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詩詞《滁州西澗》

古詩詞《滁州西澗》

這首詩,還是先從題目講起吧。

滁州是一個地名。很多以前的地名,現在都換名字了,比如琅琊、廣陵、蘭陵等等,就像李白所寫《秋浦歌》裡面那個秋浦,唐朝時候叫秋浦郡,現在已經變成安徽省池州市下面的貴池區。但是滁州這個地名,一直沿用到現在。它屬於安徽省,離江蘇省也很近,尤其離南京特別近,就在南京的西北面。澗是什麼東西?《說文解字》這樣說:澗,山夾水也。古漢語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都解釋為夾在兩山間的水溝。我們通俗一點說法,一般就是指山裡的小溪溝。從這個題目的意思來看,就是寫滁州西面的一條小溪溝。

滁州這個地方,雖然未曾去過,對我來說印象確實很深。這不光光是受韋應物這首《滁州西澗》的影響,更多的是被歐陽修那千古名篇《醉翁亭記》深深吸引。至今還能熟練背誦一段「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當然背到最後,一個不小心背成了「太守謂誰?西毒歐陽鋒也。」

《琅琊榜》裡面的琅琊山便是此山了。

開始講講詩句,重點講第一句,因為第一句用了幾個詩詞常用字,可以普及推廣一下。

獨憐幽草澗邊生。

獨,這個字,詩人是很喜歡用的。

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小學三年級上學的。

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二年級下要求背誦的。

再看幾個名篇,晏殊排第一,「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以及「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都是傳世佳作。

毛澤東的「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王安石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李清照的「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些詩句裡面的「獨」都可以解釋為獨自,獨自一人,獨自我一人。

來看第二個字,「憐」,在古漢語一般做兩種解釋,一個解釋為憐憫,同情;一個解釋為憐愛,愛惜,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意思。古代也喜歡把「可憐」這個詞拿出來使用(當然是漢代以後),一樣的,也是兩個意思,一個解釋為值得同情,一個解釋為可愛,當然到了宋朝以後,也經常解釋為可惜。

葉紹翁的《遊園不值》就是這麼寫的「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這裡這個憐就是「愛惜」的意思。

白居易名篇《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這裡的可憐,就是「可愛」的意思。

白居易另一篇《賣炭翁》裡面說到「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這裡的可憐是同情的意思了。

接下來就是這個「幽」字,這個字在古漢語里最常用的意思,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一個是視覺上,昏暗,深暗;另一個是從聽覺角度去看,幽靜,安靜的意思。兩個意思有時候是有點重合的,表示深處,偏僻的地方。引申出去,直接可以隱居解釋。

像王維的「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王籍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杜甫的「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整句話的意思是:獨自我一人愛惜這小溪偏僻處的小草。

百度出來幾個主要的詩詞網站,他們的翻譯總喜歡一步到位,其實不利於古詩詞的學習。比如百度百科和古詩文網直接把獨憐當做詞語,來翻譯成唯獨喜歡,當然從字面意思看無可厚非,但看他們翻譯整個句子,毛病就出來了。百度百科的翻譯是「我喜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獨」的意思哪裡去了?古詩文網的翻譯是「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其實,唯獨喜歡澗邊幽草,這句話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唯獨我喜歡澗邊幽草」,這裡唯獨翻解釋只有,即只有我喜歡,別人都不喜歡。另一個是「我唯獨喜歡澗邊幽草」,這裡唯獨解釋為「只」,「單單」,即我只喜歡這個幽草,不喜歡其它。意思有一定區別,仔細體會下,還是能分辨出來的。

好了,第二句「上有黃鸝深樹鳴」。這一句的深和上一句的幽,意思接近,都是幽深,深處,角落,偏僻相近的意思。

小溪上面有黃鸝在樹林深處鳴叫。

第三句:春潮帶雨晚來急。

這一句,各路神仙有不同的翻譯,有人把春潮解釋為春雨,我想是不太準確的。大部分直接翻譯成春天的潮水。我們看古詩詞網的翻譯「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細雨。」,晚來急呢?能不能好好翻譯啊?它是直接認作潮水了,試問,山裡的溪流哪來的潮水啊?潮水是沿海江河的特產哦。我們知道,春天的山裡,尤其是梅雨季節,很容易發洪水,這裡詩人看到的應該是洪水,來勢洶洶,詩人覺得和潮水的氣勢差不多罷了。所以我的翻譯是,春天的洪水夾著雨水,如潮水般涌動,在傍晚時分,來勢洶洶。

第四句:野渡無人舟自橫。

野渡:荒野的渡口,說明這條溪流還是比較大的,可以小舟擺渡。意思是:荒野的渡口空無一人,漂浮的小舟在獨自橫於水面。

韋應物的詩寫得還算多的,真正成名的不多。說實話,除了這一首,我就熟悉另外兩句「我有一瓢酒,足以慰風塵」。韋家是名門望族,可惜韋應物生不逢時,二十歲不到就碰到了安史之亂,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經歷了戰亂。當然事物都有兩面性,戰亂同時也幫助了韋應物的成長,使他從一個富家子弟成長為一個學識淵博的詩人。韋應物一直為官,就是職務不高,最高就混到刺史和郎中,從三品吧。滁州西澗這首詩,應該是韋應物在滁州當刺史期間寫的。

一般講古詩,我不喜歡講詩人想表達一種什麼思想,一種什麼情懷,總覺得做這種揣測,很容易偏離事實本身,著實有些無聊。這首詩稍稍破例,講講一些隱喻。幽草,深樹,這些幕後的,不為人知的事物成了作者偏愛的對象。或許正是印證了前面講過的一個成語「瓦釜雷鳴」,那些泥做的鍋子,霸佔著一個位子,發出雷鳴般的聲音,而那些君子般的幽草,只能屈居一個偏僻的角落,擁有完美歌喉的黃鸝,也只能躲在茂盛樹林的深處練練嗓子。這叫小人得志,君子退隱。呈現給你的又是什麼?是河水洶湧,如潮湧動,是繫緊了繩子的小舟,它在身不由己地隨波逐流,卻又肆意橫行。

是啊,為什麼不做一條不系之舟?

蘇東坡晚年曾說過「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有個台灣的小姑娘寫過:

沒有什麼使我停留

——除了目的

縱然岸旁有玫瑰、有綠陰、有寧靜的港灣

我是不系之舟

也許有一天

太空的遨遊使我疲倦

在一個五月燃著火焰的黃昏

我醒了

海也醒了

人們與我重新有了關聯

我將悄悄地自無涯返回有涯,然後再悄悄離去

啊,也許有一天

意志是我,不系之舟是我

縱然沒有智慧

沒有繩索和帆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水茶舍 的精彩文章:

TAG:秋水茶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