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軍為何如此青睞這把「戰斧」

美軍為何如此青睞這把「戰斧」

據美國《防務新聞》日前報道:在紅海,美國「蒙特雷」號巡洋艦和「拉博恩」號驅逐艦分別發射了30枚和7枚「戰斧」巡航導彈;阿拉伯灣北部,「希金斯」號驅逐艦發射了23枚「戰斧」;在地中海,「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約翰·華納」號發射了6枚「戰斧」。至此,美軍共向敘利亞發射了66枚「戰斧」導彈。向前回顧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幾場局部戰爭,「戰斧」一直都是美軍優先使用的「急先鋒」。那麼這個「戰斧」到底是什麼來頭,讓美軍如此青睞?它又有哪些過人之處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認識這把「斧子」。

美軍近五十年左右專心發展的的巡航導彈

1972年,美海軍為開發SLCM戰略巡航導彈與5家公司簽訂研製合同。經過四年左右的研製和實驗,1976年,美海軍宣布通用動力公司拿出的YBGM-109樣機入選,並正式命名為戰斧導彈。

此後的二十多年裡,美軍一邊實驗一邊改進,並經過實戰檢驗,從最初的戰斧Block1到後來的戰斧Block3,從最初的海基平台到後來的空基和潛基平台發射,戰斧導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發展:

(一)打擊方式多樣化。第一代戰斧由於是美蘇冷戰大背景下的產物,因此攜帶的是核戰鬥部,主要用於摧毀比較重要的目標。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戰斧配備常規戰鬥部,殺傷模式有兩種方案:具有半穿甲戰鬥部的UGM-109C用於摧毀中等防護的目標;裝有布撒式戰鬥部的UGM-109D用於打擊敵集群目標等,配備專門的戰鬥部還可以用來癱瘓敵方的供電網路。

(二)制導系統更趨完善。戰斧Block2的制導系統包括三個子系統:慣性導航系統、地形匹配(TERCOM)和數字景象匹配相關(DSMAC)制導系統。TERCOM利用山川、河流、平原、建築物等地表短時間內不易改變和偽裝的特性性狀進行匹配導航,比雷達導引系統小得多,而精度上有了大幅提升。DSMAC進行末端制導,需要目標區域的數字化地圖,因此,每枚導彈都是在發射前才會導入航線和目標區域數字地圖,大大增加了發射準備時間。

戰斧Block3在前一代的基礎上加裝了一台GPS接收機,它可以利用衛星對導彈進行定位和測速,使之可以迂迴前進,提高了導彈的突防能力。此外,對DSMAC系統也進行了升級,使之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另外還裝備了一個激光陀螺慣性導航系統,但是在正常情況下,該系統並不工作。

(三)打擊精度越來越高。第一代戰斧精度相對較差,圓概率偏差高達80米,好在當時使用的是核戰鬥部,因此基本不影響預定毀傷效果。戰斧Block2的圓概率偏差為5-20米,較第一代有了大幅提升,Block3的精度進一步提升至10-15米。而新一代的戰術戰斧導彈圓概率偏差可以達到5-10米,以320Kg戰鬥部的殺傷範圍來看,足以滿足毀傷需求。

總的來說,前三代的戰斧導彈主要發展思路為提高機動性、靈活性,縮短髮射準備時間,提高打擊精度等。進入21世紀之前,美軍總結戰斧在實戰中使用時發現的問題,認為需要對戰斧進行更為徹底的改進,這樣才能適應新世紀的戰爭需求。

從戰略到戰術的重大跨越

前面我們介紹過,戰斧導彈誕生於美蘇冷戰背景下,戰鬥部為小型化的核彈頭,其130公斤的重量,爆炸時釋放的當量最高可達15萬噸TNT當量,相當於美國投在廣島的「小男孩」的10倍,這一型號的戰斧打擊目標多為敵重要敏感目標。冷戰結束後,美軍主要作戰樣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更多的進行有限的局部戰爭,因此美軍需要一種更加靈活,反應更加迅速,同時成本也要相對低廉的巡航導彈,在這樣的需求下,戰術戰斧導彈正式亮相。

新的戰術戰斧導彈有以下特點:(1)效費比更高。該型導彈對原來的導彈零件數大幅壓縮,比如緊固件數量由原來的2500個減至800個,發動機由昂貴的渦扇發動機換位相對便宜的渦噴發動機,此外,在彈體、導航系統和推進系統的很多方面都進行了優化,成本得到進一步降低。

(2)發射時間大幅縮短。前幾代戰斧導彈的突出缺點之一是發射準備時間長,操作複雜。海灣戰爭時間,美軍的戰斧發射前的任務規劃時間為3天。這個時間到了科索沃戰爭時縮短為101分鐘,相對來說快了很多,但是對於機動能力較強的目標,還是可以有充足的時間機動躲避打擊。阿富汗戰爭中,美軍使用的戰斧取消了地形匹配製導,取而代之的是慣性和GPS複合制導,這一舉措極大的減少了發射準備工作量,準備時間大幅壓縮至19分鐘。而新式戰術戰斧導彈,在上一代制導方式的基礎上,採用了紅外成像或者改進的景象匹配末制導,將發射準備時間進一步壓縮至十分鐘以內。

此外,戰術戰斧導彈還具有戰區巡邏、發射方式多樣、毀傷效果評估等特點。美軍認為,戰術戰斧導彈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思,有助於美軍在未來戰爭中更加靈活敏捷地對敵方發起攻擊。

「戰斧」將會向什麼方向發展

2010年以來,戰術戰斧,有了以下進展:(一)強化網路中心戰能力。2010年5月5日,一艘部署在西太平洋的核潛艇成功指揮了一枚從加利福尼亞州中國湖發射的導彈攻擊移動目標。該實驗的突出特點是一體化火力控制作戰模式,將不同的探測系統、數據處理系統、指揮控制系統和武器系統組合為一體,實現作戰目的。該試驗充分展示了該彈的網路中心戰能力。

(二)提高侵徹能力。幾年前,美海軍完成了導彈的新型聯合多效應戰鬥部系統的測試,驗證了該系統的侵徹能力,使戰斧導彈在保持破片殺傷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其侵徹能力。在測試中,戰鬥部爆炸製造了足夠後續部件進入的洞口,完全侵徹了混凝土目標並穿透了兩層靶板。

(三)使用壽命更長。剛剛問世的第一種戰術戰斧導彈保修期有15年,較之前戰斧Block3的5年保修期有了較大進步。而從2004年開始投產的新型導彈,其使用壽命長達30年。

可以預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戰斧導彈仍然是美軍的殺手鐧武器,特別是在局部戰爭中,將會成為與隱身飛機配合,踢出「臨門一腳」的有利武器。同時,美軍的目標是保證武器和火力永遠處於優勢地位,為了保持這一優勢,至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戰斧系列仍將是其發展的主要方向。

轉載請註明來源

歡迎關注光明軍事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軍事 的精彩文章:

法新型反坦克導彈:測試成績驚艷 或成國際市場爆款
24小時內打擊全球任意地點,美軍這個計劃需要警惕

TAG:光明軍事 |