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博物院精品——顏真卿湖州帖卷
故宮文物編號:故〇〇〇〇四五二七
底賬名稱:顔真卿湖州帖捲(對)
文物級別:一級乙
文物來源:清宮舊藏
◎唐 ◎紙本行書 ◎縱二七·六厘米?橫五〇·二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湖州帖》亦稱《江外帖》,傳為顏真卿所書信札。該帖為紙本行書,上書八行共四十八字,釋文為:「江外唯湖州最卑下,今年諸州水並湊此州入太湖,田苗非常沒溺。賴劉尚書□撫,以此人心差安。不然,僅不可安耳。真卿白。」帖上鈐「政和」(兩方)、「紹興」(連珠三方)、「機暇清賞」、「內府書印」、「端本」、「項墨林鑒賞章」、「梁清標印」、「儀周鑒賞」等印。
●顏真卿(七〇八年~七八四年),字清臣,號應方,祖籍琅琊(今山東臨沂),世學淵博,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世稱「顏魯公」。顏真卿工正書,擅草法,從褚遂良、張旭得筆法。其書渾厚清峻,沉著遒勁,被世人譽為「顏體」。
◎唐 ◎紙本行書 ◎縱二七·六厘米?橫五〇·二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該帖為宋人仿本。帖中文字言及湖州地區發生水災,幸得劉尚書安撫方使當地人心稍安。據此可知,原帖書寫時間當在大曆七年至十二年(七七二年~七七七年)顏真卿任湖州刺史之時。帖中所稱「劉尚書」當為大曆四年(七六九年)遷禮部尚書,後又兼東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轉運使的劉晏。此帖書法圓轉連綿,豐麗超動,墨色華潤,作者心境之安然躍然紙上,與《祭侄文稿》之悲切、《爭座位帖》之激昂迥然有別。
◎唐 ◎紙本行書 ◎縱二七·六厘米?橫五〇·二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湖州帖》首見著錄於《宣和書譜》,《雲煙過眼錄》與《墨緣匯觀》也有著錄。據徐邦達考證,「此書用筆側媚多姿,完全不像顏書中鋒多﹃屋漏痕﹄意(指用筆如破屋壁間之雨水漏痕,其形凝重自然),但和米芾行書倒很接近。從書體上看,完全可以定為米書」,另外「所用楮系麻料,加粉砑光,亦時常在米芾書帖中能見到有同樣的。又用此種紙作字,其墨色在較淡處時帶灰色,此帖與米書某些書帖中的墨色亦正相似」,故而推斷此本為宋人仿作。徐邦達鑒定意見為:「應退為珍乙。」雖如此,此本亦不失為傳世書法佳作。
原文來源:《紫禁城》2017年5月刊《鎮院之寶——顏真卿湖州帖卷》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使用【文藏APP】,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