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皓月書屋 遊園讀畫

皓月書屋 遊園讀畫

都市住久了,遊玩園林便成了四時皆宜的賞心樂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遊園如讀畫,盎然生趣。

曾見拙政園的柏樹,有一株樹榦已完全壞去,但樹皮如螭虯雲霓絲絲盤繞很能使人想起郭熙山水畫里的捲雲皴。

冬日拙政園

郭熙是北宋山水畫家中的翹楚者,活躍於神宗時期。他繼承李成咫尺千里、惜墨如金、蟹爪雲頭的畫法,又得當時「變法」之風氣,采之自然、自放胸臆,形成了面貌一新的清新畫風。

郭熙:窠石平遠圖

他在《林泉高致》這部山水畫論里提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是山水畫入妙的關鍵。行、望、游、居在園林中,我有時會很佩服他的見解和立意,試想能在靜止的方寸間繪出這樣身臨其境的作品是何等奇妙。

郭熙:《林泉高致 畫論》

北宋山水畫被譽為「古不及今」,自五代以來一變空勾無皴的金碧畫法創造出水墨山水畫的勾皴筆法和點染墨法,尤其是各種皴法的出現活脫脫地表現出各不相同的地貌山勢,彷彿成為現今的新媒體,令身居廟堂的君臣和為塵囂韁鎖的都市人可以不下堂筵就坐窮泉壑、猿聲鳥啼依約在耳。可是就作畫而言,山陰道中行望高天秋雲臨綠水春風還是技術問題,至於神飛揚、思浩蕩、游嬉陶醉林泉,甚至將心安放其間便不是僅畫技能解決的了。

拙政園局部小景

郭熙的立意強調的是仁智之樂、澄懷觀道,

並不只是一飽眼福的輕心消遣。

這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命題,

也是山水畫的精神家園。

他明確地提醒道:「看山水亦有體,以林泉之心臨之則價高,以驕侈之目臨之則價低。」這態度對今日什麼都能拿來消費的人們亦是一劑良藥。

園林別墅自魏晉以來也多與這一傳統相結合,與山水畫相合的立意使後來的造園者不僅將其章法布景也將其情味妙構移入了其中。置身拙政園的留聽閣,借著暑中透過濃蔭漫射進刻有水涌浪奔的雕花玻璃的日光,讀閣中對聯「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頓覺清涼,又彷彿見主人勸客道「今晚就住下吧……」

輞川圖 清代模本

王翚:滄浪亭圖

不少畫家喜愛以園林為畫題,如王維的《輞川圖》、李公麟的《西園雅集圖》、王翚的《滄浪亭圖》、華嵒的《金谷園圖》等。

華嵒:金谷園圖

《西園雅集圖》畫園主王詵與友人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儀、鄭靖老、張耒、劉涇、晃補之以及僧圓通、道士陳碧虛等雅集西園的盛況。米芾在《西園雅集圖記》中一一指認畫中人物風雅,並感嘆「水石潺湲,風竹相吞,爐煙方裊,草木自馨,人間清曠之樂,不過於此。嗟呼!洶湧於名利之域而不知退者,豈易得此耶!……後之覽者,不獨圖畫之可觀,亦足彷彿其人耳!」

西園雅集圖,局部

這些人物中有為人熟知的「宋四家」、有「蘇門六學士」,他們大多因蘇軾獲罪「烏台詩案」被貶謫。如今我們無法再見到當年王詵請李公麟所繪的原作,儘管有學者認為這16人沒有同時聚會西園過,這只是一幅虛構的雅集圖,但我依然可以想像李公麟作畫時有多少回憶與追念在心頭。南宋以後仿作此圖者眾多,想必在後世心中「西園雅集」堪比「蘭亭修禊」都成為了群賢畢至、少長咸集風雅勝況的象徵,怎能不令善畫者流連追慕?

脫胎於蘭亭雅集的《蘭亭序》,唐代馮承素模本

記得前年秋日與老師同游蘇州留園,濃蔭深處的「洞天一碧」有一副陳洪綬題的對聯「曲徑每過三益友,小亭長對四時花」。老師問我可知三益三損?又指著寫得像「卯」一樣的字讓我猜古人心意。那是篆書「四」的一種寫法,若算地支又是子、丑、寅、卯的第四位,這樣的文字遊戲令知者會心一笑。

留園

題寫對聯的陳洪綬是明末清初重要的畫家,善作丹青人物畫,一變唐宋以來人物畫傳統,以凝練勁挺的線條取禪宗畫怪異高古的造型,被譽為「明三百年來無此筆墨」,影響甚廣。清末海派大家任伯年就學他的畫,至今陳洪綬依然為畫家們喜愛,我也常愛臨摹他的畫。陳洪綬頗有林泉之致,與友人於林下詩酒書畫、曲徑漫步,四美二難恍若眼前。每每回想,那日遊園於我亦是難逢的幸事!

陳洪綬:飲中八仙圖

*此文版權與著作權歸屬楊佳黎,請勿轉載!

*圖片來源於網路

專欄作者:楊佳黎

2007年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國畫方向研究生畢業,獲文學碩士。現任教於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畫技法、中國畫材料、中國美術史、中國書畫鑒賞等課程,主要從事中國傳統美術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THFOUND訂閱號 的精彩文章:

TAG:STHFOUND訂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