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錄取通知書:從此後,看不到父母老去,故鄉只剩下回憶

錄取通知書:從此後,看不到父母老去,故鄉只剩下回憶

洞察|見解

每晚十點,1000萬人陪你讀洞見。

作者:洞見Ezreal

越是混得好,就越回不來了。

昨天晚上,老家久未聯繫的姑媽忽然給我打了個電話。

接通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姑媽的小兒子,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了。

小表弟很爭氣,考上了省里最好的大學,9月份就要來到我所在的省城報道了。

姑媽一邊客套著請我往後多多關照,一邊讓我給即將進入大學的小表弟說些什麼,提點提點。

對於一個十八歲的孩子,大學錄取通知書到底意味著什麼?

終於離開父母的看管約束,奔赴自由自在的新世界?

豪情萬丈卻又缺乏目標,一腔熱血不知灑向何處的忐忑和迷茫?

在電話里,我一時間也不知從何說起。

但我知道,對於所有像小表弟這樣的准大學生來說,這無疑都將是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步。

掛斷電話後,我又想了許久。那些嘴上說不出的話,不如就寫下來吧。

於是,就有了下面這封信。

01

親愛的表弟:

首先要恭喜你,考進了全省最好的大學。

那也是我的母校。

有青青子衿的低吟,也有指點江山的豪情;有浩瀚如海的藏書,也有學富五車的教授;有同窗四年的友誼,當然也會有青澀甜蜜的愛戀。

然而這一切,都不是今天我想說的。

我想說的是,大學錄取通知書對於你而言,不僅是一張從農村進城的門票,也不僅是一份離家遠走的許可證,它還是一把刀。

這把刀,割裂的是你與生你養你的這片土地之間,血脈相連的供養關係;割裂的是你與父母至親之間,朝夕相守的人間天倫。

是的,從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天起:父母就變成了送別時越拉越長的眼神,故鄉也成為了一座永遠也回不去的孤島

02

我知道,現在說這些, 你或許還不能理解。

因為現在的你,就是十八歲時的自己呀。

那麼不妨,就先說說我的故事吧。

十八歲那年的暑假,我曾抓住過一隻蟬,當時的我,以為自己抓住了整個夏天。

十八歲那年的暑假,我高高舉起大學錄取通知書,奔跑著穿過池塘、竹林和菜園地,穿過濾下細細碎碎陽光的林蔭道,想向全世界宣告:

我考上大學了,我要離開這三面環山的小村莊了,我混不好就不回來了。

十八歲那年的我並不知道:我穿過的,只是人生里最後一段無憂無慮的青春歲月。

十八歲那年的我更不知道:越是混得好,就越回不來了。

03

我猜此刻的你,心心念念所想的,都是終於可以擺脫父親的管束和母親的嘮叨了吧?

可我還記得,自己進入大學第一個月的情形。

驕陽如火的九月、焦躁的蟬鳴、沉悶的空氣,齊步走、正步走的口號在凝滯的時間身上,艱難地割著一道道裂口。

終於等到解散,我衝進學校里的小超市,瘋狂地喝著冰凍礦泉水,晚飯也都以冰西瓜代替。

沒過一個禮拜,我就住進了校醫院。

急性腸胃炎。

班上的同學都還沒來得及認識,我一個人躺在病床上打著點滴。一邊忍受著刀絞般的陣陣腹痛,一邊想起遠在家鄉的父母,不爭氣地濕了眼眶。

如果有父母在,她們絕不會讓我狂灌冰飲料,絕不會讓我不吃晚飯只啃冰西瓜,更不會讓我在滿身臭汗未乾時,就跑去沖冷水澡。

如果有父母在,他們此刻肯定會守在我的床邊。

媽媽會握著我的手,問我疼不疼;爸爸會跑去外面買來一碗溫粥,讓我慢慢吃。

離開了父母,我才體會到那句「說你也是為你好」的背後涵義,才明白能有他們的責罵和嘮叨,竟然也是一種奢侈。

04

親愛的表弟,我知道你是一個有孝心的孩子。

你肯定暗暗下過決心:努力學習,畢業後找份好工作,掙很多很多錢,給爸媽在老家蓋新房,每年都要帶他們出去旅遊,接他們到自己的城市生活。

因為這樣的決心,我也曾經不止一次地下過。

然而四年大學時光,倏忽而過。

進入社會的我才發現,成年人的世界,遠比想像中殘酷。

兩年前,我把工作多年攢下來的積蓄都拿了出來,跟朋友合夥在全市最好的商場,開了家韓國化妝品直營店。

做了幾個月,生意剛剛邁上軌道,就在去年初撞上了薩德事件。

店裡的貨賣不動,朋友去韓國的機票都變得難買起來,店面每個月的租金卻不會減少。

結果可想而知,店面沒撐下去,投資的錢半數打了水漂。

算下來,我自己都覺得詫異。

畢業這麼多年,我竟然只帶父母出去旅遊了一次。

那還是工作的第一年。我分明記得老兩口當時喜笑顏開,回家後在街坊四鄰里說了好久。

可是自那以後,他們就再也沒出來過。

起先以「你還要買房呢,就不要亂花錢了」為由拒絕我;後來,他們又說「你剛虧了本,不能再花錢出去玩了」。

回想起來,小時候父母的愛是給予。給予我們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料,精神上噓寒問暖的關懷。

長大後,父母的愛就變成了拒絕。拒絕給他們買東西,拒絕帶他們出去玩,甚至是拒絕頻繁回去看他們。

05

零零碎碎說了這麼多,好像都有些跑題了。

其實我想告訴你的是,趁著還沒有離家,趁著人生中最後一個無憂無慮的暑假,多陪陪爸媽吧。

盡孝,什麼時候都不算早;盡孝,也什麼時候都不算晚。

想想你以後的人生吧。

上大學,實習,找工作,談對象,買房,結婚,生孩子,養孩子……

成年人的生活,一步也不敢停,一步也不敢錯。

我可以肯定的是,從你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這一刻起,你的人生就註定會遠走越遠。

因為十八歲時的我,也曾經錯以為父母永遠不會老,故鄉永遠不會變。只要我想,隨時都能夠回去。

可是今天,老屋的外牆早已斑駁脫落;曾經幾十戶人家的村莊,如今凋敝得只見蒼蒼白頭,不見少幼青壯;而當年站在門口挺直身板目送我離鄉的父母,不知不覺間也已經佝僂起腰背。

我們是父母的孩子,但終將成為他們牽掛一生又相見寥寥的遠方。

我們是故鄉的遊子,但卻註定要背離這方把我們親手養大的水土。

龍應台在《目送》中,說過這麼一段話: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其實作為子女的我們,從離鄉求學奔赴自己人生戰場的那刻起,又何嘗不是在目送父母一步步遠去,一天天老去?

這麼些年,看過了太多的世態炎涼,才確定這世界只有一個地方不需要設防,那就是家。

這麼些年,經過了太多的爾虞我詐,才體會到所有人都只在乎你飛得高不高,只有父母才關心你飛得累不累。

這麼些年,也看過了太多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故事,才真正明白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親愛的表弟,但願你在看完這封信時,不會減損對未來的信心,卻又能夠增添對當下的愛心。

最後,我要祝你雄鷹展翅、前程似錦。

我也願你,能常回家看看。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洞見V 的精彩文章:

孩子,為什麼我寧願多花8萬塊,也要讓你去復讀
生活需要一些儀式感,和矯情無關

TAG:洞見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