使在民間,人們也會用門檻的高低、華麗程度來進行攀比,表明自己的地位。

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莫氏莊園(清光緒二十三年建),兩扇黑漆楠木大門和七十公分高的門檻,暗示著莫家顯赫門第。

端正舉止

中國人講究溫良恭謹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姿,切不可火急火燎。門檻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讓人們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切不可慌慌張張地闖入門內。它矗立在那裡,告誡著每一個想登堂入室的客人:先別急著進門,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儀容以及想想要辦的事。

故宮某處門(上圖)

聚財

古代的風水中,十分講究房屋裡面的「地氣」,(沒錯就是我們常說的「接地氣」中的那個地氣)地氣一外泄,就意味著屬於本家的東西散失,是「不聚財」的體現。為了把地氣聚在屋裡面,不讓它散去,門檻就恰到好處的發揮了這個作用,從此就流傳開來了。

門檻的類型

門檻常見的有三種,一種是直接固定在門枕石的槽中,高度較小,可以一步跨過;一種是可以活動的,在需要時插在門枕石上的木槽中或用木栓栓在兩門枕石之間,高度大概兩尺;還有一種門檻(的變式)是大板門下的一對可以自由啟閉的小門,高度基本上在三尺以上,個別的甚至達六七尺,在小門下還會有一道兩三寸高的木質或石質的小門檻。

石頭地栿

古代的門檻呢,一般稱為地栿,如果是石頭的,就稱為石地栿。石頭地栿不承載任何拉力、側力、承重力等等作用,它就是門腳下的一塊石頭,作用就是把「屋裡屋外」這個區域分開。這種門檻造價十分便宜,一般出現在古代或者近代的老百姓家裡。

山西靈石王家大院

木門檻

木頭的門檻一般就比較講究,古代建築的木門檻一般都是用松木做的,這樣既堅固、結實,又能防蟲蟻,再講究一點的,就用紅木做門檻。

可拆卸門檻

這類門檻,一般裝在機關大院,豪門大宅之類的地方。古代門檻可大都是要過膝的!如此一來,那你讓那些想進院子的車馬怎麼辦?這難不倒古人!於是他們就發明了「可拆卸門檻」,很簡單,有車馬進來的時候拿掉,出去以後再裝上。其實這種門檻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不過呢這種門檻一般都是木頭的,一來輕便;二來普通百姓家不太用的著。

同里陳御史府的大門廳,古稱作儀門,又稱將軍門,大門前有石雕平升三級的圖案,高門檻是活絡的,當官轎進出時,可拔去。

門檻,作為育人、禮敬的載體物具,古建築門第中的規制,曾經濃郁的中國式生活符號,雖然離我們遠去,但無不洋溢著其獨特的韻味。

轉自:山西省古建築集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塔傳奇 的精彩文章:

TAG:愛塔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